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维基重构集体智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维基重构集体智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直以来,自上而下教义传播知识的方式习以为常,但以维基百科所代表的互联网传播方式,似乎要改变传统的一切。

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是美国Bomis公司的CEO,这是一家小型互联网公司。一直以来,威尔士都默默无闻――事实上直到今天他依然不为众人所知。2001年,吉米・威尔士与拉里・桑格(Larry Sanger)共同提出了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并为此创建了“维基百科”(Wikipedia)。按照规定,在维基百科上,任何人都可以编辑和使用其中的任何文章及条目,人人可以修改,人人可以免费分享维基百科所带来的知识。

维基百科一经推出,便迅速引来众人青睐。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维基人”,或者称之为“维客”。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志愿者。成千上万“维基人”在世界各地的某个角落里敲击键盘,如一群虚拟空间的蚂蚁,为维基百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而忙碌着,其成果相当惊人。从2001年至今,维基百科已拥有128种语言版本,200多万个词条。而且,其内容还以每天大约1000篇文章的数量增加。“维基人”自豪地称,维基百科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和最大的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为全球使用率最高的网站之一。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对维基百科的发展不以为然,前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主编罗伯特・麦克亨利(Roberto McHenry)把到维基百科上了解某一话题以及确定某些事情是否属实比作“上公共厕所”。罗伯特认为,“它可能看起来非常脏,让人知道他应该非常小心;或者它看起来相当干净,因此人们会被一种虚伪的安全感所麻痹。人们无法确切知道的是,究竟是谁在他们之前使用了里面的设备。”毫无疑问,罗伯特是一位“经院派”的老生,他所顾及的并非维基百科对知识与真理的曲解,而是在极力捍卫《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权威性。一直以来,人们对自上而下的教义传播方式习以为常,但以维基百科代表的互联网传播方式,似乎要改变传统的一切。这种变化,意喻何为呢?

Wiki的逻辑

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weekee”,原意“快点快点”。1995年,沃尔德・康宁汉姆(Ward Cunningham)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建立了一个工具――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这个系统过程中,康宁汉姆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一种超文本系统,能够支持面向社群的多人协作式写作工具。从1996年-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因为Wiki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因此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作者可以因此自然构成一个社群,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基于这些共识,Wiki站点的内容有着一个严格的共同关注,任何写作者和参与者都应当严肃地遵从这一主旨。

以维基百科为例,管理员和参与撰写者都认为维基百科是一个关于人类知识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并且由于维基百科的词条撰写是由集体来完成,因此在撰写过程中不可能不出现争论。避免无休止的“编辑战”的最好方式,就是相信自己所要编写的“人类的知识”囊括了关于一个话题的所有不同观点和不同事实,同时这些观点和事实还会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改变和知识积累程度的改变而在人的观念中发生变化。因此,维基百科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不同的观点和事实,以及它们的变化都记录下来,而不是加上“正确”和“错误”的判断,或根据这种判断来隐藏“错误”的观点和事实。

这就是Wiki所倡导的一种网络精神,维基社群的活动精确地反射着这种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平民化和非权威主义。不管怎样,历史是客观的,不会改变,当技术能够使更多的人参与历史构建从而替代少数精英的分析时,历史应该更能回避主观。每个参与者都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每个声音都不可能成为绝对的声音。这也是网络世界规则带给我们持续不断的冲击之一。

主要的Wiki开源软件TWiki的制作者彼得・瑟尼(Peter Thoeny)称,自从2001年以来,已经有3.5万人下载了TWiki程序。其中有三分之二的TWiki用于企业,如沃尔特迪斯尼、SAP和摩托罗拉等。不过,Wiki软件最终也许不会结合到像IBM的Lotus Workplace那样的协作软件中。同开源软件一样,Wiki并不是一种商业产品,而只是具有改变市场的潜力。

这种改变来自于Wiki精神中所暗含的自下而上的应用力量。这种力量使互联网具备了一种强大的团队组织能力,一种令人感到有些恐惧的集体智慧也因此正在崛起。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由底层向上组织起来的合作通常能够发挥出比我们想象中要大的多的作用,如自然界的蚁群。“群众的智慧”使得所有的新技术都有着夯实的应用基础,这些新技术之所以诞生也是因为用户的强烈需求。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网络经济学的教授本克勒认为,网络协作正在刺激一种新的生产模式诞生,而且它将超越经济学赖以生存的两大基础――公司和市场。本克勒将这种新生模式称之为“同伴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既不通过传统的公司管理创造价值,也不通过市场奖励创造价值。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信息集合能力使公司无法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市场,为了与一天天崛起的群众力量相抗衡,公司将被迫为自己塑造新的角色。此外,互联网简化了聚集资本投资的难度,资本工具也不再成为资本家的垄断工具,网络成为创新的关键所在,而任何基于传统或网络的投资都必须参考网络用户的意见。

试想,自由论坛上有关某种产品的讨论中,对于一个大多数人都认为非常不错的产品创意,生产厂家有什么理由不去生产呢?事实上,这就是eBay这样的网站的力量与价值。eBay网站每天都在兜售各种各样的产品,其用户对于产品需求的变化真实的反映了传统商业社会下的商品供求关系,而eBay的反映速度要远远快于受繁文缛节困扰的传统公司。对于所有的传统公司来讲,如果能够从eBay网站上获得商品的供求信息也许可以成为最好的经营决策基础。

