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曹衣出水”之人文情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曹衣出水”之人文情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曹衣出水”艺术样式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曹仲达把佛教造像样式带来中原所创造的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皱画法之一,称之为“曹家样”,其特点“其体绸叠,而衣服紧窄”,它的传播和发展,由最初的造像圆浑,薄衣贴体,转变为衣袂飘扬,出现了秀骨清像,衣褶更趋繁复而规律化,再由秀骨清像变为圆润、柔和,衣褶亦较自然而写实,而同时又出现薄衣式的域外服装,雕造技巧细致准确、洗练。

关键词:曹衣出水;线条;人文情感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193-01

一、“曹衣出水”佛教造像样式转化为绘画样式

中国的早期佛像样式最初是模仿外国人的,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服装及装饰上,以及由佛教经典所规定的眼、鼻、口、发、手势的形状上。南北朝雕塑在刻划内心表情及塑造外形方面所获致的写实的成效,结合了其独具的装饰性,表现了独创的优美的艺术风格。

随着佛教造像上的改变,由梵式到汉式的演变,佛教造型已不能完全保有印度的容貌。佛菩萨的相变为中原汉人的体征,变为中原士族的宽衣博带式,广袖高履,而真正体现汉化特征的则是文化内容气质,展现魏晋时代衣冠楚楚,秀骨清像,名士气韵,六朝风范。佛造像神圣庄重、典丽而宁静,这种遗韵气象,已不同原始佛教造像,而是中原民族对佛教造像文化内质与宗教义理的重新诠释与理解。

二、“曹衣出水”艺术样式的“线”之美

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之强除“气韵生动”、“应物象形”、“传神写照”概括外,还有其节奏感和运动感来表现其个性。曹仲达运用一种工笔重彩粗细一致、细劲有力的线条,把这种线条应用来画菩萨与佛像的衣饰又带着明显的外来文化的色彩。进而体现了佛教艺术在“曹衣出水”中的特点。“曹衣出水”的艺术表现风格,是佛像穿右袒式或通肩式僧伽黎,以密集的装饰性衣纹随身圆转,给人以薄纱透体的感觉。此法用笔宜沉着,北宋陈用志、明丁云鹏、陈洪绶等人作品基于此法发展。

发展到今天,以线条的变化到形式空间的变化,也可以说是建立在实用的土壤上的,但正是这实用的土壤,生长出了美仑美奂的艺术之花,生长出了人们的心灵的自由宣泄与表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线的继承美,又可以看到线的创造美。

三、“曹衣出水”线条的人文情感

(一)“曹衣出水”的典型作品

曹仲达所掌握的主要是中国画工具材料的应用与技巧法则,造型样式仍会烙有异国特征,所以自成一体。他的作品且不可见,现存北魏晚期至唐代的佛教造像确实悠存“曹衣出水”式,可供参考“曹家样”。例如北周的石刻《佛立像》,衣纹虽经简化,但“出水”与“贴体”的特征仍很典型。

受曹仲达影响,《罗汉图》是明代丁云鹏之作,图中罗汉手臂的肌肉颇合解剖结构,图轴的人物线条一变柔细之风,圆转得十分劲挺,极富内力,树石背景妙如仙境,富有装饰趣味,设色秾丽而不浮艳,罗汉的袈裟纹饰颇为繁密,但颇具整体感,画家将艺术中的两个极端巧妙地结合为一体。

《观音像》是陈洪授晚年的一幅佛画精品。图绘一男相观音,身披白衣袈裟,手执拂麈,端坐菩提叶团上。细眼长眉,方面阔耳,雍容大度。其风格状貌,一如论者所谓“躯干伟岸,衣纹细劲清圆”。画面上方以一半篇幅书《心经》,字体劲秀,末署“云门僧悔病中敬书”。

这些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吸收了西方雕塑的解剖学的长处,比例适度形象生动,表情刻画细致有神。在服饰的处理上,继承了中国古代雕塑用线表现的传统,造成线条组织疏密关系的形式感。这不只在中国绘画史上,以至在世界美术史上都有它重要的作用。

(二)“曹衣出水”艺术样式作品中的人文情感

“曹衣出水”线条全部是下垂的,互相牵在一起。古人那时的衣饰全部是长线条的,假如你穿着衣服到水里去,上来以后衣服全部是贴身的,所以“曹衣出水”的说法是根据生活得来的。在当代中国,找到了一种再现情景,或者找到了表现境界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从“曹衣出水”中窥出中国的线有西域印度的踪影。

曹衣出水式的线条无疑是吴带当风式胸心的写照,痴心于线条,成就于笔墨,是艺术家最大的特点之一。当代 “曹衣出水”线条,将带有笔意的线拓展到了块和面的领域,概括为笔意线描;淡墨唱主角;以动取静。就是以线代面,或连写带画。这样不但拓展了意笔线描的表达力,一条条宽线袅空飘逸,如舞长袖,而且更便于将写实的方法消融在其中,造型既有章法且又松动、灵活,从而突破了古人“似与不似”的意象思路。用“曹衣出水”线条捕捉和刻划人物动态,并且能在运笔、运气中以动取静贴近了现实,表达了深厚的生活气息,而且画面单纯,简约洗练,造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加上富有节奏感的运笔,从而突出了一种动态的效果,增加了画面的张力与谐趣意味。此外,意笔线描的浓淡对比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画者与读者产生了共鸣。

参考文献:

[1]冯远.中国绘画发展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