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还学生一个“活”的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还学生一个“活”的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可能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上音乐、美术、自然等学科,常常积极主动,气氛是轻松和活跃的;而相比之下,学生上语文课常常“沉默寡言”,气氛显得阴郁和沉闷的。这样的语文教学结果只能是学习效率低,效果差。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不难为这一现象找到它的形成原因:1、教师受传统的影响,仍以“填鸭式”教学为主;2、为追求分数,教师怕学生学不懂,控制得太死;3、对学生开放课堂,又担心放得开,收不拢,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这里不仅有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有学生的学习活动,明显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那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有效地“活”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1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首先,要给学生一个不拘束,比较轻松的学习环境。很多时候,教师给学生的限制太多了:要端正地坐,安静地听,举手规范……倒不如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允许回答问题时,学生把手举得高高,或争着说“我来,我来”,甚至直接站起来,更可以放松些,允许学生“插嘴”……教师只要调控好,这不仅不会影响课堂纪律,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

其次,在教学中,师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没有特权,教师应做的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适当的点拨,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和权利。课堂上少用吩咐、命令式的口吻,多用鼓励、商讨、礼貌的语言,“能把你读懂的地方告诉大家吗?”“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大家允许老师说说我的看法吗?”“请你来帮助他?”这样亲切的话语,无形中产生了一种感染学生的力量,使学生敢于畅所于言。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减轻学生学习时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他怎会不活跃起来?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能否主动的学习与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与很大的关系。如能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把学生置于有趣味,能激发好奇心的情境中,那学生便能积极地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如《小音乐家杨科》一文的结尾句:“白桦树哗哗地,在杨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是学生体会文章思想的关键句。教学时,我运用配上音的电脑活动画面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氛围。这时屏幕上出现了黝黑的背景下,狂风猛烈地吹着,白桦树的枝头摇来晃去,不住地发出“哗、哗”的响声。此时,画面深深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听觉,唤起了他们的情感,引起了共鸣。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便能打开思维的闸门:“白话树在不断地号叫,就是白桦树在不断地哭啊,哭啊!”“是白桦树在呼唤杨科,你别走啊!”“是白桦树在控诉地主、管家残害杨科的罪行。”“是白桦树在控诉这吃人的社会。”由此看来,创设这样一种教学和思维的情境,不仅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3提问有度,鼓励质疑,放手解疑

首先,必须要注意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设置的问题应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简而繁。全班学生的个性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学习的能力与水平也各不相同,提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请学生回答问题便要因人而异了。易、浅、简的问题请成绩好的同学回答,他们会渐渐产生骄傲情绪;难、深、繁的问题由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他们会渐渐产生畏难情绪。避免产生这种现象,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什么样的问题由谁回答,做到心中有数,让成绩好的同学挑战难度,提高兴趣;让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尝到成功的喜悦。

其次,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动不起来,部分原因是教师的问题没有触及他们内心的疑团,如果通过引导,变教师的问题为学生自己的疑问,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或同学讨论去解决问题,无疑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学《桃花心木》这一课时,应该让学生弄懂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他这样做是不是有道理。我在教学时就故意不提出问题来,而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引导抓住文中的一段话“……奇怪的是……越来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启发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结果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来:“我“奇怪的是什么呢?种树人这样种树,树苗能很好地生长吗?他为什么这样种树,这种做法好吗?作者这样写,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些创造性的问题其实就是老师要提出来的,而只要老师有技巧地点拨一下,就让学生得到一个锻炼思维的机会,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教师引导释疑时也容易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虽然有人答不到点子上,但有的人却答得非常准确,语言还不乏精彩之处。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的答案令他们记忆深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甚至是争论出来的。这样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效地营造了参与学习的氛围,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