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认识宝宝的敏感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认识宝宝的敏感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敏感期”一词,系荷兰生物学家佛里(Hugo de Vries)首度提出。他观察到有一种蝴蝶把卵下在树皮或树枝上,之后孵出来的毛毛虫即具有一种对光的敏感性,使这些毛毛虫能朝有光的方向移动,爬到树枝的最顶端,吃树梢长出来的嫩芽。这是因为刚出生的毛毛虫消化系统还很脆弱,有了对光的敏感性,能帮助它们找到嫩叶,得以饱餐一顿。但这种敏感性只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随着毛毛虫渐渐粗壮长大,对光的敏感性就消失了。

“狼孩”的故事也深刻地说明了敏感期的作用。一个在10岁左右被发现的狼孩,其生活习惯。性格和脾气几乎和狼一模一样,即使科学家对其进行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教育和训练,他仍然智力低下,几乎不能掌握人类的语言。

美国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最早将敏感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发展并运用于儿童教育中。在蒙台梭利看来,敏感期是一种与成长密切相关并和一定年龄相适应的现象,它只持续一个短暂的时期就会消失,而且只要消失就不会再现。

她认为,某种学习的难易程度应该以它和儿童该种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关系来判断。同时认为,把儿童知识的增加看做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以一定速度逐渐增加的,也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儿童的知识经验并非随年月日成正比地逐渐增加,它有时呈突然爆发状态急剧增加,有时呈相对停滞状态慢慢增加。另外,把敏感期的出现仅仅看做是与儿童的年龄增长有关的现象也是不正确的。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敏感期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各个时期大脑发育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各项智能发展都有不同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

敏感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潜能的进发,是在一种冲动的驱使下出现的积极的活动力量。

幼儿在特定的敏感期里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和吸收外界的某一事物、现象和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促使幼儿对某种活动、某些事物很感兴趣,并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一事物或活动中。

心理敏感期是有时间性的。会转移的,不是永久不变的,不同年龄的幼儿对某个方面习得的敏感期的时段长短不一样,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并且稍纵即逝。不会出现周期性变化。

对于同一年龄的儿童来说,敏感期出现的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和敏感程度、表现都存在个体差异。

儿童成长敏感期知识告诉我们,人的智力的各个方面、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若父母只是想当然地注意某一方面的发展,则不利于儿童智力的全面提高。正确运用敏感期知识,就是利用敏感期做适当的指导,帮助孩子发展得更好、更快。

宝宝提供教育环境,并非是他年龄越大,提供的环境就要越丰富越复杂,而应根据宝宝心理发展的阶段和需要供给,同时遵循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

适时,即感知活动内容要适合宝宝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不宜跟其他宝宝比较而过分提前或滞后。

适度,即难度要适当,使宝宝能从中获得成就感、自豪感,更乐意学习。

适量,即同类刺激不宜过分集中,防止单调、枯燥的重复,要动静搭配。

最后,要说明的是,敏感期内的儿童更容易学习一定的技能,但错过这个时期,并非完全不能再进行相关的学习,只是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当孩子的语言在敏感期发展不良时,父母决不应该轻易给孩子的语言发展“判死刑”,而应当尽快采取措施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