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金瓶梅》的世俗化倾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金瓶梅》的世俗化倾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金瓶梅》是一部描写“时俗”的伟大的世情书,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多是市井社会中的俗人,描写了世俗人的生活状态。在审美上,它以“娱心”“劝善”为主;在情感上,以艳情,食色男女为主;在题材的处理上,对非世俗化的题材做了世俗化的处理。

关键词:世俗化 人物 审美 情感 题材

《金瓶梅》是一部奇书,但它同时也是一部“俗”书。写的人物最平凡,写的家庭最普通,写的生活最琐碎,涉及社会的千姿百态。在审美上,小说在以娱乐之笔写市民感兴趣的题材,因果报应的观念最为突出,以传统佛教的因果报应来惩戒这些充满末日情绪的无所顾忌求欢的饮食男女;在情感上,不同于传统格调高雅的爱情,它写感情以为主,写的是人的欲望的满足,这种感情低俗;在题材上,选用了世俗的题材,非世俗的题材也经过了世俗化的处理。

《金瓶梅》中的人物大多是市井社会的俗人,“饮食男女之事”在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和五花八门的表现。

写到的人物大多是俗人: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着皇帝及其宗室,各类贵族,各级官员,驻军军官、士兵,衙门捕快,城居的乡绅地主,商人和手工业者及其雇员、学徒,各类城市知识分子,服务行业如饭店、客栈及其、跑堂等各种行业从业人员,各类文化艺术如戏班、演员、说唱艺人等行业的从业人员,风水、占卜、相面、巫婆、医师、和尚尼姑、道士等各类杂色人员,各种城市力夫、无业游民、境外使者、商人,以及所有以上人员的家属及其侍从人员。

这里以书中最主要的人物西门庆为例,看看如何体现这种世俗化。西门庆由于从小父母双亡,缺乏家庭教育,无人管束,放荡不羁,是一个游手好闲、成性的流氓恶棍,在他身上流露出一股浓烈的市侩气息。西门庆从本质上来看首先是个商人,他对金钱和财富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和支配欲,他头脑聪明,经商手段灵活,除了经营各种绸缎与生药店铺、开当铺、走标船以外,与许多无商不奸的商人一样,他还放高利贷,兴贩盐引,偷税漏税,谋占妻妾钱财,并想方设法利用手中的权力敲诈勒索,攫取财富,最终成为清河县数一数二的大财主。他破坏封建秩序、蔑视朝廷法规、不信因果报应而一味疯狂地追求金钱和女人、尽情地享受人世快乐。

全书没有写到什么军国大事,似乎都是由吃喝玩乐所构成。首先写到的是吃。小说写到的菜肴约有200种,其中禽类41种,畜(兽)类67种,水产类25种,素菜24种,蛋品2种;主食中饼类37种,糕类12种,面食类30种,饭粥类12种;另有汤类7种,酒类31种,茶类19种,干鲜果品21种。其饮食之考究、烹制之精致更是突出。

《金瓶梅》不仅写吃喝,还写了西门庆的世俗化的一些活动。在小说中,西门庆贿赂官员的最佳工具除了金银财宝外,就是种类繁多的各色各样的食品与酒器。比如,西门庆欲加害武松,除了送给知县五十两雪花银子外,还送了一副金银酒器;西门庆给蔡京的祝寿礼品中,有“两把金寿字壶、两副玉桃杯”、“汤羊美酒,尽贴封皮”;接待宋、蔡两御史,盛宴过后又“把两桌席面,连金银器”一并奉送;升官进京谢恩时,他赠送朱太尉的即是“金华酒四坛”,另送崔中书“一腔羊,一坛酒”,送何太监“一口猪,一坛酒”。可以说食品与食器,在西门庆这类善于逢迎的小人手里已经成为打通关节、贿赂上司的利器,它们已不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的食物了。

此外,小说还时时将西门庆饮酒吃饭与他的性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加以描写,酒壮色胆,西门庆不是在外面酒足饭饱后回来“卖弄精神”,就是“乘着酒兴”,淫心顿起,乃至边干边饮,干好了再饮。在整部小说的结构中,作者有意将一些情节安排成食与色的互动:常常是一场饮食活动的结束,即是一场男女之事的开始;当一场淫戏收场,又一场酒宴即开局。周而复始,故事就在这食与色的互动中拓展。结果,西门庆的生命也就在这食欲与的交攻中消竭。

