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对策的经济学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及对策的经济学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披露的现状,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形成的原因,并据此从加强政府的监管、强化协会自律管理、强化企业内部治理、强化外部审计监督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确保企业有效履行和披露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原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31-02

自Oliver Sheldon在1924年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概念以来,CSR的研究就层出不穷。由于我国对CSR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加上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较多关注经济利益,而较少关注伦理方面的责任甚至法律责任,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方面严重不平衡。因此,如何加强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我国企业受托社会责任履行和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企业受托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以及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更多关注经济利益,而对其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不予重视。主要表现在:

(1)不重视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偷逃税款以及不为员工缴纳或少缴纳社保;

(2)不重视对社会就业应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认为这是政府的责任;

(3)不重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为了经济利益,而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对社会公众的健康和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4)不重视对顾客的责任,以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或坑害消费者;

(5)不重视对员工的责任,不关心甚至损害员工利益;

(6)不重视对社会慈善事业的责任,或者利用虚假的慈善欺骗社会公众,缺乏社会公德心;

(7)不重视对同行的责任,不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不正当手段竞争,扰乱市场经济正常秩序;

(8)不重视对所有社会公众的诚信责任,严重缺乏诚信。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对社会公众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也导致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严重不信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对企业经济利益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甚至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如三聚氰胺事件,不仅导致三鹿集团的倒闭,甚至导致社会公众对整个国产制品行业的严重不信任。

(二)我国企业受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相关机构和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法规和指引,CSR信息的披露由无序走向规范。例如,2006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对深市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并自愿披露CSR信息进行了规范和指导;2007年4月,环保总局出台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鼓励企业自愿披露有关环境信息;2008年1月,国资委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定期CSR报告;2008年5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又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的通知》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证券时报社联合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2》显示,截至2012年8月底,我国A股上市公司CSR报告的达到592家,① 其中沪市主板报告在全部报告中占比59.29%,远远领先于其他板块,这可能与上海交易所强制的范围、公司规模和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虽然目前我国披露CSR报告的上市公司逐渐增多,但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CSR信息披露的分析发现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1)对CSR范围的界定不一致;(2) CSR信息披露形式重于实质;(3)CSR信息披露积极信息披露多,消极信息较少;(4)CSR报告的企业大多是属于强制的范围;(5)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选择通过交易所指定途径对外CSR报告;(6)新上市公司报告的比例远低于总体平均水平;(7)CSR负面事件呈现行业集中现象;(8)缺乏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从而导致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质量较低。

二、导致我国企业受托社会责任现状的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在信息不对称或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未来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不愿意有效履行其社会责任,从而对社会公众的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形。但长期如此,也会导致企业自身利益的损失。例如,企业通过劣质产品获得了暂时的经济利益,但长此以往,在客户发现之后,就会用脚投票,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如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三鹿集团的倒闭,并且导致国人对整个乳业的不信任。同时,供应商、客户、债权人等也都将不愿再与这种企业发生业务往来,最终将会导致企业不能持续经营。

现代文明的进步以及教育促进了市民社会的觉醒或形成,目前人们对自身权利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要求维护自身权利的意愿更强。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表达其利益或权利的要求,并迅速产生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以此来抑制企业对社会公众利益的损害。而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必然会考虑这些新的市场约束条件,自愿采取相应行动,以有效履行其社会责任,从而逐渐建立起值得社会信赖的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王老吉一次捐款1亿元,通过媒体的传播,极大地增加了王老吉的知名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使王老吉成为中国凉茶的第一品牌,很难说加多宝集团在当时作出捐款1亿元的决策时完全考虑的是伦理问题。但同期的万科,因为王石的“十元论”走红。为什么王石会有这样的言论呢?可能与王石认为万科知名度已经很高,不需要再通过捐款来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其言论也不会对万科的销售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当然对于万科王石的言论,我们也只能从伦理层面表达不满,毕竟纯粹伦理的东西不涉及到制度,其不具有强制性。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来说,在确定是否履行或披露时,更多考虑的是其自身利益,如果履行纯伦理层面的责任会带来其效用的净增加,则其会有效履行。

此外,企业通过有效履行其社会责任,能够弥补纯粹的法律责任的不足,有助于规范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当然,只有当企业通过有效履行社会责任所增加的长期经济利益能够弥补甚至超过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时,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才能真正转化为企业长期的内在行为,否则,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其信息的披露也仅仅成为一种形式。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的原因的经济学分析

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披露现状来看,自愿性披露的少,强制性披露的多,且披露的信息更象广告,信息含量极低,从信息的内容来看,伦理层面的信息披露质量最低。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基于其对成本收益的考虑,作为理性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在考虑是否有效履行社会责任并充分披露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该责任的履行和披露是否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对于伦理或道德层面的考虑更多的是利益。① 由于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制度不完善,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企业也没有强有力的惩处措施,从而企业经营管理层从对企业或管理层最有利的角度出发,会尽量披露积极的信息,而少披露或不披露负面信息。最终导致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流于形式。

三、确保企业有效履行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对策建议

根据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披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和信息的披露。

(一)加强政府的监管

包括:(1)倡导并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研究制定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求和标准;(2)视实际情况,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强制披露的制度;(3)倡导企业建立社会责任报告长效机制,鼓励企业自愿、定期地CSR信息;(4)将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作为一项考核企业上市和融资的指标;(5)倡导企业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并建立起有效的问责机制,以强化CSR信息的披露。

(二)强化协会自律管理

包括:(1)根据我国的国情,通过相应的行业协会建立并完善统一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为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推进提供框架指南;(2)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客观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披露;(3)加强行业或协会的监管力度;(4)通过开展社会责任培训等有效措施,引导企业不断提升社会责任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企业内部治理

包括:(1)建立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决策机构,并建立相应制度规范,以进一步完善社会责任工作体系;(2)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工作,将社会责任工作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3)参考国际通用社会责任报告标准以及我国相关政策及指引,编制并CSR报告;(4)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社会责任沟通机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披露CSR信息,及时向利益相关方披露企业受托社会责任履行情况;(5)积极配合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的社会责任监督与自治工作,强化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四)强化外部审计监督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通过有效的外部审计鉴证,有助于增强公众对企业所披露的受托社会责任信息的信赖程度。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受托责任会计观和受托责任审计观[J].财会月刊,2002,(2).

[2] Schwartz M.S.,Carroll A.B.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three-domain approach[J].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2003,13 (4):50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