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故事引领 轻松写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故事引领 轻松写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常有高年级的家长问我:“为什么我让孩子看了很多书,可他还是写不出像样的作文?”殊不知,时下读物众多,鱼目混珠,作品质量自然良莠不齐,孩子所读的书真能对他的写作有帮助吗?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所以,从低年级做起,让孩子们成为一个故事的“鉴赏家”,学会“择优而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 当好“过滤器”,“读透”优秀故事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明白,低年级孩子的阅读还是懵懵懂懂的,这样怎能辨别故事的好与差?因而,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孩子的“过滤器”,在孩子五花八门的课外书中寻找到“阅读的宝藏”,引导孩子反复读评,让文学的光芒照亮他的心房。

1. 优秀故事为先导,一听尝试完整地复述。在寻寻觅觅中,我在孩子的手中看到了金波主编的《伊索寓言精选》这本书,书中的几百个故事短小精悍,故事内容有趣,有味;故事形象具体,生动,故事情感纯净,灵动。于是在“故事欣赏课”上,我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本“采蜜本”,与孩子们一起进入了优秀故事的天地。

我曾和孩子们一起鉴赏过其中的《狐狸和狗》。当我声情并茂地讲到“小羊羔吓得不停地叫”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紧张、担心的神情;讲到“我要你放下它!如果你不立刻放下它,我就要抱起你逗着玩玩了”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为“牧羊狗”的勇敢鼓掌喝彩。孩子们听得那么入神,于是我因势利导,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如果你能把这么优秀的故事记录到你的‘采蜜本’上,你就随时可以再去读一读,别让好故事从你的脑中逃走呀!”我话音未落,教室里就传来了沙沙的书写声,不知不觉,孩子们在优秀故事的引领下向写作迈出了一小步——学会叙述故事梗概。以下是孩子们的“采蜜本”格式,有些特殊——本子一折为二,故事只能记录在左半格中。

2. 优秀故事为平台,二听鉴赏语言之优美。请看,这是第一次听故事后我对孩子听故事的效果做的一个统计。

例:故事《狐狸和狗》

表格的数据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能力完整地复述听过的故事了;但统计数据也同时将孩子们听故事、读故事的问题显性化了——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而学生忽略了那些“用得比较好的语句和语段”,恰巧就是导致学生作文语言贫乏,言无内容的症结所在呀!这时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于是我在大屏幕上完整地出示了这个故事,指着一个个文字第二次讲起这个故事,讲完后让孩子们对照着自己记录的故事,谈谈准备怎样补充自己的故事。没想到,二年级的孩子在这样的对比欣赏中居然说得是有板有眼、句句在理。有的孩子说:“我得补充‘于是便扑上前去,把小羊羔按在爪子下’。我原先记录的‘于是抓住了小羊羔’不能看出狐狸着急的样子,而原来故事中的‘扑’‘按’让我感觉到狐狸很想快点吃掉小羊羔。”(稚气的语言却体现了准确运用动词的妙处)有的孩子说:“我漏掉了‘仍在嬉皮笑脸’,我要补充上去,因为这里可以看出狐狸很狡猾,还想继续骗牧羊狗。”(很显然,这个孩子已经关注到神态描写对塑造形象的作用)……孩子的言语也许还很稚嫩,但优秀作品的光环在他们领悟和稚声稚气的解说中逐渐闪耀。在书画收藏业内有这样一种说法:“先做行家,再做收藏家”,说的是必须先学会鉴赏才能收藏到有价值的作品。我认为,写作亦是如此,孩子们“先学会鉴赏,再学习写作”,一定能是非明晰,写出佳作。所以每当听得孩子精妙的评价,我都会欣喜地将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那大大的“鉴赏家”的下方。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名字上了黑板,自己成了鉴赏家,心里是乐开了花,那种神态与心情真是比得了世界冠军还高兴、荣耀。于是孩子们的小眼睛亮起来了,小嘴巴张开来了,小手举起来了,小脸红起来了,故事中那一处处精彩的描写被孩子们一一道出。

3. 优秀故事为纽带,三听感受超越的喜悦。叶圣陶说过:“所谓训练,第一必须讲究方法。”如果仅仅立足于以上两次听故事的训练,那么用不了多久,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就丧失了,转而只会“唯信书”“死读书”。低年级的孩子思维大胆,敢于表达,我得好好保护他们这一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于是,建立在鉴赏故事的过程中,在孩子对故事中人物个性了解的基础上,我推进了第三次听故事的训练。要求是:“试着加入或者改变一些词句,让故事中的狐狸更狡猾,牧羊狗更聪明敬业,小羊羔更可怜。”于是,孩子们在“采蜜本”的右半格中第二次记载这个故事。

