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侗族村寨原生态保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侗族村寨原生态保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程阳八寨位于广西柳州三江县境内,是由八个自然村屯连成一片的侗族山寨。村寨是侗族人民精神和物质家园的载体,是民俗文化空间和实体的体现。侗族建筑在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复合而完整的空间结构,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空间语汇。从侗族村寨的空间布局形态出发, 针对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古寨建筑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在保护原生态中以营造宜居性、修旧如旧的方式来保护侗族特色遗产的新方向, 并结合实地考察实例提出相应的观点解读和对策。

关键词:侗族村寨;空间布局形态;原生态保护;宜居性;修旧如旧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4-62(5)

程阳八寨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距三江县城19km,由马安、岩寨、平寨、大寨、董寨、吉昌、平坦、平甫八个自然村落组成,俗称“程阳八寨”。程阳八寨历史悠久,木构建筑极富特色,是南侗群体的典型缩影。由于以往三江地区的侗族一直聚居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区,外来文化很少渗入,因而侗族文化被较为完整地传承下来,整个侗族地区仍保持着一种原真、古朴、自然、和谐之美,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广西的经济不断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貌正在被外来文化一点一滴的影响着,某些特色与风俗正在慢慢消失;历史文脉被切断,村寨原本拥有的地域性和历史性特征正在逐步走向汉化,古寨建筑也渐渐呈现着与现代村镇建筑的雷同化。因此如何使原生态的乡土建筑修旧如旧的保持地域性、民族性的同时又具有宜居性便具有了长远的战略意义。

1 侗族村寨的空间布局形态

侗族以族姓聚居于村寨,擅长与环境共生存,在依山傍水中巧妙地与当地特有的地形相结合。侗族以其古老悠久、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的民族文化,创造出粗犷随意、潇洒飘逸的木构建筑造型,尤其是以鼓楼与风雨桥为典型的独树一帜的侗族建筑,富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侗族村寨的空间形态建立在与生态环境协调共生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单体空间形态的营建,还是群体空间形态的营建,都如生命体一样地有机生长。由于宗族选址的不同,使得各地的侗族村寨形态也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不同布局形态(图1)。

三江程阳八寨属于多核团聚式布局,其中每个寨子又呈单核团聚式布局。无论布局形态呈现出哪一种趋向,侗族村寨从总体而言,都具有一个共同性:即呈现内聚向心式布局。村寨里的各构成要素,都围绕着代表侗族族姓的鼓楼,形成内聚向心的簇状形态,表现了侗文化具有开放性的一面。程阳八个侗寨受到地形地势的约束,各构成要素又采取了具有自由布局特点的向心方式,围绕村寨中心体,形成了顺应地形地势的布局方式。

八寨中最雄伟的建筑当属鼓楼,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活动中心,是村民议事、典礼、迎宾和歌舞娱乐的公共场所。侗族村寨特别注重鼓楼在空间上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并在空间上构成向心式的布局形态。鼓楼以其挺拔的身姿和多姿的建筑造型,从高度与建筑艺术形象上对村寨的空间形态起着统帅的作用。围绕鼓楼而建的民居建筑群,高度一般都低于鼓楼,而在鼓楼附近的民居更注意从高度与气势上去反衬鼓楼的统帅地位。民居木楼在建造中十分注重与地形灵活巧妙的结合,其通常会顺着等高线呈梯级排列,随着地形的起伏而在高程上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民居群在空间上的高低错落,再加上民居的寨门、风雨桥、井亭、禾仓等节点的和谐搭配,还有因地制宜的道路系统,这样一来,整个村寨的群体建筑形成一种有中心有规划又不失自然随意的状态(图2)。

因此,侗族村寨的布局形态,无论从平面布局形式上还是竖向空间层次上,都围绕中心这一概念,以聚集效果为目标,呈现出具有秩序化的内聚向心形态。

2 侗族村寨原生态保护的意义

民族地方特色浓郁的村寨本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朴实、最率真、最生活化、最富有人情味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首先,中国本土民族建筑虽然受到儒家礼制精神的影响较大,但是我们的祖先还是大量引进了自然的因素。三江侗族属于典型的“巢居文化”,如村落的选址都有机地与地形结合,或依山、或傍水地聚集在一起,与自然环境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风景画。侗族人们出于对杉木的崇拜,在建筑建造上一直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建筑全由杉木构筑,鼓楼用材于杉木,取形于杉木,充分体现了乡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共生。其次,本土民族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一个特定民族、特定地域所独具的生活理念,反映了地方的传统与文化。不同的地方建筑格局、群体组合和单体造型,以及色彩、细部等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往往具有传统的场所精神。这些都产生于民众生活对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崇尚,强烈体现了人是乡土建筑的主体的理念。

