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行性及风险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行性及风险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指出了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展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实现途径,目前已得到了国内外的共识,但生态旅游的开发给自然保护区带来的风险同样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结合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可持续;生态旅游;风险

中图分类号:F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27903

1 引言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不破坏自然资源为前提,以最简单的设施、最自然的形态、最纯朴的文化遗产向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服务,使旅游者在充分享受自然美的同时,接受生态环境教育。从旅游生态环境质量考虑,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增加了保护区的投入来源,给保护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另一方面又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产生了新的问题和风险。如何正确处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是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和保护区自身需引起重视的新课题。

2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2.1 自然保护区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资源保障

充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展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实现途径。自然保护区拥有各种资源,如果以利用为目的,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优化组合提升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从而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基础条件。

生态旅游资源是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中具有生态美的特征要素,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过合理的利用可以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自然客体,以及人工建造的各种生态旅游设施和服务等。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基础。许多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通过独自经营或与当地旅游部门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获得一定的生态旅游收入。据统计,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收入占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总收入的50%以上,旅游收入成为自然保护区维持正常运转的重要经费来源之一。与其他资源利用方式相比,生态旅游对资源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而且生态旅游经营者为从旅游业中得到长期回报,也会积极主动地保护各种生态旅游资源。

2.2 自然保护区满足了众多旅游者的最新消费需求

近年来,人们对生态旅游兴趣的增强反映了一种不断高涨的时代潮流,那就是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正成为

一种时尚消费。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形式的观光游览,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并注重参与性,包括诸如野生植物识别、野生动物观察、参加节日活动、自然和文化传统学习等等,甚至还引进了西方国家盛行的边走边学(向导旅游)、专门学习性旅游计划(团体教育性旅游)等旅游项目。

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旅行选项也在不断增加。而影响旅行选项增加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诸如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闲暇时间的增多、景区服务质量的改善、休闲方式的改变、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发达、人身担保和安全的需要、不断增长的社会和环境忧虑以及经济全球化等等。总而言之,旅行选项增加的结果,客观上造成了参与户外活动的人数变得越来越多,尤其表现在漫步、远足、骑自行车和一些水上运动等生态旅游项目的需求方面。针对这些新的旅游消费需求,自然保护区管理者有必要策划和开发一批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项目以满足旅游者尤其是生态旅游者的特殊兴趣。

生态旅游强调对游客的环境教育,有时通过环境解说的环节来具体体现。游客在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不但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还可以获得许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在求知、求新、求异上得到满足;此外,生态旅游在强调为自然保护做贡献的同时,还要把生态旅游资源的适度利用与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鼓励社区参与,造福当地社区。因此,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在总体发展目标上并不矛盾,两者具有一致性。

3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性

3.1 增强自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增强自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资金额度有限。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用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在不断增加,但相对某一自然保护区而言,得到的经费数额有可能远远不能满足它的实际建设需要,因而经费不足问题在有些自然保护区中就显得很严重。由于资金短缺,有些自然保护区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看护水平上,有的自然保护区甚至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更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尤其缺乏技术管理人员。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各个保护区都在积极寻求将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摸索尝试了很多办法之后,发现尤其以开展生态旅游的成效最为显著。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可以为自然保护区日常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资金来源,从而增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活力,并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图1)。

3.2 推动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可以减少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带动当地社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多重经济的繁荣。通过扶持当地餐饮业、住宿业,开发土特产品,培训当地居民作向导,以及为当地居民提供其他就业机会,可以缓解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当地居民及当地政府的紧张关系,减少冲突,减轻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压力,从而实现多方共赢,推动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图1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3.3 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获得更多的公众支持

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无数的游客。通过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如观鸟旅游、观察自然、户外摄影、户外研究、观星旅游等,游客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享受自然和历史文化给予的奇妙乐趣,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获得更广泛的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支持。

3.4 扩大自然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

自然保护区大多处在偏远地区。有些自然保护区虽然知名度已经很高,但人们对它们的了解基本上还流于表面,而大多数自然保护区仍处于“远在深山人未知”的状态,根本谈不上广为人知。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吸引大量游客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游赏和考察,可以让旅游者进一步增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深层认知。在此过程中,发挥旅游的口碑效应,加上媒体的宣传作用,让更多的人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现实意义,从而扩大自然保护区的社会影响力。

