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都市农业的发展和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都市农业的发展和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以淄博市为例,从都市农业的内涵入手,结合分析淄博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该市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新形势下推进该市精准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关键词】 都市农业

一、都市农业的内涵

都市农业,是在大城市周边与间隙地带或大中城市群之间形成的,以城市生态保护、市民观光休闲为特色,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集生产、服务、观赏、休闲、消费于一体的经济和生态等多功能并存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与传统的生产性农业相比较,都市农业是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的多功能农业,它除了向人类提供特定产品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基本需求之外,还承担着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保持生态平衡、维系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扩大就业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功能。

二、淄博市都市农业建设现状

“十一五”期间,淄博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农民素质不高、产业化发展拉动农民增收的能力不强、农产品市场化率低等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必需用现代农业的理念和措施来指导和加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促进全市农村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都市农业彰显出巨大的增效和增收的潜力。就目前来讲,该市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

1.都市农业基础优势不断提高。淄博是组团式的工业城市,城乡交错、布局舒展,工业化水平高,发展都市农业空间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优势明显。我市农业结构调整起步早、成效大,促进了优质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南部山区林果、中药材、越夏菜,北部平原优质粮棉、畜牧养殖和中东部蔬菜3大经济板块。牧、菜、果三大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占农业增加值的70%以上。农产品标准化、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三品”认证达到139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6%。城郊型农业快速发展,园林园艺、河流湿地绿化、城市森林公园等一批特色基地初具规模,特别是张周路花卉苗木产业带建设、四宝山地区和萌山水库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大量都市农业发展的雏形。

2.都市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明显加强。淄博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7.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累计达到150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79.4%和63.5%。森林覆盖率达到32.4%,列全省第四位。农机总动力达到311.6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75%,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

3.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到2008年,淄博市粮食连续6年增产,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64元,分别高出全省、全国1480元、2325元。全市基本形成粮食、蔬菜、林果、畜牧养殖四大支柱产业,67%的农户进入了产业化经营体系。近几年,淄博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加快建设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三品”认证、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创建、名牌产品发展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三、淄博市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都市农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经济社会因素,而目前来讲淄博市在这些都市农业赖以发展的因素方面依然存在问题,直接影响了都市农业的发展。以下将从生态环境因素、土地因素、技术因素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1.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仍然存在(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生态功能是都市农业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淄博市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淄博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淄博市农业良性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然而目前,该市河流14个检测断面中,二氧化碳年均值只有4个达到目标值,氨氮年均值只有3个达到目标值,主要水体不同程度污染;全市环境空气中由粉尘烟尘扬尘污染形成的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88毫克/立方米,SO2年均值浓度为0.05毫克/立方米,部分区域大气污染严重。同时,每平方公里年使用化肥38.3吨,超过发达国家安全上限70%;农药利用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农村土壤污染、规模化畜牧养殖的粪便污染也比较严重。

2.土地流转服务水平低(土地利用因素)。土地资源是都市农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它是都市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基本的保障手段和基本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是农业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目前,全市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农户7452家,仅占农户总数的1%;流转面积26914亩,仅占总面积的1.1%。其中转包面积8244亩,转让面积361亩,互换面积5039亩,出租面积5415亩,股份合作的1100亩,其他形式流转面积6755亩。土地流转慢,导致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市场主体数量少,力量弱。

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薄弱(技术因素)。与发达国家成熟的都市农业相比,我国都市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亟待提高。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更是在生产中应用了先进的生物技术成果、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办法,集中体现了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条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硬道理。目前,淄博是都市农业科技含量低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农业科技创新不够,而是科技推广体系的不健全所致,农业科技缺乏有效的传播推广机制,农业无法从中受益。全市县乡两级畜牧、农技、农机等单位,现有在岗干部职工4081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38%,副高级以上职称仅占5%;在全市乡镇农技人员中财政全额拨款的仅占38.7%,差额拨款的占18.7%,自收自支的占42.6%。由于体系不健全,保障不到位,造成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不到位,严重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阻碍了都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淄博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培育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从都市农业外部层面上讲,首先坚定不移的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切实抓好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要加快四宝山生态园林工程建设,逐步把四宝山地区建设成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化美化、观光旅游、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森林公园、体育公园;加快萌山水库生态休闲区建设;实施湿地生态恢复保护工程,重点抓好对小清河、淄河、孝妇河、范阳河、乌河、沂河等湿地面积100公顷以上的6个河流湿地,马踏湖、大芦湖、太河水库、萌山水库、田庄水库、石马水库等湿地面积100公顷以上的6个湖泊湿地的生态恢复与保护。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南部山区、平原地区和城市绿化绿色生态屏障建设。

从都市农业自身层面上说:一是要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二是要多层次、全方位、深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美化生态环境,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要从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协调的角度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发展的发展规划、创新机制、多元化投入机制、有效发展机制、组织管理与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四是要“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品标志管理为手段”切实解决农产品的污染问题,保障食用农产品的安全,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强化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农地利用方面,为了给都市农业的发展储备必要的土地空间,要在严格保护耕地、稳定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并建立符合淄博市实际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途径,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为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一是要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承包经营权主体与经营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集体土地流转的主体是谁,哪些集体土地可以流转,哪些不能流转,以及各级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作用等;二是要明确集体土地流转是一种物权行为并受法律保护;三是要在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上下功夫,统一制定和印发集体土地流转合同,将土地流转纳入合同法范畴;四是要强调各级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责任,并建立健全集体土地评估和招投标管理体系和制度等。

在农业用地保护方面,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市发展对农业用地产生的影响,需要将农业用地纳入淄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中。要利用国家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等)中关于基本农田保护的规定,结合不同区县的自然条件及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将来淄博市中心城区与其他区县或居住小区、工业小区之间的绿地不再被侵吞。在农业用地保护布局上,沿交通干线、河流两侧进行林地与农田交替式的绿色走廊的建设;根据城市空间发展布局,将规划建设区之间的耕地作为基本农田保护下来,以斑块农田安插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向,以此来控制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并通过对农田、渠、路的综合整治,改善居民点周围的生态环境,发挥农地的多重功能;要在大力开发和完善嵌入式的耕地生态系统过程中,切实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改造中低产田,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使其成为城市的主要农副产品基地。

3.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高都市农业的科技含量。都市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农业,高智能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淄博市都市农业要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首先,要明确农业科技攻关的方向。根据淄博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组织开展带有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的食品安全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技术、优良品种技术、动植物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节水节能农业、健康养殖配套技术等适合淄博市都市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进行攻关,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整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政府推广机构以及涉农企业所拥有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大力开展都市农业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创新、示范与推广工作。要按照市场化原则,把政府的资金支持与该市的科技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采取政府购买科技服务的方式,形成资金支撑与科技支撑的有机结合。集中采购一批科技含量高、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推动作用大的专利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促进淄博市都市农业的发展。

再次,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经营能力。农民是农村经济的经营主体,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者和直接实施者。要大力开展多部门、多途径、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工作,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改变农业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应用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梁伟,汤瑛芳,王恒炜.定西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

[2]杨卿.关于实现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