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C3的性能验证与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C3的性能验证与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验证和评价西门子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C3的分析性能。方法根据CLSI系列文件(EP15-A、EP9-A2、EP7-A2)和其他相关文献的实验方案,对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C3检测的精密度、准确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或公认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精密度试验:C3不正确度CV为3.18%0.95,P

【关键词】CLSI;性能评价;C3;补体;特定蛋白分析仪

补体C3的检测是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检验项目。目前,我国临床实验室测定血清特定蛋白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透射比浊法测定。另一类是在特定蛋白分析仪上用散射比浊法测定[1]。在免疫化学反应中,人体液标本中的蛋白会与特异性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会使会使穿过标本的光束发生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标本中相关蛋白的浓度呈正比,与已知的标准浓度对比就可计算结果。西门子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利用散射比浊法原理测定特定蛋白。该方法无论从试剂的稳定性、操作的简便性、取得结果的时效性和定量的精确性等方面均有其优势,正在被广大临床实验室所应用。我国2006年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要求,对未开展室问质评的检验项目。临床实验室必须对检测系统的分析性能进行评价。才可以将分析系统用于常规工作。本文参考有关文献,通过实验验证和评价西门子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c3的分析性能。供同行参考。

1材料和方法

1.1仪器与试剂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型号BNII,设备编号:LSB-MY-8011,经西门子医学产品诊断有限公司校准合格,在有效校准周期内使用。),西门子原装C3试剂、英国朗道低值质控品(批号:240LPC),无菌蒸馏水、校准品。

1.2环境条件室温(15-30)℃;湿度10-80%;正常大气压。

1.3标本标本来源于就诊患者新鲜血清、无溶血、黄疸和脂血。

1.4评价方案

1.4.1正确度验证用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2年全国特殊蛋白室间质评数据进行验证,按照靶值范围及本室测定结果进行统计。

1.4.2灵敏度验证朗道低值质控品(批号:240LPC)逐步稀释测定,直至仪器测不出为止,再把上一个稀释倍数对应样本重复测定3次,取均值。判断:仪器能测出的最低稀释度质控品浓度即为最低检出限。

1.4.3精密度验证批内:按照传统方法,将评价样品随机插入病人标本中检测,连续重复测定20次,用收集的20个数据进行分析,计算CV,SD。

批间:根据传统EP-5方法,用原厂提供的一个水平质控品进行测量,每天测定两次(取均值),连续检测20天,用收集的20个数据进行分析,计算CV,SD。

1.4.4线性验证用朗道2个水平质控品相互混合物,2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5H,4H+L,3H+2L,2H+3L,H+4L,5L),每个混合物重复检测3次(取均值),建立直线进行判断。

1.4.5稀释倍数验证从日常检测的样品中选择一个浓度较高的样品(接近参考值范围上限或参考值范围以上的),重复检测3次,取均值求得理论浓度。再用无菌蒸馏水按照厂商提供的可稀释倍数对样本进行稀释,检测稀释后的样品浓度,并记录稀释倍数和每稀释倍数理论值。每浓度稀释样品重复检测3次,计算出实测均值和理论值的相对偏差(%)。判定标准:相对偏差以线性误差做判断,如果在可接受范围内,证明验证该稀释倍数是可靠的。可报告范围=线性范围×稀释系数;用厂家标准判断,确认可报告范围。

已知样品浓度稀释倍数实测均值理论值相对偏差线性误差判定结果

2.251:100.2210.2251.78%15%可接受

可报告范围厂家标准:线性0.12-4.1g/L,线性误差

3总结

西门子BNⅡ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原理为免疫散射比浊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按照国家医学实验室认可(ISO15189)和CAP(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y)认可要求,实验室需对使用的方法进行评价。为证实西门子BNⅡ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分析性能的可靠性,笔者参考CLSI文件及资料对此仪器进行初步的分析性能评价。

试验结果显示,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CV)分别是1.39%和2.47%,与仪器说明书的精密度性能一致,达到CLIA’88允许误差的1/3水平(允许不精密度

综上所述,西门子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C3检测的主要分析性能符合质量目标要求,可满足临床需要。

参考文献

[1]蒋涛,邹伟民,苏峻.半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补体C3的临床应用评价[J].江西医学检验,2006,24(4):327-328.

[2]孙蕾,黄,庄俊华,徐建华,等.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C3、C4的分析性能实验与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5):884-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