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人工成本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企业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不仅要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更要通过人工成本管理实现员工绩效提升,从而带来企业效益的提升。生产制造企业应针对不同类型员工的劳动特点,实行差别化人工成本投入的模式,通过采用不同结构的人工成本投入,实现有限成本投入下差异化激励,从而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关键词】人工成本投入成本控制员工绩效提升
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按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关于建立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30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职工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成本在企业计提的管理费用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有效的人工成本管理将影响企业整体的成本支出,从而对企业的效益及利润产生影响。
人工成本管理就是通过合理规划人工成本各项支出,使得企业的人工成本投入在企业成本支出中占比合理,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达到或领先于行业水平,且一定的人工成本投入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绩效。有效的人工成本管理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管理愈加重要。以往企业管理中并不重视人工成本管理概念,仅关注员工工资总额,忽略培训投入、福利投入及固定设施投入等,以致于企业对人工成本投入缺乏确切的统计,从而难以有效管理。
现如今,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工成本管理不仅体现在企业的成本控制方面,更体现在其投入产出效益方面,是企业提升竞争力所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时,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也是构建企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体现在企业薪酬福利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等各方面的建立与完善上,故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理念能够促使企业建立健全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成本控制与绩效提升相结合的人工成本模式
人工成本策略与员工绩效提升的关系。人工成本投入不仅是补偿劳动力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付出的劳动,更要确保劳动力的可持续生产甚至更高效率生产。人工成本不同模块的投入包括工资投入、教育培训投入、保险福利投入、固定设施及其他投入。其中,工资性投入能够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教育培训投入则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技能,保险福利及固定设施等的投入则有利于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从而共同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绩效。
差别化投入与人工成本控制的关系。企业需针对不同类型员工的劳动特点,通过采用不同结构的人工成本投入,实现有限成本投入下差异化激励,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企业在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时,并不需要在一开始就精确预算人工成本,而是应该明确人工成本策略,确定企业将针对不同员工采用何种人工成本投入方式。以某配件制造公司为例,企业确定不同类型员工人本成本投入模式分如下几步:
第一步,明确企业主要的员工类型。该公司主要业务为研发安全配件并批量生产,主要员工类别为生产制造工人、市场开发及技术研发人员及一般管理人员。
第二步,明确不同类型员工的激励需求。由于公司产品的特性,需要市场开发与技术研发紧密结合,需确保技术研发能够充分符合市场需求,市场开发也能够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因此,对市场开发人员,薪酬激励应与目标达成情况紧密结合;而对于技术研发人员,需要加强专业学习与培训,同时若能够将其薪酬支付与研究成果日后的市场化转化程度相关联,将加强对其的激励效果。
一般管理人员多数为当地员工,且部门领导层员工多为在企业工作多年的、在企业成立之初便进入公司的员工,忠诚度较高。该类员工是确保公司正常运行的中坚力量,且多为本地员工,故确保其薪酬水平略高于当地同类职位平均工资水平且加强多样化福利投入,更能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生产制造类员工一般为从当地劳动力市场上所雇佣的劳动力,工作内容相对单一,且可替代性高。
第三步,确定人工成本投入的目标及模块。根据对各类员工激励需求的分析,确定公司需重点投入的人工成本模块以及通过人工成本投入所希望达成的相应目的。工资性投入是人工成本投入的主要模块,此外还需加强对市场及研发人员的培训投入,加强员工福利投入,同时投入一定的成本改善工作环境、工作设施等,提高员工工作舒适度。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工成本投入结构,一方面达到企业控制人工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加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提升员工绩效,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
第四步,确定不同类别人员人工成本投入的目标权重。首先明确人工成本投入所要达到的目的对于不同类型员工所占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如对于一般生产人员,建立层次分析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人工成本管理目标层次分析矩阵
注:数字代表第i行目标相对于第j列目标的重要程度。1代表重要程度相同,4代表前者比后者有较高的重要程度,2代表程度居中。倒数代表前者比后者的重要程度较低。
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最后可得对于一般生产人员来说,人工成本投入的主要目标是成本控制,权重占60%;其次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权重占25%;最后是加强忠诚度,权重为15%。
由此可知,针对一般生产人员,应加强人工成本控制,结合其劳动特点及可替代性,可采用计件工资制,且工资水平与地方及行业平均水平保持一致即可。
同理,其他类别员工均采用此方法确定各项目标权重。如表2所示。
表2 各类人员目标权重
其中,对于市场类人员,提高其工作积极性需求最大,故目标权重最大,占50%,而由于公司产品及市场的特殊性,市场人员的流动对公司固定客户影响较小,故加强员工忠诚度的目标权重较小;对于技术研发类人员,由于其掌握企业产品核心开发技术,故对企业的忠诚度尤为重要。
第五步,确定不同类别人员人工成本投入策略。根据不同类别员工人工成本激励的目标权重,可以相应给予不同侧重的人工成本投入。对于一般生产人员,其成本控制的目标权重最大,则应考虑与地区及行业水平跟随的薪酬策略,且采用计件工资制,对超额计件给予一定奖励,在成本控制的同时一定程度体现激励;对于市场类员工,将薪酬与工作目标相结合,加强激励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对技术研发类员工,将成果转化后的持续激励与薪酬挂钩,一方面加强激励,同时也提升员工忠诚度。此外针对技术研发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提升员工能力。对于一般管理人员,薪酬水平在与地方平均水平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加强福利投入,强化员工满意度。对于核心管理人员,薪酬水平应领先当地同类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且辅以多样化福利投入,包括住房、交通等投入或补贴,以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可见改变人工成本结构,就能够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提高对不同人群的激励效果,从而提升员工绩效表现,并达到提升企业效益的目的。
成本控制与绩效提升相结合的人工成本模式的意义
人工成本控制与员工绩效提升相结合的人工成本模式即一方面通过确定人工成本各模块的总体投入结构,实现对员工绩效提升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类型员工实施结构差别化人工成本投入,实现一定投入下的差异化激励,控制人工成本。
通过二者相结合的人工成本模式探析,促使企业摆脱或一味降低、压缩人工成本,或人工成本投入不当等误区,而是在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总量的同时,加强各类成本投入的针对性,以确保其效益最大化。
通过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在促使企业强化人工成本统计、核算理念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由于薪酬、福利、培训等体制的不当所造成的员工流失、员工积极性下降等现象,反之应加强员工忠诚度及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绩效,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