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机采成分血采后计数合理性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机采成分血采后计数合理性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MCS+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在单采血小板技术程序中的损益因子,探讨机器预估采后血小板计数的真实性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本科室使用Haemonetics MCS+ LDP C5.1数据有效样本60例,记录献血者特征:包括性别、体重、身高以估算总体血容量;过程参数:包括每循环处理血量、目标循环数、机器预估采后血小板计数、10分钟后献血者血小板计数等变量。分析采后献血者外周血小板计数情况。 结果:单剂量组、双剂量组采集血小板量分别为(2. 68±0. 39) ×1011/L 、(5. 56±0. 46) ×1011/L 。单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 (221. 64±18. 27) ×109/L ]显著高于采集后[ (146. 52±21. 64) ×109/L ] (P < 0. 05) ; 双剂量组采集前血小板量[ (267. 26±32. 15) ×109/L]亦显著高于采集后[ (146. 33±36. 18) × 109/L (P < 0. 05)。 结论:所有机器预估采后数据与实际测得数据基本一致,且均高于100x109/L,符合GB 18467-2011。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采后血小板计数;高于100x109/L;献血者安全

人体血小板的寿命一般为7-11天,每天约有10%-20%的血小板由于衰老而自然凋亡,同时也有新造的血小板不断生成,人体中的血小板处于不断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健康人体内血小板数量充裕,捐献出的血小板在48-72小时内就可以恢复到采前水平,比捐献全血的恢复时间要短得多。同时,我们也需要探讨关于捐献者献完成分血后,恢复正常水平前,体内血小板数是否足够保证应急时所需要,本篇内容正从这一起点出发研究献血小板后的“近期安全”。

为保护献血者安全以及稳定和壮大无偿献血者队伍,卫生部在2012年7月实施的新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要求献血者在单采血小板后体内血小板计数高于100x109/L[1]。其中,单采后血小板计数值 =单采前血小板计数值 x (1 – VP / N / TBV x F) N,损益因子 (F) 是献血者特征的标准参数评估采血后血小板计数,数值在0~1之间,其代表了献血员外周血中血小板相关因素的不同变化,包括处理的血容量,采集的血小板,系统损失的血小板,以及生理释放入外周血的血小板。只能通过实验判断,且要求在常规条件下采集至少60例常规单采血小板流程的数据,以求全面涵盖所有可能的献血者特征和目标采血量,这样就可以使计算公式适用于更广泛的采血后血小板计数值。我科室对60例不同采集剂量的机采献血者, 进行采集前、后血小板计数的观察, 是以人为本、确保血液安全、密切结合实际、坚持操作可行为前提,对机采成分血采后计数问题提出一个论点,讨论的目的是指导日常采集工作,而保障献血员安全仍然是工作的宗旨所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设备

MCS+血细胞分离仪(美国血液技术公司)、KX-21 全自动血球计数仪( 日本Sysmex 公司)

1.2献血者的选择

符合国家献血法规定体检标准的无偿献血者。

1.3实验方法

1.3.1用MCS+ LDP C5.1版本软件支持的血细胞分离机,单臂肘部正中静脉穿刺采集外周血分离收集血小板。单剂量组设定目标产量为2.5E11,观察30例;双剂量组设定目标产量为5.0E11,观察30例。

1.3.2 献血者单采前的标本留样

按照单采血小板标准操作规程,待静脉穿刺完成,即通过留样小袋采取献血者全血样本5ml。EDTA抗凝血样随后可通过Sysmex KX-21 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

1.3.3献血者单采后的标本留样

献血者完成单采血小板结束后10分钟,在另一条静脉重新穿刺采血样[2],不再由原先施行单采血小板的静脉采血[3];而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的血液量,约5000ml/min,留取10分钟后献血者外周血样本更科学且合理。[4]。

1.3.4 应用KX-21 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观察献血者采集血小板前及采集后外周血小板计数,

1.3.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 软件, 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

2 分析

2.1 单剂量组、双剂量组采集血小板分别为(2. 68±0. 39) ×109/L 、(5. 56±0. 46) ×109/L;献血者血小板计数较采集前分别下降25. 6% ±8. 6%、32. 9% ±7. 9% 。按照单、双剂量划分,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