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遇秋手风琴音乐创作民族化对手风琴在国内发展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手风琴自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起,就以独特优美的音色深受大众的喜爱。一些大家尝试将民族特色融入到手风琴演奏中,以期手风琴能在国内更好的流传与发展。这其中,李遇秋先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通过分析李遇秋的民族化手风琴音乐创作,揭示其对于手风琴音乐创作中国特色的贡献以及对于手风琴在国内传播普及的影响。
关键词:手风琴 李遇秋 发展普及
1777年,中国器乐“笙”由意大利传教士阿莫依特神父传入欧洲,随即便在欧洲开始出现了一些手风琴的前身乐器,但它们大都未能成形便被淘汰了。奥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在布斯曼的基础上,集当时手风琴的各种前身乐器之大成,成功地改良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被定名为accordion的手风琴。
清末民初,欧风美雨西学东渐,手风琴开始悄然传入中。二次大战期间,许多前苏联的各类人士涌入中国东北,影响和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手风琴专业人员。后来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在各种宜传抗日文艺演出中,人们广泛接受了这个既大众又典雅,即伴奏又独奏,既有声势又抒情文明的手风琴了。
一、手风琴与中国
(一)手风琴的“前世今生”
1777年,神父阿莫依特将中国乐器“笙”传入欧洲,欧洲人利用笙的发音原理发明了手风琴。笙传入欧洲后,它的活簧结构原理被运用到当时的管风琴和其他乐器上,随即便出现了一些手风琴的前身乐器。 1812年,德国人德里克·布期曼制作了一种可供吹奏的名叫“Aura”的簧片乐器。同年,布斯曼将“Aura”加以改进,在手提式键盘的基础上安装了一个可伸展的风箱,并将可自由颤动的簧片装置于乐器内部。1829年,奥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在这基础上增添了伴奏用的和弦键,成功的改良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手风琴”。
1939年4月18日,手风琴大师马格南特在卡内基音乐厅独奏音乐会的成功举行标志着手风琴艺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科学的、国际的音乐艺术形式。
(二)手风琴在中国
20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除了给我国带来战争之外,也把其音乐文化传入中国。当时许多来华的洋人把手风琴当做一种玩具相互馈赠,也有传教士在传教时候利用手风琴演奏吸引百姓的注意。
同时在东北地区,大批俄国移民分散到了东北各个城市,将俄国人最喜爱的手风琴普及到东北地区。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文艺工作者分赴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起来音乐运动。手风琴因其携带方便,和声性、伴奏性强等优势,使人们广泛的接受了手风琴这一乐器。
建国后,手风琴的发展更为迅速。由于手风琴的便携、和声丰富、可独奏也可伴奏的特点,成为宣传口号、组织革命歌曲演唱伴奏的主要乐器。80年代以来经济文化大发展,也是手风琴发展的繁荣时期,中小学音乐课堂上,老师大都背着手风琴教学,在公园里,拉着手风琴边唱边跳的景象更是司空见惯。
在推动手风琴中国化的道路上,李遇秋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他的作品中,能体会到浓郁的民族风情,或是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还有那中国艺术和国际艺术碰撞所产生的一股清新的时代气息。
二、李遇秋手风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
(一)生平与创作背景
李遇秋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深泽县,原籍北京,是我国著名作曲家。1940年他进入冀中军区抗战中学学习,1945年被调往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做演员。1950年,组织上将他送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在那里,他获得了正规、系统化的作曲理论技术。1957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李遇秋回到了战友歌舞团,开始了专业音乐的创作生涯。在此期间,他为部队音乐写作了大量作品,如 《八一军旗高高飘扬》、《一壶水》等。尤为著名的作品是他与唐诃等人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李遇秋担任了全部乐队总谱的写作。
