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庆劳务经济尚待“升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庆劳务经济尚待“升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内陆城市,重庆的“劳务大军”久负盛名。我市长年在外打工者达300万之众,其中绝大多数流入沿海发达城市,重庆也因此跻身全国劳务输出大省(市)之列。

大量的劳务输出让打工者淘回了不少“银子”。“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四年盖楼房”,许多人因此跨过温饱线过上了好日子,有的甚至当上了“大老板”。与此同时,劳务输出也让膨胀的就业压力得以疏解。因对促进内地经济的重要作用,劳务输出被逐渐作为一个产业、作为一种经济形态,越来越多地被纳入政府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的决策“菜单”中,劳务经济也开始为经济学家们所津津乐道。

回顾重庆的劳务经济发展历程,有专家认为,我们已经走过萌芽期、成长期,开始步入成熟期。

萌芽期劳动力输出较盲目,大都处于自发状态,主要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依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经济被激活,富余劳动力开始出现并向外转移。这一阶段外出务工人员分布地点比较散乱,可谓全国遍地开花。成长期则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崛起为标志,外出务工人员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流动分布上开始向上述经济热区集聚。

现在,我市的劳务输出穿越单打独斗式的“独行侠”岁月,走过缺乏引导自生自灭时代,进入到一个转折关口。

这是一个劳务经济由成长期步入成熟期的重要关口,劳动力流动的整体环境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势头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世界制造业向中国大量转移的过程中,这些区域再次成为国外制造业布点建厂的热区,吸纳劳动力的“胃口”陡然大增。另一方面,为在新一轮劳务输出中抢得先手,内地许多地方政府主动“出击”,纷纷为“远嫁”本地剩余劳动力打通口子、铺平路子。由于政府引导作用逐渐升温,集团式、中介式、有计划、有组织的输出开始成为这一时期劳务输出的一大“亮点”,基地化输出、“订单”式劳务会越来越多。

劳务经济的这些新特点、新变化要求走过20多年的重庆劳务经济“升级”。如何巩固我市劳务输出成果、怎样把重庆劳务经济“蛋糕”做大?这一课题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市级有关部门和部分区县(自治县、市)的相关行动也已经紧锣密鼓展开,系列化、深层次的专题大调研已经开始启动,一批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的政策措施有望推出。种种消息,令人鼓舞。

(摘编自《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