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动力机制的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动力机制的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分析了投资者调查数据,发现我国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仍极为普遍、投资者教育效果差。理性投资者有利于股票市场良性发挥。由此,从政令推动、利益驱动和社会心理推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投资者教育 动力机制 利益驱动 理性

2007年我国建立了政府主导的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在股票市场出现严重非理时,监管部门都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对保护投资者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在2012年以来,监管部门先后推出“防范炒新”“防范炒作高送转”的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及时有效地打击了市场上的投机行为。我国投资者教育工作已规范发展了四年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投资者教育可以得到立竿见影的结果,但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深交所进行的投资者调查报告却显示我国投资者素质状况不容乐观,这说明投资者教育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从分析我国投资者教育管理实践出发,尝试从动力机制角度、基于政令推动、利益驱动和社会心理推动三个驱动因素分析并完善我国现有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

一、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研究现状及教育效果分析

( 一 )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研究现状 经济学诺贝尔奖美国经济学家赫维茨(Leo Hurwicz)提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是在较为严格的数学分析基础之上,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社会目标或经济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分散化决策的条件下,探讨能否设计和怎样设计经济机制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与设计者的既定目标一致的理论。然而,在其他的环境中,个体间的博弈可能难以控制或对目标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使经济机制设计理论难以效仿(陈安,2011)。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不同的制度具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利益的驱动形成了制度并主导了制度的变迁。经济学的机制理论假设条件太多,所建模型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适应性(郝英奇,2006)。在管理学领域,国外学者对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爱德温·洛克(E A. Locker)的目标设置理论、斯金纳(B F. Skinner)提出的强化理论等。国外关于管理机制研究的文献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业或具体问题探讨适宜的管理机制,具有显著的实践特征。如Yixin Dai, David Popp,Stuart Bretschneide(2005)从社会导向机制、大学导向机制及其对个人决策动机的影响机制的视角研究了制度对美国大学专利生产的影响机制。国内学者对管理机制理论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单凤儒(2004)认为管理机制由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构成,其中的动力机制是管理系统中产生工作积极性的机制。钱向劲、张洪哲(2009)提出改进投资者教育工作,即提高投资者教育的认知度、进行投资者分类教育节约教育资源、建立多渠道双向互动立体化的风险教育体系、建立专业高质的讲师队伍。袁熙(2010)借鉴境外投资者教育的新特点对我国投资者教育提出建议:应加大与媒体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公益性投资者教育;引入第三方教育机构,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加大对投资顾问(经纪人)的培养,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投资者教育队伍;将客户投诉纳入投资者教育,将投资者教育与投资者保护相结合。郭东(2010)介绍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与美国金融业监管局投资者教育工作。张毅(2010)对第三方投资者教育活动的启动与资金保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监管进行了论述。丛博(2011)针对我国网络投资者教育现状提出改进建议。综合分析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投资者教育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简单国际比较借鉴、就具体问题分析阶段,没有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分析我国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只从具体问题单一角度提出提高我国投资者教育效率的具体对策,没有深入到机制即投资者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能动作用层面。