李遇秋先生率先向手风琴创作民族化这一问题发起挑战。他扎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乐曲。他创造性地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在民族特色和西洋乐理中到了融合。正是由于李遇秋先生倾其心血,中国手风琴的专业化、民族化走上了国际认可的道路。
(二)李遇秋乐曲的创作特征
李遇秋先生的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魅力,带动了中国手风琴民族音乐的快速发展。其月创作具有以下特征:
1.强烈的民族精神
由于李遇秋的军旅生涯,他的作品有强烈的民族情和爱国心。出生于那个特殊年代,其作品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如《手风琴奏鸣曲献给红军长征》、《红叶抒怀》等,强烈的民族情再起作品汇中随处可见。
2.鲜明的中国特色
李遇秋的作品,取材内容广泛,从远古传说到现代生活,从民族风情到人生哲理,都是围绕着传统民族音调、民族乐器以及流传的民歌,将传统的中国音乐素材进行再加工,创作出适合手风琴演奏的民族特色音乐。在演奏技法上,李遇秋的作品发挥和模拟了民族乐器的技法,如《天女散花》中的轮指、扫弦、刮奏等,是从琵琶和古筝中借鉴而来。
3.文学性标题的运用
中国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标题性的传统,一个好的标题既能够吸引观众兴趣,也能使得音乐形象更加准确、生动。李遇秋的作品大都有一个极具中国特色标题,如《惠山泥人印象》中的《天女散花》、《六子戏弥陀》等,标题形象生动,有助于加强观众对于乐曲的理解。
4.西学中用,借鉴西方技法
在手风琴民族化创作中,李遇秋大胆借鉴了西方各种技法,如采用协奏曲、奏鸣曲等西方曲式结构,创作了大量作品,既拓宽了作品的表现空间,又不失民族风格。
三、李遇秋民族化音乐创作对于手风琴在国内发展的影响
作为外来乐器,手风琴要在国内发展普及,不扎根于民族文化产生中国特色的音乐流派是难以进行的。随着手风琴在我国的日益普及与迅速发展,手风琴作品的创作随之进入了第二阶段,即由演奏者与专业作曲者合作。此时期的作品虽有改观,但偏重于移植一些著名的外国曲目以及改编少量的中国民族器乐曲或歌曲,仅限于简单的改编,限制了手风琴发展普及。
李遇秋先生的民族化创作,为手风琴在国内的大范围流传打下了坚实基础。广大群众从中领略到了手风琴的独特魅力,创作的繁荣带来了手风琴演奏、教育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之后的90年代,中国手风琴事业进入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
首先,李遇秋的创作使得手风琴音乐做到传统题材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符合国人审美。如其创作的《广陵传奇》,脱胎于中国传世名曲《广陵散》,这首乐曲根据在中国广为流传的聂政为父报仇刺杀汉王的故事改写而成。李遇秋将其改编为手风琴作品,在保持原曲风格的基础上,从挖掘作品思想内涵的角度出发,使其既脱胎于古曲,又赋予其新意,深受国人喜爱。李遇秋先生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沉的哲理情思,这些正是以往的中国手风琴创作所未能达到的高度,获得越来越多国人的认可。
其次,李遇秋手风琴音乐深刻的民族精神,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于手风琴的认可度。如《手风琴协奏曲—献给母亲们》,受到抗日战争先烈们大无畏精神的激励,李遇秋怀着炽热的爱国心写下了此曲,极大地扩展了手风琴的表现力,与民族精神融合,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琴者。
第三,李遇秋先生在创作当中既借鉴西方技法,同时又保持东方古韵。如前文提到的,李遇秋先生除了在创作中大胆借鉴各种西方作曲技法经验外,民族化的手法一直以来都是贯穿于李遇秋创作始终的。比如他在《手风琴协奏曲》第二乐章中运用了云南民歌的音调,在《前奏曲与赋格》中使用的三部赋格的形式,是以京剧的音调写作的。这样的创作不但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民族音乐创作的思维空间,丰富了音乐语言,而且使得作品更具鲜明的中国化特征。中西结合的创作方式也使手风琴音乐能够拥有喜好不同的观众,极大推动了手风琴在国内的推广和发展。
自从手风琴传入到中国,创作出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手风琴艺术,并将之普及、流传,一直是我国作曲家、演奏家的课题。李遇秋先生正式其中贡献突出的一位。他的民族化手风琴音乐创作,为中国的手风琴普及发展、学派形成积累了宝贵经验。其创作贯穿着传统的中国审美格调、强烈的民族精神以及深沉的哲理情思,将中国的手风琴创作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汪毓和,高洁.李遇秋与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J].人民音乐,1999(6).
[2]曹志槟.浅析李遇秋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特点[N].廊坊师范学院.
[3]殷琪.中国手风琴学派的历史与展望[N].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4).
[4]朱山.我国手风琴发展现状分析研究[N].山东师范大学.
[5]陈一鸣.手风琴手册[J].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