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营经济“二次创业”“造梦”下一个三十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营经济“二次创业”“造梦”下一个三十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嘉兴撤地建市,掀开了发展历史上的新篇章。光阴似箭,2013年,嘉兴站到了而立的节点上。回望30年,嘉兴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城市规模的快速拓展,社会民生的不断改善,有目共睹。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在而立之年,骨子里渗透着这一精神的嘉兴人又开始了一次新的征程。这一次,嘉兴将用“二次创业”直面发展中的难题,让发展更有质量,更惠及民生。“二次创业”有说不完的故事,本报也将从今日起开设栏目,记录嘉兴“二次创业”中的那些激情与梦想,思考与探索。

1984年,陈阿金成了嘉兴第一个“吃螃蟹”、率先办起私企的“小老板”。

抱着“为了能有饭吃,盼望早日富起来”念头的陈阿金在创业几年后,成了百万富翁。

而过去的30年间,在嘉禾大地上,无数的陈阿金们依靠努力和智慧实现着自己的财富梦想。

30年来,嘉兴的创业者敢为人先,一次又一次冲破思想的樊篱,一次又一次勇闯改革的“雷区”;30年来,我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全市经济总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嘉兴的民营经济开始遭遇土地、资源、用工、融资等一系列要素瓶颈,走过黄金30年后,粗放的发展方式渐入穷途,下一个30年,嘉兴经济何去何从?

面对后危机时代的诸多挑战,众多嘉兴民营企业喊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而政府部门也在与企业共同查找问题,共商应对之策的同时,积极寻求自身转变,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

民营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

回溯嘉兴民营经济的发展,1984年是一个有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的5月13日,陈阿金与工商所签订了《家庭合资联办仪表五金厂协议书》,申领了嘉兴市第一张民营企业执照。由于当时不允许个人办私企,所以协议书的落款是陈阿金和他的3个子女。

以17000元在洪合镇良三村开办了一家仪表五金厂,招了8个人,在40多平方米的小作坊里生产和生活,这就是陈阿金创业的最初。而后,生意越做越好,但陈阿金心里始终有隐隐的担心,那就是怕被扣上资本家的帽子,害了子孙后代。

当时的陈阿金一定不会想到,在此后的近30年间,开工厂、办企业,创业致富蔚然成风,企业家也成了广受社会尊重的一个群体。的确,在过去的30年间,嘉兴民营经济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经成为撑起嘉兴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脊梁”。

一组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是极好的佐证。根据初步核算,2012年我市民营经济总量达1804.92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2.6%;2005至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1.9%,高于GDP年均增速0.1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2012年全市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3.7%,比2005年提高9.5个百分点,全市民营经济的贡献率接近四分之三。

支撑这些数据的是经过多年创业积累崛起的一批实力强、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如我市的桐昆、新凤鸣等企业都入围了中国民企500强。此外,以民营经济为支持,我市还形成了一批全国闻名的产业板块。

如秀洲区毛衫年产2.5亿件,占全国产量的20%以上;桐乡化纤具备150万吨聚合和20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加工能力,居世界涤纶长丝企业产能和产量之首;海宁家纺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35%以上……

后危机时代现瓶颈

成绩单虽炫目,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一直保持优势,却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等共性问题外,嘉兴民营经济发展还具有一些自身独特的结构性特征,或者说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主要是居民日用消费品、纺织品和普通的五金、电器等产品。这些产品档次不够高,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比较低,同时由于容易进入和模仿,结果造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雷同。不少企业把量多价廉作为主要的市场营销策略,出口商品中创牌的少,贴牌的多,为商、贸易商打工、做嫁衣的情况普遍存在,不少企业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影响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市统计部门的一份名为《加快全市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研究与思考》的调研报告,对我市民营经济有着这样的分析.cn。

此外,我市民营企业因为起步晚,70%以上为2000年以后开业,积累期短,平均规模偏小,还缺少龙头型和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产出水平与港澳台企业和外商企业相比,差距依然很明显。

民营企业缺人才、民营企业贷款难、民营企业创新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在后危机时代,要想继续此前30年的高速发展,这些问题必须一一破题。

政企联手倡“二次创业”

问题面前,无心留恋过去,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决策层,更关心的都是将来的路该怎么走。因为大家都已经强烈意识到,不改变原来那种粗放方式,靠模仿、拼价格已难以为继。

事实上,在如何突破困境、转变发展方式上,嘉兴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在海宁,浙江皮意纺织有限公司将当地两大支柱产业――皮革和经编有机融合,开发出的一款新产品让人眼前一亮。记者了解到,这种新产品被称作“可以呼吸的全粒面超纤皮”,是用先进的皮革处理工艺来加工经编基布,从而创造出具有真皮效果的纺织面料。“像皮革一样可以透气,但是没有皮革那种甲醛残留,价格接近于纺织布的价格。”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研发,这种新型面料一经问世,就以独特的优越性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为公司收获了大量订单。

当下,嘉兴民营企业走向何方,也引起市委、市政府决策层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营造氛围,与企业共谋发展良策,我市正在筹划举行一次“千人大会”,定调为“二次创业”主题。此外,我市还将推出一揽子扶持民营经济“二次创业”的政策意见。

“在嘉兴,我们注意到,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有相当一批龙头企业、规模企业自发地向价值链两端延伸,或注重品牌经营,或注重新产品研发。此次,市政府提出‘二次创业’的目标,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扶持政策,就是期待这种自发行为,变成更多企业的自觉行为,掀起以持续创新为重点的转型升级热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我市将通过支持自主创新、技术改造、新引进项目等手段,促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和中小企业成长,推动民营企业由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先进制造业、高附加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实现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民营经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