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战瘫英雄”的奉献义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不久,河南郑州市中心繁华地段的一家书店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行《战瘫心得录》一书的作者―刘炳轩签名售书活动。鹤发童颜的刘炳轩始终面带笑容,手中的一支毛笔飞快、灵活地在购书读者递来的书籍上签名,还不断站起来与一些读者合影。谁能想到,3年前他还是一位卧床不起的重度偏瘫患者。
今年76岁的刘炳轩曾是一位戎马半生的军人。六年前因突发脑血栓而导致左侧肢体偏瘫。病床上的他看着忙碌照顾自己的老伴和儿女们,心中很不是滋味。老伴劝道:“你坚强了一辈子,这时候可不能让孩子们看笑话啊!”一句话说得刘炳轩思绪万千。
一天,刘炳轩偶然翻阅一本杂志时,看到上面有这样一句话:“瘫痪病人可根据自身病情,采用适宜的锻炼方法治疗偏瘫。”短短一句话,使他心中不服输的念头顿生。随后,刘炳轩基于自身病情分析确立了“体疗为主,药疗为辅”的治疗方针。
刘炳轩很会动脑筋,他让老伴从房梁上垂下一根橡皮筋,把它套在患病的臂膀上,利用橡皮筋的回弹力,带动患病臂膀加强锻炼。刚开始锻炼时,患病肢体刚刚一动就撕心裂肺地疼痛。但他没有被吓倒,他觉得这说明肢体的神经系统未萎缩且有知觉。半个月后,患肢已经能平抬起来了。他对自己的康复锻炼计划更有信心了。
渐渐地,刘炳轩开始下床学走步。刚开始,他浑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孩子们与老伴看着非常心疼。但一年后,他从一个“废人”变成了一个能站立、生活能自理的“健康人”。
恢复健康后,刘炳轩灵感突降,他想把用血和汗换来的“战瘫”经验推广出去。然而,真正拿起笔来刘炳轩才发现,这是一项艰辛的工程。为求医学术语的准确,他翻阅了大量的医学书籍;为了增加该书的可读性,他又绘制了自编的“瘫复操”图解。长时间写作腰椎疼痛难忍,视力也大幅下降……
历经寒来暑往,这部《战瘫心得录》终在2004年9月成稿。接着,刘炳轩又自费打印、复印了100份,把10万字的手稿整理成约2万字的科普实用教材。从此,刘炳轩更忙碌了。每天,他活跃在市内的各个公园里,给相识、不相识的偏瘫患者讲解他的康复心得,还免费发放自编的小册子,许多人都被这两鬓斑白老人的爱心义举给感动了。
有一位老工人,退休后不幸中风偏瘫,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老伴也因照顾他而累倒了,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自结识刘炳轩以来,照着刘炳轩赠阅的小册子练了3个月,明显感觉身体比以前有较大好转,基本能下床了。老工人以及全家对刘炳轩感激不尽。为了报答刘炳轩,这位老工人让儿子用手把这2万多字的小册子又抄了6本,他手捧6本小册子对刘炳轩说:“大哥,我让娃子手抄了几本,这些手抄本送给一些更需要的人吧!”
小册子自成稿以来,刘炳轩免费向患者、朋友发放了1200多册,口授经验更是数不胜数。后来他感到,如果这本小册子不能规模化、正规化,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他开始奔波在各个出版社之间,遭遇各种尴尬、白眼,耗费了数万金钱后,这本凝聚着一位充满爱心、执著的老人的《战瘫心得录》终于推向广大读者,让许多患者及家属看到了康复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