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发学困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发学困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可以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必须要经过有准对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给予补救或矫治的学生。

学困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这些学生往往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机械记忆,不善于语言思维,不愿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

农村初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智力方面、情感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学习态度方面、性格方面等。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农村大多地方地处贫困山区,有的学校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农村大多数学校所居地偏僻。长期以来,这些农村学校信息闭塞,加上长期以来文化教育落后,由于师资水平有限,一些小学没能认真扎实地抓好小学基础作文教学,因而造成学生普通话会话能力差,文字表达能力更差,学生升上初中后就感觉作文难写,因此形成了语文学习上的学困生。

在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存在有一定的比例。在语文课学习方面,学困生往往觉得作文非常难写,学困生害怕写作文,教师也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引导他们写作兴趣的途径。笔者在此粗浅地谈论一下如何运用目前校园自办媒体激发学困生写作兴趣,以扭转学生“写作难,怕写作”的被动局面。

所谓校园自办媒体,是指学校自办广播、校刊校报和学生自办的手抄报等。巧妙地利用这些直观的媒体,能激发学困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一、开办校园广播站,组织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参与编播节目

办好校园广播站,能活跃校园气氛,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师生审美能力,陶冶师生情操,同时培养一批批优秀播音员。学校应努力办好广播室,让丰富多彩的节目吸引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为了办好广播节目,就必须组织一支得力的小记者队伍、小编辑队伍。

我校这些年来的做法是:由学校团委和语文教研组负责广播站的策划和编辑工作。每个学期开学初,学校广播站招聘记者、编辑和播音员若干名,先是由学校团委发出招聘启事,然后学校团委和语文教研组对考生考核和面试,择优录取。语文教研组指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这些“新闻工作者”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1. 如何采访新闻事实;2. 如何进行新闻写作;3. 如何组织、编辑稿件;4. 如何用普通话进行播音。

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 认真组稿、编辑、播音,扩充采编人员。学校广播站除了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外,每个班级还组织了新闻写作兴趣小组,且拥有一大批可以“口头报料”的“业余通讯员”。这样,能培养广大学生的“新闻敏感度”,能给学生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2. 严格要求播音员,努力提高播音质量。为了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播音员队伍,从而提高广播站的播音质量,我们对播音员进行严格要求:一是提前备稿,做到无字音错误,播得自然、流畅。二是播音时情绪饱满,坐姿标准、全神贯注。三是吐字清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亲和力强。四是平时加强基本功训练,包括口腔开合、气息控制、唇舌灵活度训练等。同时,对播音员的每次播音当场划等、评分,期末据此评选优秀播音员。通过一系列严格要求,播音员水平提高了,播音质量随之提高,使师生们更乐于收听播报内容。

3. 开辟丰富而有特色的栏目,使播报内容精彩纷呈。结合师生实际,开辟十多个师生们喜闻乐听的特色栏目。栏目设置注重语言节目与娱乐节目相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洋高雅艺术相结合,文艺性稿件与知识性稿件相结合。总之,春华秋实,阳春白雪,各具特色。学校广播站节目主要有《校园新闻》、《同学优秀作文展播》、《知识百科》、《奇趣世界》、《散文欣赏》、《校园歌曲》、《听众点播》等等。

学校广播站每天早晨、中午和傍晚各播音一次,很受同学们欢迎。学校广播站活动丰富多彩,对转化学困生影响很大。

二、办好校刊校报,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刊、校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通过此平台,以我手写我心,不仅能很好地展示自我,而且还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听、说、看、读、思、写的热情,大大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大大促进了语文教学,从而形成了“人人竞相为文”的好风气,让生活在其间的学生感受着高尚的道德熏陶,沐浴在春风满面的文化氛围里,触摸着时代的脉搏,吸收着进取的动力。

校刊、校报是学校的重要宣传阵地,是向学生传播写作知识的一座桥梁。校刊、报报有保存的价值,它比广播站更有直观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校刊、校报意义重大,我们应努力探索,办好中学生报刊,以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语文教研组可以组织文学兴趣小组、文学社,吸收爱好文学写作的同学参加,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并以校刊校报为园地,让学生有一个发表作品的园地,让学生们有一个展示才华的地方。通过此举,以点带面,带动一大片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办好校刊、校报,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筹建、成立学生文学社团

由语文老师指导文学社开展活动,帮助筹建文学社、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细则、稿件的审定、编辑报刊等辅导工作。师生群策群力,共谋文学社成立及运作中各个方面的工作。语文组老师负责其所任班级编辑人员的选定工作,确定文学社成员建全文学社构成,制定文学社宗旨,选定文学社名称和报刊名称,拟定报刊期类和文学社活动时间,制定活动制度:责任制度、出勤制度、奖励制度、人事任免制度、编辑活动细则。

征稿启事,由社长(主编)负责公布,以设投稿箱投稿方式收集稿件,由每次文学社活动时间编委集中审稿。由班级筛选并经所在班语文老师(顾问)审定,选送稿件。归类整理,并拟定好目录。编委和打字员将审定稿件输入电脑,并进行初步编辑排版。任常务顾问的老师负责指导和审定封面、封底后,由微机老师帮助完成整体电脑策划。任常务顾问的老师协助进行印刷、装订、分发工作。每期评选出优秀编委、优秀作者、订阅优秀班集体、优秀指导教师,予以表彰。

1. 注意思想的正确性。目前,学生办的一些报刊有时为了吸引读者,往往只注意内容的可读性和形式的新颖性,却忽略了思想的正确性。校刊、校报是宣传教育的工具,这就需要编辑思想解放,有创新意识。

2. 注意内容的可读性。报刊是办给人看的,如果读者不喜欢看,就起不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可读性包括:真实性、时间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

3. 注意版式的协调性。报刊编辑的主要工作,除了组织稿件、编辑稿件外,还有设计版面。

这些年来,我校的教师们还经常把班里学生的优秀作品编成班级小报,“发表”在班里,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取得了互相影响、互相受教育的好效果。

同时,我们还经常鼓励学生向县内外报刊投稿。近几年来,我校陆续有一些学生在县报、市报、市刊物发表了作品,这对学生来说,确实是极大的鼓舞,给予学生的感觉是“我也行”,“我能行”!

三、举行手抄报比赛,创设人人动脑、人人动手的机会

手抄报是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形式之一。学生直接参与编辑、撰写、制作等全过程,深受学生的喜爱。

自己动手编、写出版一份小报,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这对城市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可对信息落后的山区学生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如何撰稿,如何排版、如何抄写、如何配插图,这一切均在统筹之列。

指导学生办好手抄报,应抓好如下工作:

1. 美化与设计。手抄报的美化与设计涉及的范围主要有:版面设计与报头、题花、插图、尾花和花边设计等。

2. 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报头画、插图与尾花的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线描画法和色块画法两种。

3. 手抄报的编绘制作步骤。编绘制作是落实由设想到具体着手完成的重要步骤。其步骤有二:一是准备阶段,二是编制阶段。

手抄报可以是黑白的,也可是彩色的;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搞专题性的。手抄报的制作设计与黑板报制作设计要求和步骤大体是相同的。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学到有关新闻的单元时,教师把一些专业新闻单位出版的正规报纸拿到课堂给学生展示讲解,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人完成一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制作任务,时间要求在2周以内完成。这样,学生往往跃跃欲试。在学生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参谋指导,提供参考意见。学生手抄报制作完成后,进行年级评比,评选优秀作品,以鼓励优秀者,让所有参展学生都能得到启迪。

实践证明,充分运用以上几种校园自办媒体,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直观性教育,达到激发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学生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