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刘寿祥的艺术探索与贡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水彩艺术近些年在中国发展的非常快,艺术水准也相当高。刘寿祥先生是水彩艺术发展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他通过自身达到的艺术高度和对水彩艺术的教育和推普,让水彩艺术在中国焕发了耀眼的光芒,令人瞩目,倍受关注。他必将是中国水彩艺术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文章从刘寿祥的艺术成就和教育成就探讨了他对水彩艺术的卓越贡献。
【关键词】水彩;艺术成就;教育;美感
曾几何时,水彩画一直是默默地作为一个小画种而存在的,其作用只是油画的前期草稿或者记录素材的简便工具,间或出现一点画意,在人们眼里也是一闪而过。很久以来没有人把水彩画作为一个正式的画种来对待,美术史上也是鲜见其名。西方如此,东方更是亦然!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绝大多数艺术家也是不屑一顾这门艺术的。然而,有个人用自己对水彩艺术的热爱、探索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不仅让水彩艺术倍受关注,甚至升华了这一艺术门类,让水彩艺术闪闪发光,在中华大地的艺术门类中格外夺目!他,就是水彩画家刘寿祥先生。
刘寿祥先生是当代中国水彩画界最具有影响力的名家之一。在水彩画的多个作品题材上都有显赫的艺术成就。通过近30年的艺术探索与追求,刘寿祥先生在水彩画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和艺术语言,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展上获奖,其作品连续在多届“杭州中国水彩画大展”中获奖,并且作品《鲜果》在1992 年获得金奖。他的作品深得业内专家好评,也得到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深深喜爱,蜚声中外。在艺术市场上也是一画难求,格外走俏。更为难得是,刘寿祥先生还作为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推普者,培养了一大批水彩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如今广布大江南北,各有千秋,让水彩艺术四处开花,让更多的人接触并了解了水彩艺术,在全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由于水彩画在中国发展的自身原因,刘寿祥先生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所得的成就几乎全是自我研修而得。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他的学生们。1987年湖北美术学院师范系在刘寿祥先生主持下开始创办水彩画专业。为培养水彩画的后继人才,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浇灌一批又一批新苗,学生进步之快也十分惊人。他所培养的第一届水彩画专业班中,全班有7名同学的毕业创作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在当今之中国,像刘寿祥先生这样能在全国各种美展中频繁获奖的水彩画艺术家很少,又像他那样在教育岗位上培养了许多优秀水彩画后继之人的,可谓少之又少。
国内水彩画的发展经历了许多艺术家的努力,在湖北乃至中国,刘寿祥先生无疑是水彩艺术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刘寿祥先生的带领和主持下,水彩画专业班在湖北美术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下,迅速发展,1998年开始常年招生,并发展研究生教育,2003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09年在全国美院中首先创立水彩画系,在传统和创新之间建立了一个渐进式的发展体系,湖北水彩画专门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水彩画家的素质和作品的质量。它适应了中国水彩画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解决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这个根本问题,造就了一批青年水彩画家,有不少已成长为全国水彩画名家,为湖北乃至全国水彩画事业输送了十分可贵的新生力量。