“民以食为天”。《金瓶梅》对吃喝饮宴场面不厌其烦的描写,正是晚明时代自上而下形成的吃喝应酬、奢靡铺张世风的真实写照:人们看待吃喝的形式和排场比吃喝本身更重要,因为吃喝已成为一个人身份和经济地位的象征。

其次是写到的是穿。小说在服饰描写上,用的是写实手法。小说对书中人物服饰穿戴之奢华、考究赋以重彩,极力加以描写和渲染。书中人物的衣着,尤其是女性人物的衣饰,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比如第十五回,西门庆众妻妾到李瓶儿新买的房中观灯庆元宵,“吴月娘穿着大红妆花通袖袄儿,娇绿缎裙,貂鼠皮袄。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都是白绫袄儿蓝缎裙。李娇儿是沉香色遍地金比甲,孟玉楼是绿遍地金比甲,潘金莲是大红遍地金比甲。头上珠翠堆盈,凤钗半卸”。登楼看灯时,潘金莲还故意“把白绫袄袖子搂着,显她那遍地金袄袖儿,露出那十指春葱来,带着六个马镫戒指儿”,以至于楼下看灯的市民见了,怀疑她们是“公侯府里出来的宅眷”,“贵戚皇孙家艳妾”。可见她们的穿戴有多么的艳丽、华贵。此外,书中还特别注意渲染富家女性衣饰的丰富,冬装有冬装的款式,夏装有夏装的特点,显得四季有别。书中也多处提到西门庆妻妾所穿的各式鞋子,写她们如何煞费苦心,与所穿的衣服相匹配。可以说讲究服饰穿戴已成为晚明的社会风气。

最后写的是玩。它包括白话小说、戏剧、民歌时调、说唱词话、笑话、打油诗、急口令、谣谚,等等。在《金瓶梅》中,对笑话、传说、急口令及谚语、歇后语的展示最有特点和情趣。由于《金瓶梅》更多的是从描写西门庆的日常生活、与人交往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因而一些笑话,往往是在西门庆嫖妓请客时,由插科打诨以逗乐主子的帮闲篾片、的嘴里说出的,有的是他们即兴胡诌而成,有的可能是从市井流行的口头创作改头换面而来。这些笑话虽有低级庸俗的成分。说明在晚明市井社会中笑话的流行,而其高下优劣也因说话人的身份、趣味及场合的差别而大相径庭,它使我们感受到明代市民阶层扑面而来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活的社会人情风俗画面。

再谈传说。它也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的俗文学样式,一般和历史人物、事件或地方风物古迹等有关联。比如小说第五十七回,叙述山东东平府永福禅寺开山长老“万回老祖”来历的传说,便是作者根据《传灯录》与《酉阳杂俎》记载改写的一则比较完整的风物传说。永福寺始建于梁武帝普通二年,其开山长老为万回老祖。传说这位开山长老长到七八岁时,他母亲因其哥从军边关,音信杳无,便整日在家啼哭不止。为了宽慰老母的一片思儿之心,他决定辞别老母,远赴万里之外的辽东去找寻哥哥的踪迹。也许他的孝心感动了上苍,他不仅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哥哥,带回其哥哥写给老母的平安家信,而且是朝往暮还,一万里路程一天之内就打了个来回。此事轰动了整个街坊邻里,邻居们便给他起名叫“万回”。他“日后舍俗出家,就叫万回长老。果然是道德高妙,神通广大”。此则风物传说对万回长老及永福寺的由来作了富有情趣的解释,而且与此回书的情节严丝合缝。联系《金瓶梅》屡次写到僧尼出入西门庆家,或“说因果唱佛曲儿”,或求布施而募缘,其中不时叙及寺庙道观林立,结尾又以普静和尚荐拔群冤,其实是和嘉靖朝道士得势而隆庆、万历朝佛教徒张狂的背景相关联的。另一方面,此则传说从它叙述的口语化和想象的单纯性来看,民间文学的色彩非常浓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