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析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新挑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新挑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标准在培养目标、方向、教学任务等方面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确立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对教师的实践水平,研究性学习能力和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教学理念等等,这些都对我们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 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与创新实践

1.如何正确处理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过去性”,首先要搞清作为“知识本体”的历史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的,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则是凝固的现实。要明确现实社会的历史支撑点,只有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由于历史本身不可重复性的特点,人们要理解历史,就必须在学习时做到“进入”历史,只有站在特定环境和角度去思考才有资格去评说历史,才能形成真正的历史认同感。

2.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加深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历史知识的认识。有的老师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就完全可以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把新课改反对死记硬背看作是反对记忆和背诵。这也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并没有否定也不可能否定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线索的记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离开了基础知识谈能力,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教学不能淡化历史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要避免出现课堂精彩、考场无奈的现象。

二 中学历史新课改对学与教的挑战

1.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改变

旧的教育机制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苟病早已被大家所认识和批判,都渴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重塑历史课堂的价值和活力。然而长期以来以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为课堂教学的任务,教师已习惯于按教材篇目,对教材知识进行精细化的处理,然后组织程序化的教学和操练,以达到教材知识落实的目的。结果是课程实施变成了教材灌输,教材篇目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空间,捆住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只有教材的要求,没有课程的目标;只有教材灌输的范围,没有课程实施的空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宏论”,课本的知识,这些都无益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更谈不上主动参与和探究学习了。如果教师在观念和方法上没有更新,仍受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和影响,那新课改的实施就会困难重重。

2.正确处理历史教师自身知识的专与博的关系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历史知识、理论素养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其首先要掌握的是历史本学科知识,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础,尤其是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呈现出专业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历史教师的知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这单一学科范畴,而应向哲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使自己拥有广泛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起多元的知识结构。一个历史教师,光有常识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浅出,只有专长常识不足,也难以触类旁通。

丰厚的知识积淀有助于教师从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现实联系来理解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它是教师从容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基础和保障。

三 历史教师如何应对历史新课程改革

1.按照中学课改的要求加强对教师研究性学习的培养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上,一般都是老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宣讲,历史是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而不是 由学生自己去追踪、探求。学习期间学生很少去接触第一手的史料,学生 始终有隔膜感。他们感受不到历史是鲜活的,历史的认识论又是

相对的,缺乏查找和阅读史料的能力,缺少分析、梳理、辩论的能力,难具广阔的历史视角,没有自己的历史见解。学生最终获 得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不是“感悟”。

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教师自身。在教育课程改革并倡导 教师参与研究的背景下,教师并没有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整体上依然是我行我素,在培养目标上仍 旧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 自身素质的与时俱进 。因此培养“研究型”教师必须摒弃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一道共同参加知识的构建。建立起适应新课标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

四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教育能力

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员,除了具备现代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特殊能力。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在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之后,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教师的职业能力不仅包括有效调整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问题解决与研究的能力,创新性思维与实践的能力,批判性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寻找并获取资料的能力等,还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如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教学测量与评价能力等。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随时都可能碰到教学工作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历史课上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快下课了而学生讨论还没有结束怎么办?学生准备的史料不够完善还让他们继续展示吗?如何把传统教学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等等。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思考,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对某些问题进行研究总结,长此以往,必然会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教师不感觉无味,就需引导他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必将促使教师在教育理论上发生质的变化。课程的实践者是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靠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历史教师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念,借着课程改革的良好契机,务本求实,自觉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情感和智慧,为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人文素养、有公民道德、有自信的国民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