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漫想语文教学的“真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漫想语文教学的“真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档案】

陈林静,1977年生,南京市百家湖小学语文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师德标兵,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全国语文教师演讲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大家越来越发现,用“思想”引领教学的重要性,正如“一个作家,首先是一位思想家”一样,因为一切没有“思想”指导的奋斗,都如同“没有了灵魂”的人在黑暗中摸索。如何用思想引领自己的教学,才有可能避免语文教学“误尽天下苍生”的尴尬?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语文教学应该怎样?智者见智。我思考:“真味”的语文教学是什么?“真味”的语文应在本真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以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义理阐发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文化气息、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

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转变教育定位,适切儿童的真实需要。对儿童而言,语文课堂应该是轻松、有魅力的,课堂外的大量阅读也是智育的重要部分。教师用心倾听,真正的倾听意味着肯定、认同、尊敬。教师要智慧评价,评价的话不在多而在于建设性。智慧的评价给儿童亲和力、自信力、感染力、推动力。教师要有独到的设计,好似“信手拈来”,却又是“有意为之”,让学生自己体会方法,不显“教”的痕迹。处处体现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真味”的语文教学,是从儿童真实需要的基点,实现课堂的生态型转变。

体现童真、童心、童趣,让儿童享受学习。情绪心理学认为,快乐是人类最主要、最普遍的正情绪。钻到儿童的心里,体察儿童的喜好,赋予语文的启迪,让语文教学与儿童心理同步。体现“童真、童心、童趣”的“真味”语文课堂,只有贴近儿童,才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使他们的身心得以敞开、情感得到释放、个性得到张扬。儿童有儿童的特点,童眼是独特的,天地万物是他们对话的朋友;童心是纯真的,他们爱幻想、爱微笑、爱朋友;童趣是丰富的,他们有自己的快乐王国。面对孩子的个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儿童享受学习的过程。“真味”语文意味着不偏离儿童的心性,课堂有真意、有真趣、有真情。

实现儿童的创造性学习,开发儿童的可能性。对儿童来说,每一个细节都可能促进他们的发展。让儿童创造性地学习,首先在于给儿童自由,让儿童成长并创造更优质的未来世界。教育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培养人的智慧,借着它找出所有问题的答案。开发儿童的可能性,就是真正关注儿童精神的发展。观照学生的精神世界,从无知到觉悟;观照学生的智慧成长,不仅看见一粒沙子,更是看到沙子背后的世界与故事。

“真味”的语文教学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者、学者、作者、编者思想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从教与学的角度出发,实现高超的解读,明白课文用来做什么。文本是巨大的存在,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领会、积累、运用。

走近作者解读文本。真切地、谦恭地与作者对话,吃透文本,“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走近编者解读文本。不仅要自己读懂文本,还要分析该文在编者的眼里处于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也就是要诚心地与编者对话,找准字、词、句、段、篇训练的内容、重点、难点,切实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文本的教学要求。

走近“学者”解读文本。这里所讲的“学者”指的是学生。以儿童的视角来阅读。尽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非常深刻和独特,但时刻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六至十二岁的儿童。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或牵引他们向前。好的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做到心中有学生,与学生对话,预设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文本特点,尽最大可能地“走近”学生,确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切合学生实际的预设。

要从“学”的角度,体现真实的“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很好地自主探索,就要让他们直面问题情境,去进行大胆的探索。“合作”让学生思想交锋碰撞,要能点拨合作的方式与技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礼貌。“探究”应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探究中得出正确的结果与结论。真实的“自主、合作、探究”,是根据创新原理、学习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精神。

改变一味放手和对“讲”的忽略。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之间的关系是语文教育实践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理解教学目标,认识教学对象,钻研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一味放手的课堂是丧失教师主体性的。教师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并运用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境、状态、方式、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困惑,矫正教育方法,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当地讲授。“真味”的语文课堂是教师在“放手”与“讲授”间取得科学的平衡,并及时作出调整的课堂。

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融合先进的教学思想,寻求语文教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同样,教育无痕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真味”的语文教学正孜孜以求这样的境界。

【微话题】

@江苏教育:你对语文是怎么理解的?

@陈林静:语文是人们赖以生存、生活的必要工具,语文又是关注人内心世界、提升人精神层次的人文学科,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语文是文化记忆的载体,把昨天、今天、明天连接。语文又是一个民族唱出的深沉歌声,沉睡的文明在这里说话。

@江苏教育:新课改10年来你的语文教学方式与方法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陈林静:实现基于儿童“学”的教学,充分了解儿童、理解儿童。根据“学”决定“教学”的起点,依据“学”决定“教学”的路径。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不断做积极的发现者,碰撞激情凝聚方法,思维欢快而真实地流动着。理解儿童,成就儿童,以学定教,学教相长。

@江苏教育:请写一段微博,写给自己。

@陈林静:“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只有敬重教育,才能热爱教育。生命因创新而灵动,教育因创新而发展。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他人说】

小学语文是一个人成长和终身学习的基础。陈林静教语文,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的选择,认可学生的创新,让学生真心投入学习,让语文课堂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大家语文网”的资深管理员黄秋森校长说:“林静老师有思想,也有心、用心。”她却认为,在艺术的教育中很容易获得教师的快乐。快乐在哪里?在学生的成长中,也在教师的发展中。生命在教育中成长,在岁月里成熟。上善若水,逝者如斯。她用自己的思想与实践,描绘着美丽的教育人生。

——南京市百家湖小学刘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