( 二 )投资者教育效果分析 国内许多学者借鉴西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对中国证券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主要包括认知偏差、羊群行为、噪音交易等。分析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的《2011年投资者综合调查报告》和《深交所2011年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可见,我国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行为仍是普遍现象。2011年,27.35%的投资者平均1个月左右换手一次,25.87%的投资者平均1至3个月换手一次,16.37%的投资者平均5天换手一次或更短,而平均投资周期在6个月以上的投资者仅占14.52%。总的来看,参与调查投资者中持股时间三个月以上的仅占30.41%,多数投资者持股时间较短(保护基金调查报告,2011)。尤其是创业板,2011年,创业板投资者的平均交易频率为8.2次/月,交易频率比2010年的7.4次/月更频繁(深交所调查报告,2011)。投资者换手率居高不下,这是投资者过度自信或自信不足的表现,说明我国投资者认知偏差严重。处置效应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资者认知偏差,表现为投资者对投资赢利的“确定性心理”和对亏损的“损失厌恶心理”,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急于卖出赢利的股票,轻易不愿卖出亏损股票的现象等。调查显示,有51.81%的投资者没有止损计划,同时在设置止损的投资者中,仅有3.03%的投资者会严格执行止损计划(保护基金调查报告,2011)。这说明我国投资者普遍存在着处置效应。羊群行为是指单个投资者由于受其他投资者采取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而如果其他投资者不采取这样的策略,单个投资者则也不会采取这种策略。2012年初证监会提出抑制“恶炒新股”的现象,紧随之后,深交所重拳抑制炒新:换手超50%或涨跌10%将停牌。炒新是我国股市历来已久的现象和习惯,恶炒新股等现象说明我国投资者羊群行为严重。对于最近一次投资的一支股票,65%的投资者表示会通过交易软件的股票价格走势、成交量变化等技术指标的分析来形成投资决策,其次有40%的投资者表示通过他人推荐和网络类媒体如股吧、论坛、微博等获取投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深交所调查报告,2011)。2011年投资者综合调查报告显示:55.35%的投资者自己分析投资股票,主要通过技术分析把握趋势,44.08%的投资者也是自己分析股票,但主要通过基本面分析进行投资。40.64%的投资者通过证券营业部推荐进行股票投资。可见我国投资者近六成不根据基本面分析买卖股票,是准噪音交易者。行政命令方式推动投资者教育活动虽然对典型事件“药到病除”,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让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的理念,非理性投机行为呈“春风吹又生”局面。我国投资者行为特征说明我国现有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股票市场功能可以分为本源功能、基础功能和衍生功能。市场的本源功能是市场之所以称其为市场的本质特征,包括提供交易、降低交易费用、定价功能。股票市场的基础功能就是股票市场赖以发展的功能,是股票市场发展的根本点,也是股票市场区别于其他市场的根本点。股票市场基础功能有筹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投资增值分配功能,股票市场基础功能间有着相互平衡与制约的关系。股票市场衍生功能包括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分散风险、国民经济晴雨表、促进企业家精神、创造就业机会等。其中,基础功能良性发挥是衍生功能更好显现的基础;本源功能是不同形式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实现基础功能的基础,如股票市场定价功能是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影响着筹资功能和投资增值分配功能(钱海波,2011)。从供求关系角度看,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直接影响股票市场本源功能中的定价功能,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其他功能。一国的投资者越成熟、理性,股票市场定价越趋近于合理,股票市场功能越良性发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不促进甚至阻碍经济增长。正如屠光绍(2007)所说:“市场越发展,越需要成熟、理性投资者的参与。投资者是重要的市场建设者,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我国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行为造成股票市场估值标准不明确、混乱,这不利于市场的稳定,更不利于股票市场功能的良性发挥。投资者教育是提高投资者成熟、理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顾海峰(2009)运用数理模型证明,投资者教育可使投资者与投机者逐渐克服行为金融的非理性弊端,使得证券市场中投资者与投机者的结构不断趋向于稳定,从而实现证券市场的整体稳定目标。庄学敏(2009)认为有效率的投资者教育会提高投资者理性的自信,进而使投资者理性投资。

二、投资者教育管理动力机制缺陷分析

( 一 )政令推动对投资者没有刚性束缚 《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投资者教育工作指引》提出,投资者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让投资者了解证券市场和各类证券投资品种的特点和风险,熟悉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帮助社会公众了解证券行业,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投资者教育重心是使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和进行理性的价值投资行为”,最好的教育效果是使其像社会道德规范一样,是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这需要很长时间、潜移默化地形成。但投资者作为被教育者没有像学历教育那样的刚性需求,投资者接受教育是自愿行为,自我教育是基础,而股票投资入门却像刷卡买东西一样容易。政令推动对投资者没有刚性的束缚,政府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其组织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也取决于投资者对政府教育的正确解读。政令推动可以直接改变投资者短期行为,但改变投资者心理效果不佳。