4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风险分析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目前总体上仍处于初期阶段,从规划、建设到管理尚未形成一揽子体系,特别是在管理上仍在沿用一般旅游景区接待大众旅游的落后方式,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给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生态旅游在诞生之初就被定位为通过对生态旅游区的有效管理实行利益最大化和各种潜在风险最小化。为了实现上述两个基本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一套较好的规划策略,用来规避生态旅游带来的潜在风险。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主要存在着三方面的风险:经济损失、社会冲击的和环境压力。

4.1 经济损失

生态旅游的开展无疑增加了自然保护区对餐饮、住宿等服务需求和相应的设施需求。伴随着游客数量的增长,自然保护区对一些配套服务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如警察、消防、保安以及医疗等。这些增长将增加经济成本,并有可能抬高当地社区的税收,增加当地居民的生活负担。尤其是在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低于游客的收入水平时,上述情况更容易发生。

生态旅游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本的增长,因为他们总是尽量满足游客提出的个人要求。这些成本极大地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收益水平,使得管理部门必须考虑以收益来冲减成本。当某一自然保护区过分地依赖于生态旅游时,它就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身不由己,使其管理水平大打折扣。

此外,一些游客的消费也不一定必然发生在自然保护区或当地社区之内,从而产生经济收益的外溢。而无论这种外溢流向何处,当地居民都不会得到经济上的任何好处。此时,当地居民自然会寻找其他的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收益的活动和土地使用方式。

2013年7月 绿 色 科 技 第7期4.2 社会冲击

游客人数的增加有时会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此时一个高水平的生态旅游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如果只注重于眼前暂时的经济利益,例如修建设施时不考虑当地居民对一些设施的合理需求,就有可能引发当地居民的消极抵抗,如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甚至犯罪。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有可能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有时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只提供暂时的就业,而在旅游淡季当地居民则处于失业状态,这种情况并不是当地居民所愿意看到的。

当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制定一些同样影响到当地居民生活的游客管理条例时,将有可能对当地社区特有的文化或民族传统带来冲击,如对传统生产方式的禁止-放牧或到保护区砍柴。有时当地传统文化的过分商业化,也会造成当地文化整体性或真实性的丧失。比如舞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前舞蹈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舞蹈只是用来愉悦游客而已。

如果当地社区在缺乏思想准备的情形下被动地卷入到旅游业当中,往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更加突出。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侧重于更好的发展,因而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外部环境引起的不良影响,当然自然保护区较好的管理措施也可以尽早解决出现的问题。

总之,在生态旅游开展的初期阶段,当地居民的地位往往处于弱势。在这种情况下,体现一定程度的社区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旅游经营者都有责任细心听取当地社区居民的合理意见,并运用到自然保护区今后的发展之中。

4.3 环境压力

环境压力首先表现在旅游活动对植被、野生动物、土壤、水体等造成不良影响。它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可能发生在自然保护区当地,有时也波及到保护区的周边地区。由于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容易成为敏感问题,所以准确评估这些影响是否可以被接受是最为重要的。

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很容易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据调查,在已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中,不同程度存在着垃圾公害、水污染、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有些自然保护区因为开展旅游而使保护对象受到损害,有些自然保护区已出现旅游资源退化。有些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和原始风貌已经遭受破坏。

如果旅游设施选址不当或游客数量超过环境容量就很容易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使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受到干扰,甚至会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原有的结构和功能。例如,因游客过度践踏,使得自然保护区植被减少,土壤面积增大,土壤板结程度增加,水分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导致水土流失。自然保护区原有生态平衡的打破必将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

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在增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很容易受到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由于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旅游者和旅游交通工具常常成为外来物种的传播媒介,加大了外来物种入侵自然保护区的风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外游客的增多,外来入侵物种相伴而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有时自然保护区自身也在有意无意地引入其他外来物种,如在旅游设施建设过程中,从其他地区引进一些动植物作为观赏、食用,给自然保护区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自然保护区一旦增加了外来物种的入侵机会,就可能增加了本土物种的生存压力,导致部分对此不能适应的本土物种消亡,降低了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火灾的风险系数也在增大。尤其是在干旱季节,由于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加大了自然保护区的火灾风险隐患。有时火种保管不力和使用不当也容易造成火险。

5 结语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许多技术难题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自然保护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组织科研力量,重点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保护区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风险方面的研究,切实解决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菁菁,张 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09(1).

[2] 包杉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