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做好孕前、孕期、产后保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做好孕前、孕期、产后保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希望生一个健康、聪慧的小宝宝。那我们就必须从孕前开始做起,包括近亲不结婚,做好婚前检查,选择最佳年龄和时机怀孕。完善三级管理体系。县管乡,乡管村,村管组,完善相关的上报制度,掌握每组的育龄妇女,发现怀孕及时上报。做好孕期检查及高危孕产妇筛查,提高高危孕产妇管理,完善危急孕产妇的抢救体系。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做好产后保健,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充足营养和睡眠,防止忧郁症的发生。做好新生儿疾病的筛查。使每个宝宝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孕前;孕期;产后;保健

1孕前保健

1.1做好婚前检查 包括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肝肾功能等。避免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1.2 身体方面 体重不能太重或太轻,若有较为严重的心脏、肾脏疾病,应在内科医师会诊情况下怀孕,如果不适宜,应该避免,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1.3 调整好工作 工种应该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避免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蹲位的工作,避免长时间的电脑操作等。

1.4 生活方面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多吃蔬菜、水果,禁止喝酒、抽烟,要有充足休息、睡眠。

1.5 避免饲养宠物,防止传染病发生。

1.6 时机 双方年龄应该选择在25-30岁之间,不超过35岁。口服避孕药应该停药半年后。放环应在取环3个月后。流产或早产应该选择在半年后。剖宫产应该选择在3年后。身体状况良好,无感冒、发烧、白带异常等。

1.7 在怀孕前1个月开始服用叶酸。可以防止新生儿口唇、心血管、胃肠道、脑、脊髓等缺陷。

1.8 若婚后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2年不孕或反复自然流产等,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2 孕期保健

2.1 加强和完善孕产妇的管理制度。县管乡,乡管村,村管组。指定相关的信息员。组里的信息员掌握第一手资料,把相关的信息层层上报。使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够更好的掌握每个乡、村、组孕产妇情况。做好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使每个孕妇都能得到定期、合理产检服务。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2 做好孕期宣教。用最好的心态来迎接和面对整个孕期。应该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避免食用辛辣、油炸、烧烤等食品。避免饮酒、抽烟。孕期应该多左侧卧位。穿宽松、舒适衣服,避免穿高跟鞋。孕头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应该避免夫妻同房。注意清洁、卫生,洗澡时水温应不超过37摄氏度。但也不要过低。孕早期应注意补充叶酸至孕3个月。孕中期应注意补充钙剂、补血剂。

2.3 加大宣传力度。应用电视、网络、演讲、图片宣传资料,做好公共卫生、降消中农补项目好处及新农合补助的宣传。前5次产前检查免费,第一建册部分化验费减免。住院分娩。县级最高收费1650.00元,包括剖宫产、顺产。臀位抽产、胎吸助产等。特殊病例则根据情况在另行处理。所有农村孕妇住院分娩降消补助400.00元。已婚育龄妇女并持有准生证者,降消补助剩余部分由新农合来承担。未婚或无准生证的已婚育龄妇女,降消补助剩余部分由自己承担。合法的正常的住院分娩是免费的。产后42天常规体检、0―6岁儿童体检都是免费,由公共卫生承当。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提高住院分娩,减少畸形儿的出生,减少孕产妇、新生儿的死亡。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大宣传,使国家政策、好处家喻户晓。

2.3.1 育龄妇女。月经期推迟10天,应到医院体检,发现怀孕,应注意休息,避免乱服用药物。

2.3.2 早孕建册。确定怀孕2个半月―3个月,应到医院体检建册。做好化验检查。包括B超、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血糖、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白带常规、艾滋病、梅毒、淋病、乙型肝炎两对半、肝肾功能检查。

2.3.3 填写保健手册。认真、详细填写姓名、地址、电话号码、职业、年龄、身高、孕产史、遗传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手术史、以往病史及丈夫的地址、年龄、职业等。并且做好高危孕产妇的初步筛查。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管理。

2.3.4 定期做好产前检查。怀孕4个半月开始,每个月做1次产检。包括测宫高、腹围、听胎心、体重、血压、心率、双下肢有无水肿等。做好唐氏筛查的时机及必要的宣传。我院做唐氏筛查应在孕15―20周之间,B超示:胎儿的双顶径应在4.9cm以下。询问饮食、睡眠、劳动强度、有无不适等。孕7个半月产检,除常规产检外,测骨盆。必须做B超检查,确定胎位、胎儿发育情况。若发现胎位不正,可以做一些辅助措施来纠正。如膝胸卧位、艾条针灸至阴穴、坐摇摆球等。2周后复查,若胎位仍不能纠正。则作高危孕产妇管理。孕8个月开始每2周做1次产检。孕9个月开始每周产检1次。但也应该根据路程情况。如果路途遥远,孕中期到县级做1―2次产检外,应该在当地村卫生所、卫生院做常规检查。

2.3.5 孕晚期出现阴道流水、流血、腹部隐痛(每10分钟痛1次)应到医院就诊。必要时收住院。若有妊娠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疾病、贫血、胎位不正、骨盆异常、胎儿过大、剖宫产史等高危因素,应提前住院。