( 二 )投资者教育各方利益驱动缺乏 利益驱动是动力机制中最基本的力量。从投资者教育的实施机构来看,证券机构短期经营目标考核、从业人员的绩效和投资者教育效果长期才能显现相互矛盾。如果在投资者教育活动中风险讲的太多,会影响到这些证券机构的交易量,从而对公司的经纪业务带来负面影响。证券机构的投资者教育活动若与其经济效益相瓜葛,就降低了活动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最终弱化了投资者教育的效果。这不可避免让投资者教育工作处于两难之中,拷问证券机构的敬业精神和道德水准。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正因投资者与证券机构的利益关系,投资者对证券机构主办的投资者教育活动信任度不够;投资者教育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投资者通过系统教育使理论成为投资者自己的理念,投资者结合个人投资体会形成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投资决策时成为其自然选择的行为,因此现有投资者利益驱动不足。

( 三 )缺乏良性的社会心理推动 经历短暂的20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一部分人当时面对刚进入市场经济、商机无限的中国,抓住机遇迅速地积累财富,多者达到几十、数百亿。巨大的财富差距让中国人心理落差极大,浮躁、急功近利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在股票市场里,流传的总是一夜暴富的神话,投机特征的市场树立了投机的典范,价值投资得不到回报验证,投机泛滥。

三、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动力机制构建

( 一 )引入第三方教育机构,实现利益驱动 第三方教育机构是指证券监管与交易清算部门、证券经营机构以外的组织,第三方最现实可行的是我国现有的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从投资者教育实施机构角度看,投资者教育经费的投入将会使利益驱动真正发挥作用。第三方教育机构因新增教育工作自然需要资金保证,对于现有投资者的投资者教育经费,可以从三方面筹集。一是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证券经营机构的外包费用,这是主要资金来源。二是对现有投资者适当收取费用,这既提高投资者学习动力,又对投资者形成约束。如上海老年大学开设了家庭理财之类的投资者教育课程,一些社区街道对参加上课的老龄同学给予补贴,学员自己也出了学费,教学效果相当理想(张毅,2010)。三是应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金融服务机构提供一定程度的资助。我国潜在的适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正快速下降,投资者教育经费可以成为第三方教育机构收入的重要来源。从投资者的角度看,第三方教育机构因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不存在利益联系,可以得到投资者信任。深交所调查显示,77%的投资者表示自身需要系统地学习投资知识与投资技能,而第三方教育机构从师资安排、授课内容系统性、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比证券公司更满足投资者需求,对投资者产生利益驱动。在师资方面,证券公司聘用的讲师基本上是行业分析师、公司分析师或股评师,一方面,这些讲师由于自身工作的原因,偏重于产品的介绍和投资的技术性方法。对金融证券知识、投资理财理论、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等基础方面教育不足。另一方面,好的分析师不一定是好的教师,尤其不一定是善于讲授价值投资理论与实践的好教师。在授课内容系统性上,证券公司聘请的讲师往往并不固定,尤其是投资报告会,每个讲师的理论体系并不一定统一,这使教育内容不具有一贯性和系统性。在教学管理方面,营业部主要是通过开办讲座和组织报告会等为主,授课的时间和场次多变,参与的投资者因时间和兴趣等原因也多变。在投资者的期望方面,证券公司进行投资者教育活动时,授课人的出身使投资者更期望讲座者更多的讲即时行情和答疑解惑。而第三方教育机构有专职的教师队伍、现成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可以直接将投资者教育内容纳入全校选修课中,系统地安排投资理财课程,有严格的教务管理和教学管理保障。因此,引入与投资者投资行为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教育机构既适合我国投资者教育需求现状,又可通过利益驱动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 二 )各机构教育侧重点分工合作,不同驱动互补 当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相关部门基本上都在各自的网站上设立了投资者教育专栏,内容上大同小异,投资者上相关网站往往是为其主要职能而不是专为接受投资者教育,而想要学习时又往往无所适从,这就造成投资者教育资源与投资者欲求不相匹配。在我国投资者教育管理机制完善后,可以实现对现有投资者不同需求分流教育。证监会、行业协会仍以监督指导考核为主要职能,发挥政令推动模式的优势,对于紧急、重大、突发的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进行推动,如2012年的防范“炒新”投资者教育活动,证券投资者保护局和行业协会同时做好投资者保护教育。交易所的投资者教育内容应与自身的功能紧密相关,其教育工作应主要围绕着交易所的各项业务、产品以及监管职能而展开,目的在于促进投资者对交易所的了解,增强交易所的声誉,同时帮助投资者有效参与证券投资;此外,随着第三方教育机构的培育,相关的师资培训、认证工作需要长期进行,这可以由交易所来进行,我国交易所可学习美国纽约交易所,招收高校教师进行培训认证。证券经营机构可依托自身的优势以讲座、投资报告会的形式侧重投资经验、投资技能的培训,以及对市场运行趋势和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第三方教育机构则侧重投资理念的培养,长期、系统地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包括风险教育,不做任何产品的推介。

