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004大中华区广告市场回顾及内地广告市场分析(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004大中华区广告市场回顾及内地广告市场分析(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接上期)

2003年时,移动电话就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经过一年的竞争,在前三名的移动电话广告投放品牌,全部被外资品牌所占据,第一名是诺基亚,第二名三星,第三摩托罗拉,国产的移动电话都已经退出了前三名,国产的波导、TCL位居曲、五名。在变化的幅度方面,诺基亚2004年增加了7.65%,三星增加了86.95%,摩托罗拉增加了5.6%,波导和TCL在广告投放量上,都有两位数的下降。波导下降了20%,TCL下降了17%。但我们也看到,排在第六NEC,其2004年广告增长有108%,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下去,有可能进入前五名。

轿车行业也是一个激烈竞争的行业,在2004年,轿车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轿车除了降价还是降价,市场进入一个缓慢增长的状态。持续的激烈竞争,使得行业利润率下降,在广告投放方面,呈现一个平稳收缩的态势,到2004年末的时候,已经低于2003年。

功能性饮品有着广告投放季节性非常强的特点,五、六月的时候,在一个投放高峰点,到了九、十月,又回复到了和往年相似的情况。

奶制品行业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2004年内地广告投放增长没有2003年强势,从39%下降到25%,而移动电话、奶制品的广告投放从高热回归,也是造成这一市场变化的原因。我们看到,伊利投放量下降了29%,蒙牛下降了50%,光明下降了54%,曾经前三位的乳品巨头广告投放都大幅下降,这也延缓了整个广告市场的发展趋势。经历了2003年的辉煌以后,液态奶的巨头开始回归理性,大部分有两位数的广告量减少,但少数品牌逆势而上,如银鹭。

再来分享一些报刊市场的数据,我们看到,在全国范围内的报刊日到达率,也就是接触过报纸的,是稳定的,但是居民的读报时间在持续下降,这也是平面媒体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情况。2004年读报时间整体下降了3.5分钟。平面媒体的市场情况和电视媒体是一样的,电视市场接触电视的时间也在下降,所以如何把观众和读者拉回,也是媒体经营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日均读报时间下降3.5分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看到主要是青少年阅读时间在下降,15~24岁读者,阅报时间下降了31分钟,老年读者还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报刊的经营者要高度关注这样一个情况,就是读者正在呈现老龄化。

另外,在学历方面,我们看到,虽然日到达率是稳定的,但是高学历的读者越来越少,同时他们也越来越少地看电视。高学历者较少接触传统媒体,是因为他们接触的新兴媒体越来越多,比如通过手机、网络得到新闻,这都是高学历读者非常方便的工具,所以他们在读报时间上也下降了3.8分钟。希望媒体经营者注意老龄化和低学历化现象。

比较地方性报纸和全国性报纸,我们看到,除了地方性日报的到达率在上升以外,其他全国性日报、全国性周报、地方性周报,到达率都在下降。当然,地方兴日报是由于都市类报纸在支撑它的读者群,所以我们看到地方性日报的日到达率在上升,从2003年的61%上升到了65%。

比较几年来,读者对广告的关注情况,还是呈现稳定的,没有太大的变化。2002年是52%,2003年是54%,2004年是50%,读者对平面广告的关注度变化不大。

我们再来看一下耐用消费品行业增长趋势,从手机、家用电脑、汽车的保有率上看,2004年手机的保有率是上升比较好的,从2003年的54上升到2004年的64,家用电脑的保有率从38上升到43,汽车的保有率从4.0上升到5.1。所以我们看到手机、家用电脑、汽车的保有率在过去几年一直都是平稳增长的,汽车尽管受到贷款因素的影响,受到整个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但增长率仍然保持在28%。

25~45岁是手机的最主要消费人群,我们看到,25~34岁和35~44岁,是保有率最高的,所以我们说这是最主要的人群。但是,这一年龄阶段的人群,手机保有率已经比较高了,所以下一阶段手机保有率的上升,可能是其他年龄阶段的消费者。

家用电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25岁以下的学生和初入社会这样的人群,对于电脑厂商,是需要非常要关注的群体。因为在这一阶段,他们要购买自己的电脑,同时也建立了对电脑品牌的认知。所以我们看到,总体在43%的情况下,15~24岁的消费者达到50%保有率。25~34的消费者家用电脑保有率略高于平均。

因为汽车价格比较贵,所以购买汽车者都是对未来收入比较有信心的,或者说现阶段收入比较好的。35~44岁的群体,是汽车业的主要贡献者,我们看到35~44岁保有率最高在7.3%,而整体是在5.0%。25~34岁其次,其余的年龄段则保有率比较低。这说明这些对未来收入有信心的中青年消费者,是主要的汽车消费群体。

在快速消费品上,从全国消费者样本研究,得到这样一个数据,2004年,中国家庭大约18%的收入用来购买快速消费品。这个数据历年变化不大。1999年17.8%,2000年17%,2001年是最高点18.6%,2002年到18%,2003年18.2%,2004年又是18%。

通过我们的数据还检测到,2001~2004年,比较10个城市家庭的月收入,深圳是最高的4312元,比北京上海广州都高。但是增幅是不一样的,深圳虽然最高,但是2004年增长率只有0.7%,而增长最快的就是北京16.1%,其次是南京12.9%。

我们看到2004年整个中国超大仓储作为销售渠道,其重要性正在上升。而超市作为零售渠道,其重要性正在下降,其他渠道基本稳定。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