2.3.6 就诊时,应带好所有检查的化验单、B超、心电图单、孕期保健手册及夫妻两人的身份证、准生证、新农合证。

2.3.7 分娩方式的选择。我们应该做好产前宣教。根据高危因素(剖宫产史、多胎妊娠、胎位不正、骨盆明显异常、妊高征、严重心脏病等)必须选择剖宫产手术者除外,都可以进行阴道试产。顺产是最好的选择。产时、产后出血少,产妇产后恢复快。试产时应严密观察产程,若试产中出现产程延长、停滞、胎心异常等情况,应积极做好新生儿、孕产妇抢救,采取相应的措施,选择胎吸助产或剖宫产。及早结束分娩。

2.3.8 产房卫生、安静、宽敞、温度适宜。选择性播放孕妇喜欢的音乐。产时有爱人陪护。进入第二产程,助产师应全程观察、陪护直到分娩结束2小时。陪护时助产师应多待产妇一些心里疏导、安慰。进入第二产程时正确引导产妇用力,促进产程进展,顺利分娩。

2.3.9 产后两小时观察。产后大出血往往发生在产后2小时。严密观察产妇阴道流血、脉搏、血压等。发现流血过多,应立即探查,找出原因,组织人员抢救。若软产道损伤,应缝合止血。若是子宫收缩乏力,应立即清除宫腔内积血,按揉子宫。及时给以缩宫素静脉滴注或缩宫素直接注入子宫肌层。同时塞2枚卡孕栓、肌注两毫升益母草。必要时肌注欣母针、输血或切除子宫等紧急处理。

3 产后保健

3.1 给产妇提供宽敞、通风、舒适的产房。有冬暖夏凉的感觉。产床要宽敞(母婴同床),软硬适中。因为产妇身体比较虚弱。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充足睡眠。满足宝宝的需要。

3.2 产妇的饮食。产后应避免长时间食用过甜的食物,食用糖水煮鸡蛋1周左右即可。非则会导致恶露增多,子宫复旧不良、贫血等。剖宫产的产妇应禁饮禁食6小时后低盐饮食,术后第二天可进普食。尽量及早下床活动。多喝汤、吃水果。注意荤素搭配。

3.3 嘱咐产妇产后2小时,必须下床解小便,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影响子宫收缩。下床时必须有家属搀扶,若出现晕厥,应立即将产妇平放产床,避免产妇跌倒导致外伤。

3.4 产后不时的按揉子宫,观察阴道流血情况,若有异常应告诉医师。

3.5 产后腹痛。第二胎产后痛比第一胎严重,一般2―3天消失。必要时可以服用少量的止痛剂。

3.6 母婴同床。婴儿应侧卧放置,防止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观察婴儿口唇、面部有无青紫。

3.7 按需哺乳。指导产妇喂奶,若产妇凹陷,应提起向外牵拉并向左右转动或用吸奶器吸出。喂奶时提起乳晕将喂到婴儿嘴边,让婴儿吸及、乳晕的大部分。喂奶时要细心、有耐心,每次喂奶应该在半小时以上。每次喂奶前应清洁。喂奶时更换喂奶的顺序。乳量过多时要挤出多余的乳汁,防止乳汁淤积导致乳腺炎的发生。每次哺乳结束时应挤出少许乳汁涂抹在、乳晕周围,防止皲裂。一般母乳喂养4―6个月,逐渐添加辅食,辅食由虚到稠,由少到多。

3.8 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筛查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进行。前两种疾病筛查,只需在新生儿足跟部取三点血即可,听力筛查用专门仪器,对小孩无损伤。确保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9 平时应多观察小孩身体状况,出现发热、哭闹、、呕吐、不进食时,及早带小孩到医院就诊。

3.10 做好0―6岁小孩的管理,定期进行儿童体检。确保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3.11 注意产褥期卫生。用消炎药水清洗外阴,勤换衣裤。洗澡时间不应过长,水温不宜过高,以防中暑发生。

3.12 恶露,产后3天较多,成红色,10天后逐渐减少,成白色,3周后基本干净,若产后42仍不干净,应到医院就诊。

3.13 产后6周可以恢复性生活,应采取外用的避孕措施。顺产后2个月后可以放环,剖宫产6个月后可以放环。哺乳期禁止服用避孕药。

3.14 应多观察小孩身体情况,若出现哭闹、不进食,应带小孩到医院就诊。

3.15 产后应多和产妇交流、沟通,了解产妇的心态,防止忧郁症的发生。

3.16 做好产后访视。产后42天访视,了解产妇身体恢复、切口愈合、母乳喂养、新生儿体格发育等情况。往后用电话联系的方式做不定期随访。

4 小结

作为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一名主治医师,我们应该做好全程的保健。加强国家政策、好处的宣传,合法的正常的住院分娩不出一分钱。产后42天免费体检1次。免费为0―6岁儿童体检。加强医患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情感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广大的孕产妇能够主动就诊,按时产检,提高管理,保证保健工作贯穿始终。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做好产前筛查及孕期检查。减少或避免巨大儿、低体重儿及畸形儿出生,积极做好危急孕产妇、新生儿抢救措施。减少新生儿及孕产妇的死亡。使每个孕产妇及新生儿都健康、快乐的成长。从而构建一个和谐、幸福的三口之家。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228-230.2、孕期营养水果推荐.准妈妈课堂.引用日期2013-03.

[2]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第31期(2).中国临床护理-2011年第3期(3)

[3]中华医学会编.中国双向障碍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