刘寿祥先生对水彩艺术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他对水彩艺术的热爱和他自身在水彩艺术上展现的非凡艺术魅力。刘寿祥先生的水彩画艺术魅力在哪里呢?这可以从他的作品艺术追求来探讨分析。首先,他的作品是美的。且这个美有着三个层次的体现:(1)世象之美。刘寿祥先生的水彩画题材大多都是静物和风景,手法上也是具象写实的。能使芸芸众生看得懂画,也看得懂美。不仅在视觉上与受众得于沟通,在心灵上也能由衷共鸣。有一种世俗之象的美感。所谓大俗大雅,平和谦逊,却不乏诗意和唯美,追求的就是反映世俗之象的唯美境界之美感。这种艺术创作方式上古可以找到白居易的诗歌写作,当今也有吴冠中和何家英等大家的艺术创作呈现。这种雅俗共赏的美显得分外大气坦荡而广受欢迎。(2)意象之美。刘寿祥先生在绘画过程中,是感性的,也是表现的。很多时候是兴致即来,任凭感觉挥就。看刘寿祥的作品可以发现,无论静物还是风景,皆非物象描绘,有着很多“写”的成分。例如《鲜果》系列中水分的控制和行笔相结合,巧妙地运用了点、划、渲、蹭的笔迹表现画感气韵,形体与塑造天然吻合;在风景中,一些线面更是恣意兴手,变化多端,虚实相宜,升华了物象,达到诗意般的意境,令人浮想翩翩。(3)抽象之美。刘寿祥先生对视觉形式上和绘画语言的追究展现了他的思想之象的美感,这也是他的水彩画艺术的显著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图方正。从物与物之间相互构成的几何形态关系上,达成“构成”图式。有一种坚如磬石的稳定,理性秩序地安排了画面的比例和明暗,达到一种相依互存的绝妙和谐!第二,用光的讲究。他从不逆光入画,因为逆光所产生的正面物象阴影必将破坏画品的“正大光明”之象。画面侧光入射,从容地从物象之间透过,有利于表现正常色泽和体积,画面光影通透,明晰干净,秩序感更强,造就一种灵、静、祥和的意境美感。第三,用色讲究且有象征性。在《鲜果》系列中,画中大块黑色与一些亮丽颜色特别是红色的搭配,形成了用色特点。这是楚文化艺术给予刘寿祥的灵感和启发。楚之漆器以黑色衬底,让红色在黑底之上流动飞扬,既庄严又浪漫,红与黑的组合是楚文化的重要艺术符号。刘寿祥先生借用这一符号,在画面大面积使用了黑色,并通过与鲜亮颜色的调配过滤掉了黑色的悲情成分,引导为一种肃穆典雅的高贵感觉,大有温克尔曼赞扬的古希腊艺术“高贵的单纯,肃穆的伟大”之艺术精髓。此外,他在画面中极好地运用了色彩的灰色度。刘寿祥曾说:“用色之难在控制灰度。”画面中从前到后、从明到暗、从光到影无不包含着“灰度”的渐次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无色的推演,而是由丰富而微妙的冷暖变化所率领的中间色度的理性渐变。虽然在观赏刘寿祥作品感受的是色彩的明丽饱满、晶莹透亮,但其中更具高贵气质的沉稳与从容、优雅与娴静的感觉正是从深色的通透和“灰度”的控制中获得。
首先,刘寿祥先生的作品看起来很写实却画出了心中的东西,主观意识和装饰味很强。这种艺术美融贯了中西艺术精髓,交汇了传统与现代意识。其次,刘寿祥先生水彩艺术所蕴含的精神和思想是健康向上。刘寿祥的作品几乎没有主流类政治性题材,但这并不妨碍他的作品始终具有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他的作品阳刚正气,既有气势恢宏的壮美,更有婉转优雅的秀美,始终让人感觉“光明正大,赏心悦目”。为了这一理念,他甚至坚持不画逆光作品。这一点很类似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思想境界。我们知道吴先生在艺术追求的历程中,历经磨难,但很少发现他的作品中有感伤或悲剧情结,我们看到的是吴冠中对和谐的“美”的热衷,吴冠中的老同学熊秉明说吴冠中是画“幸福”的画家(大意)。刘寿祥先生也是这样的。我相信刘寿祥先生和吴冠中先生一样,在生活和艺术探索中必有过许多磨难和痛苦,然而他们在艺术上所呈现的总是美好的,向上的,把苦难和艰辛深深埋藏在心底。他们承续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优美”美学传统,体现了对这种“优美”美学的迷恋。这也是数千年来华夏民族内在动力的源泉之一。他们的思想精神也代表了整个民族愿望与追求,彰显了人类心灵之中坦荡率真的正大精神和对美好的执着诉求。最后,刘寿祥先生水彩艺术是不断探索创新的。刘寿祥先生对水彩艺术的探索和创新不曾停留,在材料上、构图上,用色上和用光上,他有过不少的创新,且始终不保守,总是不断学习和探索,创新和感悟。二十多年来,对画画,刘寿祥先生始终怀着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很多次,他都心念切切地感受到: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去,才有所感悟,心灵才会获得慰藉。
参考文献
[1]袁振藻编著.中国水彩画史[J].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
[2]隋立民.水色相容情趣相生――谈水彩画的审美情趣[J].艺海.2009(9)
[3]扬帆.从《鲜果》系列解读刘寿祥水彩艺术[J].美术大观.2009(8)
[4]克莱夫・贝尔.艺术[J].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