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龚贤笔墨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龚贤笔墨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孙杰(1985-),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西大同,学历:在读研究生,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国画山水。

摘 要:龚贤在山水画皆以萧疏洒脱为尚的时风中,“扫除蹊径,独出幽异”。从传统中广泛吸取营养,把笔墨同自然、己心有机联系起来,创造了独立千古的笔墨形式。在人们重新审视古人笔墨的今天,龚贤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自由而具有无限创造性的笔墨表现空间。

关键词:墨法;积墨;意境

一、初识龚贤

大学期间,在临摹课上,临摹了龚贤的《水乡图》,从那时初步认识龚贤,但没有进一步的去深入了解。时今,来到新疆师范大学读研,有幸继续深造,让我更加有机会去探索龚贤山水画的笔墨。大学期间,临画出现了薄、腻、滞、死、灰的缺点,于是买来了龚贤的几本课徒画稿。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读龚贤的画,浑厚苍黑,笔与墨清晰可见,层层墨色递阶排列,有晶莹之气,润泽如玉。仔细琢磨他的笔与墨,研究他的形象与组合规律,努力探索他的“语言符号了”。

二、龚贤生平

龚贤(1618~1689),又名岂贤,字半千,野逸,野遗,号柴丈人,半亩居人,钟山野老,清凉山下人,等等。长年居住南京,多次移居,最后定居清凉山。龚贤少年时主要读“六经诸史”,主张“穷经致用”,业余习画。年少时曾拜师于董其昌,与复社的部分文人们交往甚密。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复社的文人们大都离开南京,南下开展抗清复明的斗争,而龚贤则北上。他的《扁舟》一诗云:“短衣曾去国,白首尚飘蓬。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金陵诗征》卷三十四)可见龚贤是企图北上杀敌报国。他到过北方“不毛地”在山东“瞻东岱”,但最后终因“破产罢躬耕”“,逃债主孑身去”《(草香堂集》“近集”)回到南京。此时,其妻子、儿女八人已全部死去。顺治四年,他到了扬州后,又娶妻子生子。为了糊口任海安徐逸家教师五年。后复回扬州居住十年。当时扬州是水路交通要道,巨商大贾云集之地,其中有收藏古代名画的,时时请龚贤去鉴赏,这给予了龚贤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康熙五年,龚贤年近五十,从扬州搬回南京,回南京后遭权势迫害,多次移居,最后定居清凉山。在山上购置几间瓦房,有半亩园地可供栽花种竹,故取名为“半亩园”。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龚贤为好友孔尚任做《石门山图》,画尚未完成,便遭南京权势以索书为名欺凌迫害致死。龚半千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明末清初,当时中国社会面临一个大的变革时期,这个时期绘画领域中仍以文人画为主流,但文人画体系内部在艺术思想、创作态度、艺术风格上已出现了新的变化。龚贤在扬州之前,主要精力用于做诗,有《半亩园诗》《草香堂集》集,回南京之后,直到去世主要精力则用于作画,这段时间是龚贤成就为一名大山水家的重要时期。

三、龚贤用墨:

中国山水画传统用墨的方法大概可归纳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渲染法与渍墨法,而龚贤的山水画,黝黑玄奥,则是把积墨法用到了极限,是解析古人墨法的重要的一环。何为积墨呢?即重叠、累积、复加。我初学积墨方法,一点头绪都没有,因而很是着急。停笔慢慢推敲,他的笔即是墨也是笔,笔触所画出的墨迹井然有序,如阶梯似的累积,越高墨色越黑、重,层层鲜活,墨润而且有玉质。这种用墨的井然有序,和现代平面构成中的渐变有些相似――墨色由淡及浓的排列变化。我尝试着各种笔触间的重合:即不全叠,又不全离。

关于墨的使用,龚贤的《课徒画稿》中说:一遍点,二遍加,三遍染;三遍点完,墨气犹淡,再加浓墨一层,恐浓墨显然外露,以五遍淡墨浑之。这虽是讲叶法,但其墨法已显见:由淡及浓,直至深厚。“皴,干染也”。用积墨法,龚贤多用干积,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先干而后湿,则即有笔又有情。其实,这种用墨的方法,早在北宋的山水作品中,就已经反映出来了。黄宾虹先生曾说:“唐人刻画如缂丝,宋画黝黑如椎碑,力挽万牛要健笔,所以浑厚能华滋。粗而不犷细不纤,优入唐宋元之师。”正是对宋以来的这种积墨法所达到的灿然、浓黑,有愈椎碑的浑厚效果的赞许,并还说龚贤:“用墨胜过明人,我曾师法。”只是龚贤的画更进一步具备了构成上的因素,把繁杂的用笔,简化为短小而有秩序的豆瓣皴或雨点皴,落笔轻快、顺便,更益于排列罢了。龚贤的这些见识,从清人程正揆的论述中可以得到佐证:“画有繁简,乃论笔墨,非论境界也。北宋人千丘万壑,无一笔不减,元人枯枝瘦石,无一笔不繁。通此解者,其半千者乎?”正是由于龚贤对画史、画论及画法的透彻参悟与研究,积墨数十百遍之功,才达玄之又玄的深远与浓厚,拉开了他与同代画家的风格差异,才具备了其追仿宋人而逾之的“黑龚”画风。用黑、润、圆厚、浑沦来概括龚贤的笔墨特色,并且从形式技法上分析了其笔墨的重要性;

四、龚贤的影响

从其龚贤的笔墨同传统、自然、己心的关系上,揭示了龚贤笔墨的大创造、大自由。从而使我们看到了龚贤所赋予了笔墨的新的内容和新的品格。同时也使我们看到:笔墨带给我们的想象是不断延展的,是神秘而令人向往的。记得《龚贤画集》序里说:“龚贤纯用积墨,故沉郁中透着苍润和清空;黄宾虹则兼用泼墨、积墨和破墨,故老辣、朴厚、丰富;李可染的积墨,早年出自于黄宾虹,后期个人面目愈显,取大铺笔和积染相结合的方法,黑白分明,都有龚贤的影子,以至于影响了我们当时代的画风。”我认为这是对龚贤艺术成就的最好评价,他的画风,不仅影响了今天的中国艺术,也影响到了海外。“千山万壑一人家,白石为粮酿紫霞…”。

五、结语

龚贤的画,多干少湿,多实少虚,故润泽与鲜活之墨稍缺。古人讲“实而无虚则不化,实中有虚而有灵。虚多实少,则萧疏玄远矣。”所以,学龚贤的积墨,并不是死抠画面,是学习积墨法,并于自己的画面中灵活的运用,如以破墨、渲染等相彰,则美伦美奂矣。龚贤如诗的画卷以慰天下劳者,其淡泊名利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心态,对于当今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员来说是大有益处的。(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龚半千.龚半千课徒稿[J].荣宝斋,1995.

[2]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家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

[3] 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