然而,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频繁,城市在更新中出现了雷同。当代的建筑正在被克隆,正在失去地域的、文化的、传统的、多样的、个性的特色,当我们在为文明的现代形态而骄傲的时候,少数民族建筑却成为一笔远未得到开发就开始消失的文化遗产。如果本土民族建筑彻底消失,这将是中华民族莫大的悲哀与不幸。所以,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这种乡土建筑遗产,充分弘扬这种乡土建筑文化,己经成为现时代每一位建筑设计师以及城市建设者、文化管理者的历史重任,在国际化进程加快中认真保护民族村寨原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加重。

3 三江侗族程阳八寨的现状以及问题

如何保护民族村寨原生态?近期,笔者随同广西艺术学院的西南民族传统建筑研究课题人员,对三江侗族程阳八寨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针对原生态保护展开了一系列调研活动。

调研得到的结果是古寨的现状忧喜参半,十分令人担忧。程阳八寨当地政府在一些特色建筑保护方面作为尚可,也曾获得了“中国最美景观古村落”和“国家4A级景区”称号,如侗族人聚居中的寨门、鼓楼、风雨桥、井亭等。但在一些民居吊脚楼建筑原生态保护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一些有价值的古民居建筑不能得到及时的修缮和保护,古宅被空置、被破坏的现象随处可见;部分村寨也出现了只有老人和小孩衰败空村的迹象。其中古村寨出现的现代建筑“方盒子”的现象也很突出,这对程阳八寨民族建筑原生态的保护来说,是其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3.1 “方盒子”现象,破坏村落整体风

这些年,侗族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打工,受到城市国际化的影响,审美观和价值观都在日益改变,他们向往现代化城市化的生活,开始期望住进砖房,拥有现代的厨具家电。慢慢的,古寨里开始出现了没有规划、没有设计的仿洋房、别墅的“方盒子”建筑。发达地区的村寨实行了新农村改造,渐渐的经过规划达到了整体的统一性,而对于偏远的少数民族村落来说,缺乏规划和特色的“方盒子”与千百年来形成的和谐民族特色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和冲突。在对三江程阳岩寨的实地调查中,发现这一现象尤其严重,砖房随处可见。虽然地方政府对此也曾经提出过要在砖墙外面包上木板的建议,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政府的指导意见很难得到真正的施行。不少年代久远的木结构建筑出现破烂不堪、倾斜坍塌的情况,但是村民一般不会拆缮维修,因为这些是不能给他们提供生活保障的旧屋子,所以他们一般都会就近选址重新建设。由此,木楼、砖楼混搭状况,及其严重的破坏了古寨整体的和谐。另外,随着寨子里小偷的出现、社会风气的败坏导致吊脚楼的建筑形式被族人慢慢的抛弃,家家户户不会再把门敞开了睡觉,而是把吊脚楼包成了严实的“方盒子”。这些没有经过统一组织、规划和设计的 “方盒子”不仅严重破坏了侗族自然村寨特有的建筑特色,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图3、图4)。

3.2 开发规划欠优,村寨经济泛力

由于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较落后,三江侗族的寨子也比较偏远,里面的基础设施薄弱, 公共设施匮乏, 无法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早期的民族特色旅游没有系统的规划,到现在都慢慢停滞萧条。而寨子里的年轻人们都选择走出大山,进城打工。我们五、六月份去三江程阳八寨考察时看到空空的寨子里只有几个老人和小孩,基本见不到壮年的男人,只是零星地有几个游人走进寨子。虽然当地政府也在大力的开发古寨的旅游业,但是基础设施的落后和不完善,寨子整体上还是呈现了一派萧条的现象。年轻的族人们不再留恋身为侗家本身建筑特有的民族特色,也不会思考如何保留侗族的建筑特色,留下空空的寨子去外面寻找更好的、更现代化的生活和未来,随之而来的是空荡荡的寨子和渐渐在丧失其特色和底蕴的侗族文化(图5、图6)。

4 侗寨特色建筑遗产原生态保护的新建议

21世纪以来,旧城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改造和乡土民族建筑保护的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在国家的关注和帮助下,历史文化名城、江南古镇的保护政策日趋完善、成熟。同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建筑的保护工作也在逐步地开展。

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桂林的龙胜梯田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建筑群的开发保护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三江程阳八寨如今古老淳朴的民族建筑特色正被现代化城镇的发展所破坏,还没有受到更高文化管理层的重视。

我们要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适度的开发,让侗寨在发挥她本身的民族风情的基础上也让居民们跟上现代化的社会步伐,创造出一个宜居的民族特色村寨(图7、图8)。

4.1 在开发中注重原生态保护

程阳八寨历史悠悠,曾获得“中国最美景观古村落”和“国家4A级景区”称号,可以说整个大寨都是文物。世界十大壮观桥梁之一的程阳桥,道光年间的平寨鼓楼等,这些文物就应该被完整地、真实地、长久地保存下去,不论是怎样的细小的改造都是不允许的。我们要的是不拆不改,只进行完善和维修,把每一个民居都当文物保护起来,把他们自身携带的历史信息,民族特色永久的传承下去,提高后人的品味和思想,让新旧各得其所,互不干涉。

