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于莺 “红”了的生活更立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于莺 “红”了的生活更立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作繁忙,她习惯了在间隙时间写微博,别人眼中好玩的段子,是她的生活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内,人流熙攘。于莺穿着蓝色工作服出现在分诊台前,步履匆匆。“稍等,我要安顿一个病人,”旋即走入病房。工作太忙,采访只能见缝插针。

手边的事告一段落,于莺来到简陋的休息室――一张简易的行军床,两张桌子,一台饮水机,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间挺满当。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在桌子上闪烁,于莺的微博有一部分诞生在这里,大部分微博发自手机。急诊室工作繁忙,她习惯了在间隙时间写微博,别人眼中好玩的段子,是她的生活。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的微博去年在微博上爆红。粉丝从零星的几个熟人到上百上千再至上万,数十万,于莺也从一个普通的医生一跃而成网络红人。

“昨天拒绝了时尚杂志拍片子的邀请,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哦,我该伤了她们的心了,可是这有什么办法,我不喜欢拍照,不喜欢穿着借来的衣服摆姿势。”于莺语速很快,极为爽利地撸了撸袖子,“穿着工作服,多舒服。”这身工作服,出现在很多媒体的镜头中。她觉得这才是自己。

电话不停地响,有同事的,朋友的。她有四部手机,常常两个电话同时响起,按了这个,接那个,三下五除二说完事儿,“哦,那你去我家衣橱取衣服吧,还有好多件儿没撕标签呢,喜欢哪个拿哪个。”倍儿豪爽。“我住过好几个地方,和邻居的关系都很不错。”她呵呵地乐。

“女超人”的微博爆红之路

微博之前,她玩开心网,朋友都是生活中熟悉的。2011年10月7日一早,于莺来医院值班,同事掏出微博给于莺看,前一天协和医院一整形外科主任在沈阳出车祸身亡。开心网上没有消息,但在微博上传开了。

随后,于莺在新浪微博上扎根。最初,于莺大多写心情和生活琐事,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0月24日,她忽然火了。

“来个刺激的。刚来一患者,做十字绣,含针于口中,倒吸一口气,针吸入肺。找到呼吸科小王主任,答应从家过来做支气管镜。奉上片子,并劝大家千万不要再犯类似傻事!

这条微博上说的是医院发生的事儿。于莺把肺部带针的片子传上微博,被转发八百多条。很多人开始关注这个说话爽利,鲜活幽默的女医生。

自此以后,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的微博粉丝迅速飙升,“女超人”是医院的同事送给她的外号,因她精力过人,善于处理突发事件,于莺在微博上,再一次放大了女超人的影响力。

于莺的微博,语言风趣,案例性强,有许多医院里的小故事,有疑难杂症,有医患纠纷,也有医生间的调侃。这些欢乐故事,颠覆了正襟危坐的白大褂大夫形象。

11月底,于莺红了。3天粉丝暴涨到11万。还有记者要采访她。也有朋友调侃她:红了的滋味怎样呀?她却清醒地知道,无论微博怎么红,她还是一名急诊科的普通大夫。

有时她也会自己找乐子,11月28日晚,她路过门诊,停下问一名号贩子,有没有急诊科于莺大夫的号?她现在很红。号贩子一脸漠然,摇摇头走开。那之后,再有人问于莺火了后有什么感想,于莺就哈哈大笑:“我就是5块钱的号,敞开了随便挂,连近在咫尺的号贩子都懒得搭理我!”

12月5日中午,一个外院的朋友给于莺打电话,恭喜她成了红人,那一天,她的粉丝飙升至23万。

那天医院周会,领导问于莺:“你现在有这么多粉丝,是不是很得意?”

于莺回答:“有什么好得意?一个人给我一块钱,那才得意。”

散会后,一位护士前来委婉转达领导意思,上班时间不要发微博。于莺瞪着眼睛:“人总要吃饭喝水。我蹲坑拉屎时,可以发微博吧。”有一点点不服气,但有一阵,也给自己定了规矩,上班时间不发微博。病人的事情一个也不耽搁、发微博的时间,零星地散落在一个又一个休息的间隙,包括上厕所。

微博之后的生活变化

粉丝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的那几天,于莺一度想关闭微博,压力不仅仅来自领导,更多的,是如此大量地被转发,评论。以前,一个微博评论是个位数,现在动辄转发评论成百上千条,同样一个微博内容,不同的人解读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评论,有赞美,还有极端的谩骂与恶意的攻击。

莫名其妙地挨骂,心里有委屈,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从极端的恶意来揣度那样热爱生活的她?她初尝了名声带来的负累。

还有让媒体铺天盖地的采访也让她深受其累。她第一次接受采访是11月27日,随即,大批媒体蜂拥而至,在她那不足十平米的狭小工作室,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问题被问了无数遍。

“我以前的生活很好,但现在我说什么写什么都得顾忌到我有这么多粉丝,我不能引发负面作用。我现在最大的变化,第一个,脾气暴躁了,因为你们现在开始占用我的时间,你们每天来问我同样的问题。我查房的时候不停地说话,把该说的话全说完了,只有回到办公室回到家才可以安静一点。但最近这段时间媒体不停地来,你说我能不烦么,你们有没有考虑到我个人的感受,我每天都在接待你们。我想写微博的时候有人在背后盯着我,我想下班的时候记者跟我说要采访,甚至昨天晚上11点40分我们全家都睡着了,还有记者给我打电话,我能在电话里破口大骂么,不能啊!”在一次采访时,一向好脾气的于莺在回答了一个回答过无数遍的问题后,突然发飙,冲着记者发起了无名之火。这是2011年年底的事情。

