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无意阅读变有意阅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无意阅读变有意阅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要让无意阅读(随意阅读,凭感觉读)变为有意阅读(带着某种目的去读)。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是在阅读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力。联想可以由此及彼,在头脑中让多方面的知识和多个事物产生碰撞,从而让阅读由“死”走向“活”,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联想既可由现在回溯过去,又可由现状游至未来,前者是一种厚积与比较,后者则包含相当的创造性。充分发挥想象是在阅读时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无意阅读; 有意阅读; 联想

教育的意义不在于灌满一桶水,而在于点燃一把火.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除了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外,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我在听一位老师《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要让无意阅读(随意阅读,凭感觉读)变为有意阅读(带着某种目的去读)。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是在阅读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力。不单写作需要联想,阅读同样需要联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

阅读古代诗词,联想意识特别重要。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非常出色的的怀古诗《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由眼前乌衣巷的破败联想到豪贵的王谢家族早已凋零败落,(因为在历史上,东晋时乌衣巷是王、谢等贵族居住的地方),再由此联想到沧海桑田变幻无常的社会人生。全诗悲凉凄清,充满感伤的情绪。

现代散文中也特别注重联想,如冰心《往事》:

窗外的雷声炸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左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受了感动――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作者在写作时运用了联想,我们在阅读时基本上就是作者思维的逆向。如果我们只是随便读读,那是欣赏不到什么的;我们必须有意去读,必须由诗中的景物联想到历史的兴亡变迁、人生的沧桑感叹,这样才能读有所得。

联想的方法有很多,比如:

1.相似联想

有相似点的事物形成相似联想。如月亮的盈亏联想到人生的聚散。

2.对比联想

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由所写人、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反的人、事、物。截然相反的事物会给人留下强烈鲜明的印象,可以使我们容易看到各种事物之间的差异,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再如《故乡》中写到中年闰土的贫困、衰老、精神麻木,与少年闰土的健康、活泼、天真烂熳的小英雄形象,形成对比,突出闰土变化之大。

3.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

《黄河象》中有这样一段话:“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土,深深地陷了进去。”老象是怎样陷进淤泥中的阅读时就可以抓住“椭圆”“陷”‘来不及”“一下子”“踏进”“踩”等词语展开想象。

4.借助标点展开想象

《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在生命垂危时,还嘱咐三个小战士“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从这段话中的省略号和感叹号中,我们如果展开丰富的想象,老班长痛苦却又坚毅的神情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也能进一步体会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的高大形象。

5.利用概括性语句进行想象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句概括性的话:“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我们从中可以想象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里,躲在墙角下,饥寒交迫地缩成一团的样子,多可怜啊!

6.细看插图展开想象

插图往往是课文内容重点部分的直观展现,利用插图想象,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飞夺泸定桥》中的插图描绘了战土们夺桥的情景。看图我们可以想象,桥下的水势是怎样的汹涌,战士们怎样艰难地前进……边看边想,仿佛进入了激烈的战斗之中。

7.象征联想

象征联想的特点是用所写的具体事物代替某种人或某种精神。这种联想是一种“半透明式的反映”,外层与所联想到的内层同时双层显现。如孙犁的《荷花淀》,写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表面上它是描绘荷花优美挺拔的形态,其实它同时还暗示了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都成了保卫白洋淀的战士。我们熟悉的茅盾的《白杨礼赞》也是这样,作者既实写黄土高原上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又用它来象征不屈不挠的抗敌军民。

8.针对课文结尾,展开想象

我们阅读《项链》时,可以想象它的结尾;《穷人》一课的结尾耐人寻味。桑娜一家五口本来生活就很艰难,现在多了西蒙的两个孩子,生活会怎样他们以后的命运将如何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9.事理联想

即由事到理的联想。比如说下象棋,过河的卒子顶个车,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过河卒子一步步逼向对方的老帅,以至把对方将死,取得全局的胜利。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很多道理,比如学习也应当象卒子那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循序渐进;比如做一件事情应当下定决心,勇往直前,永不回头等等。我们应从阅读到的材料中去联想它在日常生活中所包含的道理。这里就不多举例了。

联想可以由此及彼,在头脑中让多方面的知识和多个事物产生碰撞,从而让阅读由“死”走向“活”,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联想既可由现在回溯过去,又可由现状游至未来,前者是一种厚积与比较,后者则包含相当的创造性。充分发挥想象是在阅读时必不可少的。

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人的创造力中最宝贵的品质。想象力越丰富活跃,所受的限制越小,对生活的理解就越深刻,精感体验就越强烈,审美体验就越丰富,创造力就越大(当然不是胡思乱想)。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这进一步说明联想阅读法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联想,阅读者才能知疑善思,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这种不仅读懂书中的知识,而且还要获得书本之外的东西的阅读战略,才真正称得上用书之智。

阅读中充分运用想象,有利于拓展思路,使我们“看”得更广远、更深细,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飞扬,使普通的形象耐人寻味。

总之,阅读时是离不开联想与想象的。只要我们平时树立这种意识,变无意阅读为有意阅读,经常坚持,我们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