每一个民族特色的村寨都应该与它周围的环境、山水相互依赖、相互衬托,就是周围的一个土坡、一片杉木林、一条小溪都是这个村寨的一种风格,一种个性的环境。程阳八寨也不例外,因此在开发中我们必须尊重她现有的环境和乡土建筑,那是她们的特色,赖以生存的背景,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借用自然、因地制宜。布局的规划,建筑的营建要充分遵守古老村寨的建筑规律,保留原生态的特色,维护场所的完整性,维护它与物质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联系以及建筑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乡土建筑的保护要植根于整体原生态的保护,破坏乡土建筑的原生环境也就相当于破坏乡土建筑遗产。

4.2 营造本土民族建筑的宜居性

侗族本身的传统民居其实都是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借用自然、因地制宜建造的,具有很大的宜居性。吊脚楼依山而建,防潮防湿,杉木防蛀;鼓楼位于中心地位,一切都围绕着它而建。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建设,传统村寨的生活条件和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因此出现了上述的“方盒子”和“空村”现象。所以及时且合理地维修、整理村寨里的老木屋,营造吊脚楼建筑的宜居性是完全有必要的。在三江程阳八寨的实地考察中发现,木楼的防水和防火是最需要重视的两个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老百姓为了安全,厨房和厕所都采用砖楼。而木制建筑的隔音不好问题也促使了很多村民放弃冬暖夏凉的吊脚楼而住进了“方盒子”。这些都是在改造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改变原有的道路规划,在自己的土地上改造旧屋,保持原有吊脚楼结构的外观条件下,有效的做到防水防火,让村民拥有想要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不失整个寨子的民族特色。同时对一些破环整体规划的空地进行改造,多举办一些民族风俗表演与活动,对鼓楼、戏台等场所的保护和新建,不仅使村落风貌得以延续,而且也迎合了村民的精神需求,是提高宜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4.3 开发中“修旧如旧”的整修措施

保留程阳八寨的原有布局和建筑风格,在开发中我们必须坚决抵制“方盒子”的出现,让建筑的功能得到提升的基础上,建筑的外观必须复原。虽然三江政府对此一直在致力保护和改善,很多寨子的建筑都在砖墙外面包了木板,并用木板防旧,但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吊脚楼原本的风貌,很多都是完整的包着木头的“方盒子”。我们首先是要让建筑形式恢复到侗族特有的吊脚楼风格,然后再作出防盗、防火等技术方面的改造。因为传统的侗族木结构不用一根钉,全部用榫卯结构完成。而木结构多年下来就缺乏稳定性,因此我们应该做到经常维修和适当内部固定,保证吊脚楼的稳定性和使用年限的增加。同时,屋面、楼板的隔音是木建筑最需要考虑的,当地的经济水平也许不可能使用高科技材料,但是我们也要在保护中通过增加墙体厚度、砖墙包木等手段去解决。另外,内部的排水系统,厨卫应该有个统一的规划,让当地的村民在家里可以过着他们期待的较为现代化的生活。古寨建筑的外观也应该保持原有的侗家特色。这才能使整个村寨保持着最原始的风貌,这才是侗族族人们最大的财富。修旧如旧,必然会因为侗家的民俗特色吸引更多的游人,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必然会使外出的人数减少,使空村慢慢恢复热闹,这些一系列的改造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受益的。

5 结语

侗族人民通过建筑物、建造技术以及各种材料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了相互作用、因地制宜的居住场所,并以其简洁的造型、自由多变的布局,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人居环境的一个典范。当地的老人们其实内心深处深爱着他们传统的建筑和居住方式,正因为这种依恋我们才更加应该使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为他们保护原本的村落布局和民族特色而努力。如果当今的建筑规划师能为他们保留原生态本土特色下营造宜居的环境的话,我相信侗寨的村民们必然会选择传统的吊脚楼民居,因为那是他们祖祖辈辈留下的文脉,是伴随他们生活、成长的建筑和环境。

因此,保护民族村寨的原生态,营造侗家民族特色建筑的宜居性,为传统民居中的居民提供便利的、高质量的生活,使他们也积极参加到村寨的保护和开发的工作中,利用自己的民族特色为自己创造财富,成为保护古村寨的一种最主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称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 亢羽.中华建筑之魂—易学堪舆与建筑[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

[3] 李先奎.干栏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杜珂.侗族建筑特色及其文化寻译[J].美术大观,2011,(9).

[5] 罗德启.中国民居建筑丛书贵州民居[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8.

[6] 单霁翔,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公布施行一周年笔谈[J].中国名城,2009,(8).

[7] 刘向华.少数民族环境艺术概论[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12.

[8] 保留大部分漂亮的老建筑,看德国如何改造老街区[N].半岛晨报,2011-08-26.

[9] 何琼.论侗族建筑的和谐理念[J].贵州社会科学,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