这一次,孩子们智慧的光芒闪现出来了,主动表达出了自己的思想。一名同学将故事开头改成:“皎洁的月亮挂上了天空,羊儿低着头争先恐后地挤进圈。一只狐狸看到了,想:浑水摸鱼的机会来了。他‘嗖’的一声蹿入羊群,混进羊圈。”对于故事结尾更是大胆地用语言揭示真理:“牧羊狗看着狐狸灰溜溜远去的身影,对仍在瑟瑟发抖的小羊羔说:‘对于强盗和恶棍,只能用强硬的态度对付他,软弱求饶是没有用的。’”于是我请这个孩子把作品在全班读出来,请小朋友评价,小朋友也很认可。我又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给了班里的孩子们听,再请学生分享与品味,大家一致认为这段话写得好!

没想到,这一次表扬激起了许多孩子的表现欲,他们纷纷讲出了自己修改的故事,个个讲得头头是道,神采飞扬,甚至边说边表演各种动作。改优秀故事,展示了儿童的天真率性,展示了他们敢于挑战“经典”的勇气,展示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创作故事的才华,而改故事中那精彩的语言更显示了作文的灵气。以下是我对孩子第二次听记故事效果的统计。

例:故事《狐狸和狗》

二、 成为“助推器”,发掘优秀故事

像《狐狸和狗》这样的三读故事的品鉴会并没有一直开展下去,因为自从第一次“故事欣赏课”后,就有家长反映:以往孩子看课外书是“蒙头看”,现在特别爱与我们交流,他常会与我们讨论哪些词语、句子用得特别好,什么地方还可以修改一下,哪个人物是他所喜爱的……仅仅进行了一个月的听故事、记故事、改故事的品鉴训练,班上85%的学生能够在“一听故事”后就抓住文章的精妙,完整记录故事了,还有42%的学生能在遵循原故事情节、情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编故事,使得故事更精彩。这时,我这个教师开始退出主舞台,转变成“助推器”——鼓励孩子们以鉴赏的好故事为标杆,寻觅、欣赏更多的好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阅读兴趣,奠定习作、积累的基础。我的做法如下。

1. 列出阅读推荐目录,并指导孩子们及时在“采蜜本”上对所读的书进行一个简要记录。例:

书名:______________

推荐星数:

推荐(不推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要求孩子读完书后必须积累好词好句,做好读书笔记时,那读书往往就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可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笔记应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的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可见,读书笔记是读的促进和反思,能督促孩子认真“鉴赏”文章,而非一目十行,读后不留痕迹。为了解决以上矛盾,我设计了上述这种体现孩子主体价值的记录方式:“推荐”的做法肯定了孩子阅读的成效,改变了孩子“被动记、被动评”的心理感受;推荐星数以“五星”为最高,孩子只要根据自己对书的喜爱程度用彩笔涂描即可,简便易行,使孩子对这个故事或书籍的喜爱程度一目了然;而推荐(不推荐)原因只需用一两句简单的话记录一下读书后的某一种感受,如:故事有什么最吸引你的地方,哪个情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故事中哪些词语、句子你觉得很美,用得很妙,故事中有你喜爱的人物吗……虽然只有一两句话,但却能促使孩子做个“有思想”的阅读鉴赏者。

2. 每天五分钟的好故事推荐时间。每天放学前五分钟是我们班固定的“好故事推荐时间”,全班43个孩子将轮流走上讲台,每天由一个孩子为大家讲一个他最欣赏的故事。为了避免“好故事推荐时间”成为一种形式,失去“学习、思考”的价值,我总会在听完故事后让大家议一议这个故事。孩子的评述简单但往往闪耀着个性阅读的智慧。如听了《丑小鸭》后,孩子说:“每个人都有缺点,生活中我们不可以看不起别人,应该与人友好相处。”听了《亲爱的汉修先生》的片段后,孩子说:“我知道鲍雷伊文章越写越好是因为他能多看书、多观察、多听、多想和多写,我也要向他学习。”多么朴实的语言,但吐露的是真情,流露的是真意!就是这些简短又精悍的评述,让优秀故事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在我的推进下,孩子们嗜好书如命,在“读读说说议议”中一批优秀故事浮出水面,孩子们在“清亮的文学泉眼”中贪婪地吮吸着,大量的阅读丰富了词汇,完善了思维,为写作积累了必要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待学生真正揭开作文的面纱时,就不至于“难为无米之炊”了。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溧阳市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