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飘》的女性主义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里塑造的一位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光辉形象,她敢于反叛传统,冲出“男尊女卑”传统偏见的藩篱,敢于走出家庭,投身于“男权”世界,为争取女性经济上和人格上的独立而奋斗。尽管同时她的感情方面充满困扰,但她所奋斗过的足迹其意义不可忽视。

关键词:女性主义 男尊女卑 家庭天使

Abstract:Created by Michel Margaret in Gone with the Wind, Scarlett is a brilliant image with feminist color. She dares to go against the tradition and go out of the family to the man power worl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female's independence in economy and personality.Although Scarlett is also indecisive an perplexed in her love life, the meaning of her struggling for herself can't be ignored.

Key words:feminism;treatment of females as inferior to males;family angle.

《飘》是一部女人写女人的书,斯佳丽是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其书中极力塑造的女强人形象。《飘》出版时正值美国政治经济大萧条,全国上下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书中人物奋力拼搏决不认输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民众,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国内的译本在序言中多把斯佳丽阐释为贪得无厌、惟利是图的“女魔形象”。在此,笔者试着用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斯佳丽的性格特征及其命运处境。

一、冲出“男尊女卑”传统偏见的藩篱

“男尊女卑”的思想在西方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圣经》里就有过如此记载:上帝为了不让亚当寂寞,就从亚当身上抽取一根肋骨做成夏娃,使她成为亚当的妻子。于是,女人作为男人身上的肋骨处于附属地位就此确立。这种理论和言行无疑给“男尊女卑”的观念提供了生理、心理及宗教和哲学上的依据,更为男权社会压迫女性提供了“合法”理由。女人的角色被界定为男人的“玩偶”,她应该是被动的、消极的,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一切按照男人的意志行事,否则她就会遭到男人的抛弃,社会的唾骂。

美国南方以教养礼仪著称,从懂事起,孩子们便被教育成彬彬有礼的绅士和温柔优雅的淑女。为了使女孩长大后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贤妻良母,父母们真是煞费苦心且绝对没有丝毫姑息迁就的余地。年轻女孩在男人面前必须温柔顺从、高贵得体,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要假装一激动就会晕倒,以便引起男士的怜惜保护之心;要对男人的见解和智慧表现得既惊讶又无比佩服,并声明自己的小脑瓜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如此复杂的问题。在小说中,最先展示斯佳丽向传统社会挑战的行为是在十二棵橡树的大野宴上,她不顾一切地向阿希礼倾吐爱情,大胆地袒露自己的真情,甚至提出和阿希礼私奔的想法。这一点甚至可以与现代女性相媲美。因为那个时代的女人“整个生存都在等待”,“她在等待男人的效忠和认可,她在等待爱情,她在等待丈夫或情人的感激与夸奖。”斯佳丽不仅没有等待阿希礼的爱情,反而主动出击。斯佳丽在十二棵橡树庄第一次展示她的反叛之后,在给查尔斯服丧期间又早早脱去丧服,公开抛头露面;义卖会上,又以寡居身份在众目睽睽之下与瑞德跳舞,卖弄风情。

波伏娃有句经典名言:“女人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 换句话说,女人并非天生卑贱的、懦弱的,而是社会环境、习俗、教育等使她逐渐形成这种特点的。如果女人一生下来就与男子受到同等的对待,甚至不区分性别,那么男人便不会自觉尊贵……总之,女人被动卑贱的地位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斯佳丽为打破传统偏见与习俗所做的努力令人敬佩。

二、“家庭天使”与独立女人

在小说中,米切尔为我们塑造了两位“天使”――斯佳丽的母亲埃伦和好友玫兰妮,她们两个几乎是大家公认的“家庭天使”。斯佳丽的母亲埃伦出身高贵、优雅端庄、仁慈宽厚,同时她还是一个很受塔拉庄园黑奴爱戴的好主母,在桀骜不逊的斯佳丽心中“所有的女人都是敌人,只有她母亲一个人例外”;玫兰妮是书中另一个“家庭天使”,她性格温和、待人宽容、博爱无私,集所有女人优点于一身,几乎是个完美无缺的圣母。然而,作者给这两位受人尊敬和喜爱的“家庭天使”安排了死亡的结局,这难道是偶然吗?还是作者在向人们暗示:所有美丽顺从的“家庭天使”都是男人们虚构出来的神话,经不起现实考验,注定要走向灭亡;而只有独立坚强、离经叛道的女性才更适合于生存;与埃伦和玫兰妮个性截然相反的是斯佳丽,她既不温柔也不善良,有时甚至称得上冷酷无情和惟利是图;她既不屈从也不谄媚;既不是好妻子也不是好母亲。那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家庭天使所奉行的妇道主要是顺从和忘我。很显然,斯佳丽把这种“夫为妻纲”变成了“妻为夫纲”,她的行为已凌驾于她的丈夫之上。

