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必须遵循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里就一些原则问题作如下阐述。

(一)适应性原则

即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心智特点以及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等特点,所确定的兴趣点涉及的知识性内容必须是学生熟悉的、能理解的,而不是完全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求或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取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为思考问题的触发点,或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起点选取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然后,以这些“点”为基础,激发学生向外拓展、或向下延伸的兴趣,不断探索和学习。

(二)发展性原则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兴趣既然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原动力,教师自然就要考虑自己的引导是否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利于某方面能力的形成是否有利于某种情感的养成。离开以上两点,课堂教学便偏离了正常轨道,更无所谓有效了。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使知识形象化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另外,数学学科又具有高度抽象性与概括性的特点,所以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就要把数学知识形象化,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收获乐趣。例如,在教学生“认识数字”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和熟记1到9这些数字,我把这些数字跟生活中形象、具体的事物相联系:1像粉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等等。粉笔、鸭子和耳朵都是学生熟知的事物,用这些来椭学生记忆,既形象又容易记住。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赋予数学内容以一定的形象化色彩,将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形象化,将数学的知识渗透到生动、形象的事物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使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而教师要善于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学习回归于生活中。在数学课堂上,要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就必须把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图形”这一知识点时,我让学生进行联想,看这些图形和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或使用过的那些东西一样?或者拿出一些实物,让学生说说其中哪些是圆形,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等等。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抽象,也不那么困难了。

(三)使知识实践化

动手操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主动学习的活动,因而最容易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开展有效的数学知识实践性活动,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理解、感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人画一个三角形,然后测量所画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互相做比较。结果,大家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把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结果大家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也是180度。这时,学生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确认无疑。这种实践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既动手又动脑,从而调动起学习的兴趣。通过自己亲身实践,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最后强调两点:一是要让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活动过程,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二是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教师要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区别对待程度不同的学生,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长期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数学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激励学生保持兴趣是一个有效、可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