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公共政策要杜绝“花瓶效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共政策要杜绝“花瓶效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江苏省近日餐饮计量规范,要求饭店的菜单上除了标明菜点、饮料或食品名称外,还应当标明主要原料的净含量。比如说一份宫保鸡丁,菜单上应标明里面究竟用了多少克鸡丁。

我丝毫不怀疑江苏省此举的积极意义,可仅仅规定出“菜单上应标明里面究竟用了多少克鸡丁”,就能保证主料的净含量吗?毕竟,去饭店吃饭,谁也不可能带着弹簧秤,就算带着弹簧秤,难道还要将鸡丁上秤计量不成。其结果是,这项保证消费者权益的规范可能因为操作性不强而变得多此一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执法效果却不容乐观,最多成为有关部门的“花瓶执法”,好看但不中用。

仔细留心,这样的政府行为还真不少,比如前几天的一则新闻,某地政府的举报热线竟然长达13位数字,老百姓就是想举报,也记不住号码,只能作罢。不难看出,政府从制定政策规范到规范出台,都是“一家言”。政府的愿望虽然好,但毕竟思维角度不同,认知也有局限性,这就会给公共决策带来这样那样的“硬伤”。而这样的公共决策和政府行为总让人觉得有浓重的“官僚气息”、“长官审美”。正如有论者所言:“只顾‘行政效率’,只求‘雷厉风行’,却忽略了解释、沟通、疏导乃至必要的修正,这种‘千里走单骑’式的决策,往往容易导致误解和纠葛,引来群众的不满甚至反对。”

这些年来,政府早有规定,要研究建立专家咨询和民意征集机制,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要进行听证。也就是说,只要关系到重大公共利益,政府和有关单位就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客观公正的听证,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以求决策更符合群众意愿,符合公共利益需要,并有可操作性。大多数地方政府都知道其重要意义,可真正落实到工作中的又有多少?

既然任何政策都要在实践中落实,那就应该问计于民、问智于民。鞋子是不是舒服脚更有发言权,政策是不是正确群众更有切身体会。政府制定各种政策规范,都应该有一个俯下身听取群众声音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多余的,更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为了给公共决策注入更多的民生智慧,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如此,“菜单上应标明里面究竟用了多少克鸡丁”之类的公共决策才有望得到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