斯佳丽为女性走出家庭开创了一条金光大道,然而却遭到全城人的唾弃和责难,因为她杀死了男人们心目中的“家庭天使”。最重要的是,她成功的事业使懦弱的南方男子相形见绌,严重地伤害了他们仅存的自尊。斯佳丽的独立和冒险使她失去了爱情和家庭。这不禁让我们深思:男人为什么可以爱情事业双丰收,而女人为什么不能?一条真正属于女人的道路何时才能出现?

三、爱的困惑

拜伦曾告诉人们:男人的爱情是与男人不一样的东西;而女人的爱情却是女人的整个生存。斯佳丽自认为她一生中要的就是两件东西:一件是阿希礼,一件是很多很多的钱。自从阿希礼骑着高头大马风度翩翩地闯进她的视野时,她就简单无理地“要”上了他,为了得到他,她痴笑、装傻、卖弄声色,用尽种种她打心底鄙夷的手腕;迷失在爱情里的斯佳丽把阿希礼当成了神,只要他愿意,她可以为他做任何事,乃至献出她的生命。终于有一天,她能如愿以偿地得到阿希礼,她却发现她爱的“根本不是他本人”,她“所爱的只是自己的一尊偶像,一尊没有生命的偶像”。在父权制社会看来,斯佳丽要的这两件东西本来就存在着矛盾。她要许多许多的钱,就必须放弃传统女人的温柔体贴,走出家庭,跟男人一争高下,而阿希礼要的恰恰像玫兰妮一样温柔善良、相夫教子的妻子。斯佳丽的世界与阿希礼的世界格格不入,所以,任凭斯佳丽怎样努力,她也无法让阿希礼爱上她。在爱情中迷失、挣扎得太久的斯佳丽最终省悟:瑞德才是她最爱的男人。因为他们两人是“天生的一对。为人冷酷、贪婪而又无所顾忌”,不幸的是,斯佳丽省悟得太晚,此时的瑞德已被她那“愚蠢透顶的固执磨光了”,正要离家出走。斯佳丽快要失去瑞德才明自这一点,她开始想挽回这一段婚姻。她跑回家向瑞德解释的目的就是要告诉瑞德:我爱你,我需要你,你才是我的灵魂,你不要走。其实她在暗暗承认她作为女性的依附性,承认她是“第二性”。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如果瑞德真的答应留下来,斯佳丽很可能从此以后安分守己地呆在家里,替瑞德生孩子,带孩子,洗衣做饭等等,重复所有传统女人的命运,而瑞德则帮她完成未竟的事业,恢复他做丈夫的价值。这样,他们就会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然而,即使斯佳丽最后想恢复她的“第二性”地位,作者还是给她安排了一个尴尬的结局。女性在婚姻爱情中究竟要怎样做才算完美?女性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这是绝大多数女强人困惑的地方。那么就让波伏娃告诉我们吧,“真正的爱情应当建立在两个自由人互相承认的基础上,这样情人们才能够感到自己既是自我又是他者:既不会放弃超越,也不会被弄得不健全;他们将在世界上共同证明价值与目标。”我们期望人类的这一天早点来到。

斯佳丽的原形是作者的外祖母安妮・斯蒂芬,她实实在在地经历了那次战火的洗礼,同样作为战时新娘从富裕的种植园嫁到了亚特兰大。“她常去见市长和市议会,用一些精挑细选的言语谴责男性的游手好闲与浪费时间,使那些大人物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作者的母亲也是亚特兰大社会的女性精英,她总是以积极的姿态带领女儿参加各种女权运动集会,并且还经常作慷慨激昂的演讲。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米切尔,塑造出斯佳丽那样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真是水到渠成般自然。米切尔从小就喜欢寻欢作乐,喜欢看电影,还喜欢跟附近军营里的士兵调情逗乐,一点也不像个“淑女”。在读大学期间,她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但却是收到男朋友来信最多的人。后来,她又成为剪短发穿短裙天真有世故的时髦女郎,并且还曾同时与五个男人订婚。从米切尔早期的生活来看,我们不难理解斯佳丽的所作所为:蔑视传统、独立好强,糅合着作者的影子。

参考文献:

[1].(美)玛格丽特・米切尔:《飘》(全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全译本), 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罗婷:《女性主义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东方出版社,2002。

[4].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徐从英:淮阴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