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出镜记者该如何在现场报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出镜记者该如何在现场报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推行之后,更多记者的身影开始出现在新闻现场,与镜头中的新闻人物感同身受。“出镜记者”虽然是个舶来词,但近年来已经被国内媒体广泛运用,尤其是在重大事件及突发事件中,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随着出镜记者队伍的日益壮大,这一特定人群也开始接受公众更为严格的考量。

我认为,着装不仅可以体现出镜记者的人文素养和美学修养,甚至能够代表媒体的品质和水平。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要灵活运用“服装语言”,面对不同新闻现场的气氛,选择合适的服装,快速融入新闻现场的时空环境,而不是游离于现场之外。记者出镜,得把自己定位成新闻现场的目击者、亲历者、记录者和报道者,通过自己的表述表达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出镜记者适当的情绪表达,不仅符合新闻传播规律,也提升了新闻的品质。

出镜记者的责任是通过电视荧屏传递出受众最关心、最想了解的信息。如果偏离了这条主线,在报道中情感“泛滥”,会造成新闻事件价值缩水。所以,出镜记者对情绪控制力既要避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刻板生硬,也要避免沉迷于现场气氛而不知所云。

表述适当是出镜记者的基本技能,语言表述的前提是准确,这与“新闻的生命是真实”一样不容置疑。在“准确”这个基础上,才能追求“适当”。

任何一段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都是以语言作为叙事途径的。出镜记者使用高度抽象概括的语言,可以让受众快速、清晰地掌握现场情况。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抽象语言,则会造成“物极必反”的后果。比如,面对一场火灾事件的报道,出镜记者如果使用“截至目前现场无人员死亡,有8人轻度烧伤、2人重度烧伤”的表述,要比使用“现场多人烧伤”更为清晰、准确。所以,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既要有抽象概括,又要有具体表述,这样才能让新闻丰满详实,避免受众因信息接收不全而妄加推测。

现场报道的内容涉及各行各业,面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出镜记者不能把受众假想为业内人士,更不能自己不懂装懂、生搬硬套。而是要从普罗大众的角度出发,力求把问题说清楚。出镜记者与观众面对面,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表达出来,如果过度使用专业术语,反而会带给观众“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让传播通路无障碍,让受众理解无盲点,出镜记者需做好由“专业”向“通俗”的“翻译”工作。

出镜记者与新闻主播不同,除了无须“定光、定妆、定机位”以外,这种不同还体现在播报方式上。如果说新闻主播强调的是“字正腔圆”的专业功力,那么出镜记者则更强调“流畅生动”的外在指标。在新闻现场,出镜记者为了把握最佳时机,往往需要争分夺秒,因此现场报道多为即兴表达,在这样一个边想边说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那么看起来、就好像”等一些口语化状态的词语、句式和语气。正是这种紧张而自然的“小清新”表述,会让受众听起来很舒服,也让新闻更有现场感、真实感。当然,口语表达也不能过分随意,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或者有明显的停顿、出现过多的感叹词和不着边际的语言,会让观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肢体语言表达作为语言表达的辅助手段,会让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更有表现力。传播学者认为,在许多场合,体态或者动作比语言本身更具雄辩力。肢体语言虽然是一种无声语言,但它同有声语言一样也具有明确的含义和表达功能,有时甚至会超过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新闻讲求真实,报道追求客观。对于出镜记者,“适当”是刚柔并济、恰到好处;是不卑不亢、不偏不倚;是行云流水、润物无声。只有达到了“适当”的素养境界,出镜记者才能真正在新闻现场把控到位,在镜头面前表现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