如今,“集体智慧”让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领会到这样一个逻辑:如果请其他人帮助自己设计和创造产品,就能够得到现成的顾客。而且网络用户提出的很多解决方案甚至比最有才华的个别人还要聪明。也就是说,在创造新产品和市场开拓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的风险更小了。于是,公司开始与网民接触,并以此改善从研发到市场营销的各项业务。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就通过互联网征集了新产品的外观样式,并从全球各地搜集了无数非凡创意;美国宝洁公司也在利用集团网络智囊团为自己的研发部门服务,利用外界启发而研制出的新产品总数的比例已经从3年前的20%提升到现在的35%,而每个研发人员创造的销售额提高了40%。

范尼瓦・布什的科学理想

范尼瓦・布什(Vannevar Bush)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位杰出校友,在上世纪50年代那个彷徨而又躁动的年代,在面对科学如何更好服务于社会的问题面前,范尼瓦的一些构想为日后美国科技政策与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最重要的思维启蒙。二战后,范尼瓦希望寻求在研究共同体与政府之间建立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关系。他指出,为了探索推动未来社会进步的新思想,需要以更加自由的形式来支持科学研究。在《科学:无尽的前沿》中,范尼瓦提出了关于研究与公众之间关系的“为繁荣而自主”的模式。在《按照我们的想象》(As We May Think)一文中,范尼瓦呼唤在有思维的人和所有的知识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更准确的说是直到今天,在促使科学服务于社会方面进行的大多数试验,采用的都是范尼瓦“为繁荣而自主”这一基本模式的附属形式。在范尼瓦的努力下,美国“国家研究基金”(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于20世纪后期成立。可以说,在一种精神力量的倡导与推广作用下,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度过了一段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科技进步、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时期。

范尼瓦曾思考,如何使科学家们的智慧让大众方便地访问这一问题。他认为多年的创造发明都是扩充人的外在能力,但不是扩展人的思维能力。通过观察,范尼瓦看到了知识存储的杂乱无章,他认为人们需要一种比在纸面上查找信息更容易的方法。为此,他设想了一种称之为Memex(memory extender,存储扩充器)的装置。这种装置功能强大,人们可以用于存储个人的所有信息:书籍、照片、记录、信件等。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以一种关联法快速、方便地得到这些信息。用范尼瓦自己的话说就是,“Memex的基本特性就是提供一种方法,使得任何一条信息都可以随意直接、自动地选择另一条信息。而在这其中,重要的事情就是将两条信息连接到一起”。

这就是互联网技术中最重要的超文本技术的核心:“关系”,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超文本的概念源于范尼瓦。无形中,他也成为了互联网产业的鼻祖性人物。而这一切技术思维产生的基础,都根源于范尼瓦的“为繁荣而自主”的精神主张。1994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丹尼斯・达舍尔取得《大西洋月刊》的同意,把范尼瓦的文章《按照我们的想象》放到了全球网W3上。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

另一个对网络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马歇尔・麦克卢汉。这位第一个提出了“地球村”(Global Village)概念的人在1964年出版了著名的《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一书。麦克卢汉指出,由于电子通讯、电子媒体与跨国企业的日益发达,信息传递方式、资本流动方式的改变,最终改变了人的组织意识,进而改变了人与人、地域与地域、国与国之间的“距离”概念。“距离”已非以“物理距离”来测量,人对世界的观点已非传统的地域概念所能概括。但麦克卢汉并不认为世界将因此会成为一个毫无区分的整体,他也不认为文化将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中心化。相反麦克卢汉认为,在自由信息的社会时代里,只要有信息接收器,使用者就是世界的中心点,不论位居于大都会或者偏僻的山区都不重要;在以自我为信息中心的同时,更有无限制的资源可供选择。麦克卢汉由此创造性的预言,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Age of Information),权力分散与“去中心化”将使社会重归多元化发展方向。

当互联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时,人们为这一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于是,“网络经济”就像一座平地拔起的大山,风景优美。许多人都在往上爬,但云里雾里却并不清楚顶峰在哪里。而在攀登与探索的过程中,稍有不慎跌倒或遇到险阻,就可能失去信心、怀疑未来。看看现在围绕在互联网周身的那些描述性词汇吧:资本、纳斯达克、网络英雄、一夜暴富与泡沫、网络毒瘤、精神空虚、虚拟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们以一种矛盾的观点与心态审视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个不太合理的情况是:互联网既是一种全新经济与文化形式的诞生之地,又是社会价值重要传播途径。在评判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互联网承担了运动员与裁判员的双重角色。而在一切互联网发展的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个人在作祟。是人们制造了这一矛盾,延续并努力解释这一矛盾。

所有混沌事实上源于一个基本事实:互联网加速了社会变革与发展,所有身临其境的人根本来不及,也没有这样的耐心来思考曾经发生的一切。尽管我们越来越迷失在庞杂的互联网世界中,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商业技术发展结果,正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那样,互联网有着它本来的内在精神命脉,人们建立互联关系有着强烈的精神驱动。当维基百科、MySpace、YouTube等新型Web2.0式网站出现的时候,人们似乎在网络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一样蜂拥而至。公司――那些一直以来代表着工业文明的大企业,也开始从网络化经营中找到新的增长力量。这似乎意味着,当人们基于网络模式重构集体智慧之时,也真正找到了虚拟与现实社会之间财富沟通的途径。对于买者而言是这样,对于卖者而言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