( 三 )创新投资者文化传播方式,培育社会心理推动 加快推动我国的投资者文化建设对于股票市场发展意义重大。投资者文化包括正确的金钱观、投资观念和股权文化等。正确的金钱观是指不要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正确的投资观念是理性地看待股票投资,对股票投资抱有平常心,对投资收益有合理的预期,不会急功近利,远离非理性投资行为;股权文化主要指以下方面:一是证券投资成为人们习惯的资产积累方式;二是投资者既要关注管理层的行为,又要尊重管理者作出的经营决策;三是管理者要切实尊重和维护投资者权益;四是无论投资金额的多少,投资者要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袁熙,2011)。投资者教育有利于促进投资者文化的培育,投资者文化所形成的社会心理推动也会促进投资者教育工作。投资者文化传播方式有许多种,除了投资者教育活动中的面授,还有电视剧、游戏等,我国应加快投资者文化传播方式创新。看电视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广泛的休闲、消遣方式,工薪阶层下班后往往是在看电视,电视是公众了解市场的重要渠道,对公众具有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我国曾经摄制并播放了《舞动的K线》这部电视剧,社会影响广泛。玩游戏是许多青少年、上班族的消遣方式,这对潜在投资者教育意义重大。美国证券业及金融市场协会投资者教育的突出特色是开发了“通向投资之路”、“股票市场游戏”及“投资写作竞赛”等三个金融游戏项目,我国也应借鉴开发相关游戏,必要时直接引进美国的金融游戏。我国证监部门应鼓励有关股票投资的电视剧本创作和游戏开发,但对于这些作品传达出来的投资理念要严格审查。此外,还需要与媒体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这是全面推进投资者文化、培育社会心理驱动的重要手段。

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股票市场功能间内在逻辑分析及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完善”(项目编号:HB12YJ01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郝英奇、刘金兰:《动力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趋势》,《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孙绍荣、朱佳生:《管理机制设计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5期。

[3]袁熙:《良好的投资者教育是维护投资者权益的最佳方式》,《中国金融》2010年第18期。

[4]张毅:《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的第三方模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张华庆:《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研究》,《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

[6]孙培源、施东晖:《中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实证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04年第8期。

[7]顾海峰、奚君羊:《行为金融学视角下投资者教育与证券市场稳定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

[8]庄学敏:《投资者信心、投资者行为与投资者教育效率研究》,《经济管理》2009年第2期。

[9]李珍、姚金海:《论证券市场、国企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0]Yixin Dai, David Popp, Stuart Bretschneide. “Institution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Forces on University Patenting”.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2005.(编辑 聂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