发泄完了之后,她想关闭微博,也关闭烦恼。可是她发现,她已经离不开微博,微博是烦恼源,也是她的快乐源。

通过微博,她认识了更多有意思的朋友,以前,她的生活圈子是同事,同学,以及工作中认识的一些其他行业的人,现在,在她的粉丝中,有做餐饮的,有做IT的,有做个体的,各种各样的的人生,呈现在她面前,生活好像宽阔了很多。

盛名来得如此之快,短暂的不适应之后,于莺坦然受之。生活的乐趣,便是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而微博放大了这种可能性,何乐为而不为?现在,她的粉丝数已经六七十万。采访她的那天,在她的电脑上微博的页面上显示,她的粉丝数增加了174个,有283个人@她。有数百个新评论。十余分钟后,她去病房看一个病人回来后,新粉丝数已经新增到近三百人。那一天,是2012年3月9日,一大早,她发了一条微博:急诊好几个等着输血的患者,贫血血色素只有4克的(正常11-16),血小板几千的(正常10万-35万)。等待的时间越久,危险就越大,医疗风险就出来。而全城血荒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某会的信任危机对义务献血的沉痛打击很难再有春暖花开的时候。不知两会医疗口有没有相应的讨论,没有血该怎么办?第二天,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了两千多条。评论近两千。在她的微博上,有一个这样的窗口讨论血荒的问题,是不是也是一种正向的作用呢?

“现在,早已经过了那个坎了,”于莺捋了捋头发,“我早已经不在乎粉丝数,评论里的谩骂了。”那个坎,是粉丝数在二十多万时内心的犹豫,如今,那段时期早已过去,微博上,也有心理的成长期。于莺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这东西(粉丝)能说明什么?能让你明年进副高?还是一会儿买彩票中奖?还是能说明你每天都有16个粉丝来给你送餐,每餐都是鲍鱼燕窝?”于莺看得很清楚。

自于莺微博成名后,有大量的文化从业者开始找她,有人建议她转行做编剧,以她的从业经验为蓝本,撰写一个类似于美剧《豪斯医生》那样以医院为背景的情景剧,她果断地拒绝了。“我觉得我的储备有限,一旦离开了医院,我是否能写出来呢?还是算了吧。”她也听说,有一个文化公司正在筹拍一部以医生为主题的情景连续剧,但她也声明,这部电视剧,和她没关系。

也有出版公司打电话给她,期望能授权出版她微博上的文字,她更加果断地拒绝了:“那不是骗读者的钱吗?要看的话,网上看就是了,干吗还要再浪费纸张?”最近,她的微博签名档更换内容如下:本微博的版权、故事内容已授权,其他人不可以营利为目的转载、刊登、引用我的内容。特此声明。有人以她微博的签名档判断她已经签约了某公司,她大笑否认,“我写这个签名档,是因为很多人直接把我的微博内容据为己用,我不希望这样。”

医生不是她小时候的职业梦想,小时候她想当一名卡车司机,因为,开着大卡车,那是相当地威风。还好,她做事,一贯就是做什么就要努力。有人也建议她,医生那么累,现在名气大完全可以考虑转行,她哈哈大笑,为什么要转行,做医生,很好啊,有成就感,也做得蛮熟悉,为什么要改行?微博,除了增加她生活的立体度之外,于她的生活轨迹,并无改变。

生活继续,个性依旧

她以前不写博客,直接上手微博,短短的一百四十字,充满才情。“微博写得好没啥经验,就是大学时代风花雪月时,写情书练的。”

大学时,文艺女青年于莺,写日记,写诗歌。“年轻时,我是半个文青加半个愤青。”她喜关注时事,爱表达愤怒,并付之行动。但是“愤怒了,也表达了,也没有改观的时候,怎么办?”于莺有时发现,当她和大家探讨一些社会话题,很难引起共鸣。很多人更加关注的是自己的世界。

“大学时代经常旷课,游遍大江南北,间断错过期中考试。和体育老师意见不合,大吵一架,得了鸭蛋。在课堂上谈笑风生,常被老师训话。基础课平均70多分,临床课平均90多分。学位委员会上有院校长力挺拿博士学位。这就是我。说明一人品很重要,二机遇要,三再不济的学生也有春天。所以对孩子宽容些吧!”微博上她回忆说。

后来,像大多数人一样,于莺结婚生女。她在通州买房,房贷要到60岁才能还清。她把上海的爸妈接来北京,照看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她过上了循规蹈矩的生活,但是内心的激情,依旧在某个角落嘶嘶燃烧。

愤青成熟了,但是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依旧保留着刁钻的角度。12月3日,科室开科研会。科研负责人提出几十个项目题,大家逐一认领。于莺发了条微博:“场上氛围融洽和谐,互帮互助,你推我让,谦虚客气,尊老爱幼,个别谁都不待见的题目直接给了今天没来开会的同志。坐我边上的帅哥说:真像分赃!我笑了笑:还有栽赃呢,原则是一个都不能少!”话没说透,但意思表达得清楚。在某些方面,她保持着倔强。至今,她是急诊科优秀的女超人,公认的业务好手,但是她依然不是副高,评职称要写SCI论文,她“哪有时间弄那个。”多看护几个病人更有意义。

三八妇女节,她休息,在新浪微博上与网友做微访谈,她说:我喜欢快节奏的工作和慢节奏生活。她还说,工作需要全情投入,微博只是休闲,与人交流的地盘。

看惯了生死,生活也多了份通透,她从不做设想,未来会怎样,她看重当下,活的开开心心的就好。

在那么多微博名人中,最盼望和谁见面聊天。这是采访时的最后一个问题,“袁腾飞”。她毫不犹豫地说,“他是个有意思的人,我对有钱的,有权的,明星,公知都不感兴趣,我只用有意思和没意思来区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