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细化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细化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管理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探讨更好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于2010年1月至12月,在全院28个护理单元的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回顾2009年1月至12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作为对照,比较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综合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优劣,评价精细化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结果两组综合护理质量、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提高综合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安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护理安全;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5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05-01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1],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提高组织的执行力和效率[2]。我院从2010年开始,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活动,护理部在全院28个护理单元中推行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实际开放床位800张,护理单元28个。年门诊量62万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2.8万余人次。全院现有护理人员451人,学历:本科95人,占21.1%;大专269人,占59.6%;中专87人,占19.3%。职称:副主任护师13人,主管护师94人,护师127人,护士217人。于2010年1月至12月,在全院28个护理单元的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回顾2009年1月至12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作为对照,比较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前后综合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优劣,评价精细化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2 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 健全安全管理组织:分别成立护理部、大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实行三级护理安全质量监控。一级(病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检查2次,二级(大科)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每月检查1次,三级(护理部)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每季检查1次。各级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认真进行总结、分析及整改,并注重整改效果追踪和巩固。各小组还在各种节假日(如元旦、清明、五.一、中秋、国庆、春节等)前一周内进行1次全面的护理安全检查,确保病区环境、设施设备安全,保证各种急救物品、药品充足和有效使用,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2.2突出安全管理重点:护理部、大科、病区均制定每年、每季、每月、每周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计划和重点,便于各级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有重点地进行护理安全管理。

2.3规范完善制度建设:

2.3.1传统型管理向制度化管理转变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2]。我们先后组织修订了护理常规、护理核心制度及措施、护理应急预案、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员调配方案、分级护理巡视内容、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语言行为礼仪规范等,并分别编印成册,发给护士人手一册培训后使用。不断规范护理人员语言行为,提高护理人员执行护理核心制度的自觉性和业务水平,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随时满足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的需要。

2.3.2各科室根据工作岗位的设置,制定详细、具体的工作岗位流程和标准,指导每位护理人员按时按质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2.4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2.4.1 培训方法:对新来院工作、进修的护理人员,实习护生,由护理部组织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岗前培训;进入病区后,由各病区根据科室特点进行岗前安全知识培训。进修的护理人员及实习护生,按教学要求严格带教;新入科护士必须经过系统的专科理论及技能培训。同时护理部还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

2.4.2 培训内容:护理部主要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如《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应急预案、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灭火器的使用、心肺复苏等内容;病区主要培训病区环境,急救器械的使用,急救器械、药品、物品的管理,岗位流程及标准、护理操作常规、专科护理常规、专科仪器设备使用、分级护理巡视内容、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护理措施等内容。

2.4.3 考核方法:护理部、大科、病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考核护理人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和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

2.5 严格执行护士独立上岗准入标准:准入人员(包括进修人员)必须取得护士执业注册资格;如无专科工作经验的护士必须在本专科跟班不少于8周,有专科工作经验1年以上的护士在本专科跟班不少于4周;在老师指导下训练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并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经科室考核小组考核基础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理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急救技能、常用监护仪器的使用、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护理文书书写能力、独立操作电子病历等护士办公软件,经考核合格,填写护士准入申请表交护理部审批合格后才能独立上岗。

2.6 加强对病人的安全管理:

2.6.1 对有潜在危险行为的住院患者(心理抑郁、自杀倾向、走失、病情突发恶化等)进行预警备案,严格交接班,确保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防止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

2.6.2 建立相应的安全标识。跌倒、坠床、压疮、药物过敏、管路滑脱、等高危患者有警示标识;昏迷、手术、小儿等特殊患者佩带手腕带以利于患者身份识别,避免发生差错。

2.6.3 急诊患者住院及行动不便患者外出检查须专人护送;危重患者由医护人员共同护送,并按应急预案要求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确保转运安全。

2. 7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010年3月起,我院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分别在全院25个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打破以往的功能制护理,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中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制,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2.8 应用“五常法”规范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仪器的管理: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仪器的管理做到“五定”:一是定人管理,二是定点放置,三是定品种数量,四是定期检查维修,五是定时请领补充。保证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仪器随时有效使用,确保抢救工作及时顺利进行。

2.9 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制度:护理人员言行要规范,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做好入院、出院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和康复指导,让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到安全措施的落实中;执行各项操作时必须履行告知义务,与患者保持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情感交流。

2.10 抓好安全管理的五个关键:一是关键病人:手术病人、急危重病人、特殊病人(诊断不明确、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外籍等)、新入院病人等病人,各级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要重点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这些病人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二是关键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11项护理核心制度和医院相关的工作制度;三是关键时段:节假日、双休日、中午、晚上等时段,护理部、大科重点关注各病区住院病人数及护理人员排班情况,要求各病区护士长在节前召开患者工休会议、护士会议,合理排班,备足急救药品和物品,并坚持每天实地或电话查房;要求病区护士长休假离开本市时要报告大科及护理部,大科及护理部重点关注这些病区的动态,及时解决病区各种需要和困难;护理部每月安排全院护士长每晚轮流夜查房,并要求病区护长每天上午和下午下班前均要查房一次,确保护理安全。四是关键项目:重点抓好病区环境安全、分级护理措施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护理措施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并发症预防等的监控指导;五是关键人员:重点关注新上岗护士、低年资护士、能力偏低护士等人员的工作质量情况,实行弹性排班,新老搭配,不但达到质量保证的目的,同时逐步提高这些人员的工作能力。

2.11 建立非惩罚性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制度及可执行的流程:建立非惩罚性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制度,鼓励护士主动、及时报告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定期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内容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的科室、时间、经过、发生不良事件患者的一般资料、不良事件的处置情况等。通过分析,找出不良事件的分布及时间特点等反馈,制订落实防范措施。

3 效果

3.1 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综合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见表1)

3.2 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见表2)

3.3 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3)

4 讨论

4.1 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综合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后,通过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组织,层层落实各级组织职责,进一步完善护理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综合培训,规范急救物品和药品的管理,抓住质量管理中的关键和细节,夯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各级安全管理组织的管理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执行力,同时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从而提高了综合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表1和表3 显示P<0.01或P<0.05)。尤其是病区管理质量和分级护理质量,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救物品质量也得到较大的提高(P<0.05),最重要的是通过应用“五常法”规范急救药品、物品及抢救仪器的管理,提高了抢救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安全隐患。

4.2 实施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是实现优质护理质量的关键,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后,一方面,加强了对病人的安全管理,对有潜在危险行为的患者如心理抑郁、自杀倾向、走失、病情突发恶化等进行预警备案,严格交接班;对有跌倒、坠床、压疮、药物过敏、管路滑脱、等高危患者有警示标识;对昏迷、手术、小儿等特殊患者佩带手腕带以利于患者身份识别,避免发生差错;另一方面实行非惩罚性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制度,鼓励护士主动、及时报告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不良事件,避免了护士因害怕处罚而隐瞒不报,促进护理不良事件的良性转归,有效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表2显示P<0.01或P<0.05),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丽,亚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护理研究,2010,24(5):1196-1197

[2] 戚俊军.推行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现代医院管理,2010,37(4):33-35

作者单位:535000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