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著名作家方方推荐:去年我在德累斯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著名作家方方推荐:去年我在德累斯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是萨克森州的首府,地位相当于武汉之于湖北省。德累斯顿这个名字,翻译过来是“河边森林的人们”。易北河从德累斯顿穿城而过,将这座城市分为南北两岸。易北河的河道,弯曲蜿转,有柔和的线条和灵动的姿态,同长江那种浩荡着一泻千里的架式不大相同。

易北河的南岸是老城区,北岸是新城区。所谓新城区,也老得让人肃然起敬:至少13世纪,它就已经存在了。它比汉口老了两百多年,与武昌和汉阳相比,却还是年轻很多。

“蓝色奇迹”是横跨易北河上的一座桥。全桥涂着浅蓝的颜料,几乎与天空同色。大桥修建于十九世纪末。全长一百四十多米,没有一座桥墩,桥上钢梁之间的连接,也没有用一颗螺丝,全部是钢球铆成。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可谓奇迹。

不过,比“蓝色奇迹”更值得一说的是这里的缆车。它号称是世界是第一座缆车,修建成功是在1904年。想想,那是什么岁月呀,大清朝皇还在哩。

2 皮尔尼茨宫

德累斯顿能有今天这样的名声,得幸于十七世纪的国王奥古斯特一世,他又被称为“强者奥古斯特”。他为德累斯顿修建了茨温格宫、圣母教堂、皮尔尼茨宫等等世界级建筑。它们的出现,使德累斯顿蓦然间有了一种辉煌,从而也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都市之一。

皮尔尼茨宫已经在德累斯顿的郊区了,以前这里是一个小镇。据说是强者奥古斯特年轻时去过威尼斯,对那里水边的房屋念念不忘,一直想有一个自己的水边城堡,皮尔尼茨宫的创建大概起因于此。然后他请了著名的建筑师来对这个宫殿进行重新建造,这个建筑师叫珀尔曼,著名的茨温格宫也是他主修的。

那时候正是盛行中国风的时候,他要求这个行宫要有东方格调。不晓得珀尔曼有没有到中国视察一番,反正他按皇帝的意思做了。1723年,他修建了水宫,水宫的台阶几乎一直伸进了水里。

3 欧洲瓷都迈森

迈森是德累斯顿附近的小镇。去那里要坐火车,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出火车站朝河边走,便能看到高耸的城堡和大教堂,这几乎是迈森的座标,不管走到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那几个尖顶。迈森原是一个要塞,后来才成为宫殿,是强者奥古斯特的祖辈出山的地方。应该说,这里是他们最初的王宫。

迈森也在易北河边,德累斯顿的下游。易北河是从捷克流到德国来的。布拉格离德累斯顿非常近,坐火车一个多小时,跟到黄陂似的。

因为瓷器的缘故,这个不足三万人的小镇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但在迈森,几乎都看不到举小旗子的旅游团队,少了这些结队赶集旅游的人,游客多为散客,街上的人数就很适度。游客三三两两地漫步街头或是观看景点,反倒使得迈森有一种雅致的悠闲。如果阳光正普照着,整个迈森就会洋溢一派充满暖意的宁静,以及从这之中散发出的懒懒的舒适。

迈森的瓷器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最惊人的是,它自建成后,居然一天都没有停过工。即使二战期间,它仍然在生产。它被搬到阿尔布莱希特城堡后,在那里面呆了150年,直到十九世纪才搬了出来。迈森瓷厂保存着自发明瓷器以来的所有秘方和设计图纸,大概有几万份了,档案完备得也让人目瞪口呆。迈森的瓷厂有一个工艺流程的展览,看这个展览要买门票,价格还真不便宜。

迈森的瓷器销量很好,人们以拥有迈森的瓷器为荣。全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来这里购买,尤其是有钱人和名人等,并且前来买迈森瓷器的日本人也多极了――宁可飞到欧洲,也不去千年瓷都景德镇呀!

4 名人故地

著名作曲家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德,1786~1826)在德累斯顿住过十年,曾在这里当过乐团总指挥。这十年,也是他创作最旺盛的十年。去世后,他的墓也在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还有席勒的故居。据席勒故居管理员说,席勒在这里生活过两年,住在他的资助人家。这个房间只是席勒的写作间。他的住房现已是私人住宅,无法得以看到。在德累斯顿还有一座韦伯的纪念馆。

距德累斯顿不远的魏玛,却有席勒的故居。魏玛已经出了萨克森州,位于隔壁的图林根州。非但如此,歌德故居也在那里。他们俩人的住处距离很近,难怪他们一直有着深厚的友谊。

接触过德国文学的人,大多都会熟知魏玛这个地名。那里有歌德和席勒的故居(真正的席勒故居)。

像德累斯顿的故居一样,席勒在魏玛的故居也是一座黄颜色的房子。故居中有一张桌子和一张床,是席勒当年用过的,完全是原物。每一个去的人,都会忍不住伸出手,轻抚一下,仿佛是想感受一下席勒的气息。手掌触在桌面和床架上的感觉,真的是很奇妙的,只有身临其境才体会得到。

歌德故居距席勒家不远,大约走路只要五分钟。比起席勒家来,歌德家是豪华得太多了,好几间屋子都摆放着他的收藏品,屋内的陈设也很气派。

TIPS 衣食住行

德累斯顿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它的天气。即使是在六月,也天天都穿着毛衣。适才还阳光灿烂,忽然就大雨浇头。有时候,雨蓦然来了,伞都还没来得及撑开,它又突然走了,太阳立即就照在身上。出门冷得我系了围巾,把背来的厚衣服全套在身上,还是冷。想起武汉这时候的酷热,觉得这个冷还是好忍一点。

一日三餐中,最不让我犯愁的是早餐。以往出国,如果住在酒店里,早餐甚至可说是比家里还舒服。在德累斯顿,虽然没酒店住,但这里的早餐也仍然是最让我喜欢的。德累斯顿有数不清的面包店,几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每个面包店都散发出烧烤的香味。面包价格多在1-2欧元之间。跟中国的面包比,当然也是贵了一点。

德国的面包品种很多。跟国内的面包比,许多都外壳较硬,很有嚼劲。甜面包多,但无味或略带咸味的也不少。商店里还有无数的奶酪和黄油,香肠品种也多到我根本数不清楚。德国人喜欢在面包里夹着香肠来吃。德国餐的菜和汤都太咸,我的确吃不太惯,不过德国的蕃茄真好吃呀。

我住的房子是窄窄的波希米亚街上最破的一幢楼,破旧到我第一眼见到它时,有点目瞪口呆。这房子是1834年的建筑,是德累斯顿的新城区,东德时代城市复建时,原本这房子也应该拆掉,但因住了许多学生,就保留了下来。后来,一些艺术家决定把这幢楼买下。现在,一楼经营酒吧,二楼是画廊,三楼则留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到德累斯顿时居住――我就是住在三楼的3号房间里。艺术家们还给这幢楼命名为:拉斯科尔尼科夫。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名小说《罪与罚》中主人公的名字。

从武汉到柏林的飞行时间是十小时。当地的留学生欧阳受托开车来接我,从柏林到德累斯顿,出了柏林城很快即上高速。德国高速路不限速,一些好车便使劲飚车。不时有车刷一下从我们车旁飞驰而过,看得人惊心。欧阳说,他们的时速至少开到两百以上。据说中国不少有钱人专门到德国来飚车玩。

用46欧元买了一张月票,在德累斯顿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都可不再花钱了。如果要出市的话只要加上市外部分的费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