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中药房接收的本院骨科、中医科的2880张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880张中药处方中,共包括85种中药材,其中有22种药材较为常用。结论 药房工作人员对处方科学的分析有利于保证患者合理、科学地用药,合理的归纳总结能够为中药房药学服务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处方分析;药学服务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1021-02

随着药学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中药房的工作不再是简单单纯的药品的称量和调配,而是要为患者的用药和治疗提供全面、合理、科学的药学服务[1]。中药处方分析是药学服务中的关键环节,因为中药处方不仅仅是医师交给中药调配人员的一份书面通知,也是中药调剂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2]。因此,中药房的工作质量关系到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而中药房的处方分析工作又是中药房药学服务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次研究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中药房接收的本院骨科、中医科的2880张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归纳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中药房接收的本院骨科、中医科的2880张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归类以及分析。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建立数据库,对2880张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归类以及分析[3]。

2 结果

在我院中药房接收的2880张中药处方中,共包括85种中药材,其中有22种药材较为常用,详细使用情况,见表1。

3 讨论

我院中药房接收2880张处方中常用中药频率统计结果显示,当归、黄芪、茯苓、三七、红花、元胡等中药品种最为常见,用药频率均在60%以上。对处方进行分析可知,此类药品多数为补气药物,对人体各器官运行起推动、防御、温养、固摄等作用。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占据不可忽略的作用,中药房药师要具备中药基本理论以及中医诊断学技能。当接到处方时要分析处方的药物是否与临床诊断一致,也对诊断医生起到检验处方的作用。当发现处方与临床诊断不一致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最后经过确认后进行更改处方或采取其他措施。因此中药调剂师在药房服务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中药房医师除了对处方进行检验之外,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科学的煎药,不同的处方应采取不同的煎药时间和方法[4]。如以滋补调理的药应开始以武火煎沸,然后再用文火慢煎,头煎30-35min,二煎20-25min;一般的药物开始以文火和武火交叉煎煮,头煎20-25min,二煎15-20min;以解表药为主的中药开始以武火快煎,头煎10-20min,二煎10-15min。不同材质的药物煎煮的时间各不相同,如质地坚实的种子、果实等药物要煎煮的时间长久。

由于中药与西药的不同,患者拿到的处方并不包含服药禁忌、服药频率等注意事项,因此这些工作都是由中药房医师来承担。一般服用中药时要禁忌酒类、辛辣、鱼、肉等油腻食物,少食豆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至于服药频率则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定,一般是2次/d,当病情较轻时可以1次/d,相反当病情较重时则可以3次/d。

与西药相比,中药的成分不是很明确,临床对于中药某些成分的潜在毒性毒理研究不深,中药汤剂也没有服用说明书,用药时的注意事项、服用时间、服用频率以及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不明确,因此这就需要中药房工作人员在对处方进行调剂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了解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体质以及中药的特点,以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为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的用药指导。

中药房药学服务以患者为本、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作,由于药剂师对处方的分析可以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是否合理和用药安全,因此中药房药剂师要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来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中药房服务工作做好,确保患者的科学、合理、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1] 文美华.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体会[J].中医中药,2012,10(11):301-302.

[2] Mirza DF.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of Tacrolimus in Clinical Trasplantation [J].Ther Drug Monit,2011,17(3):602.

[3] 陈迎春,安福丽,相聪坤.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09,18(14):64.

[4] 吴敏.面向病人的临床药学服务[J].实用医技杂志,2006,6(1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