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青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气息弥漫在吃货的交谈中,美食似乎瞬间成了人人触手可摸的海市蜃楼。纪录片中精美的制作工艺,有序的加工流程,辛苦漫长的等待,重要的是美食中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还有那些温暖的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画面和面孔,无疑吸引着这一代在大城市中求学工作的年轻人。大江南北的各色美食生态璀璨纷呈,无异于美食料理界的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许更直接一点,“美食,让吃货更好”。
《舌尖上的中国》英文名取作“A bite of China”,直译为“咬了一口中国”。从目前淘宝网上火腿、毛豆腐的火爆销售来看,中国又何止是被咬了一口?在一千个吃货眼里,有着一千个中国。
大工业和民俗的对峙
尽管《舌尖上的中国》为民俗饮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可是与日益繁荣的市场经济以及大工业生产相比,片中的许多民俗已经日益走向衰落。
片中满怀着对淳朴民风的推崇,没有商业片中光鲜亮丽的俊男靓女和挥金如土的大富豪,或是打扮专业的烹饪大师,许多默默无闻的手艺人和村民就如此日复一日地生产着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手工艺者尽量减少机器的使用以保证食材的口感,诚如片中老黄所说,“用机器磨出来的糜子,远不如在自家石碾子上碾出来的好吃”。也许自己劳动的滋味是完美的机器无法生产出来的。
但是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已经让传统手工艺躲避不及,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消费者市场,生产厂家采用更加先进的机器,批量生产来盈利。质量可靠,可是远远缺少了一种人情味。
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依靠商业化的模式才能延续,可是缺少嫁接的传统工艺深深体会到了青年流失、后继无人的痛苦。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映芳认为,现代的中国不管是哪里的学生,从小接受的价值教育和专业培训就是为年轻人进入现代城市社会体系准备的,学生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教材。如此教育出来的年轻人,他们的知识储备是面向全球城市的,不是让他们在家乡务农或在内地小城镇去实现人生价值的。高等教育让年轻人只能留在城市,因为他们的教育决定了他们的去向。
所以在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的情况下,机器生产成为人们的首选,而这正是片中没能完全展现给我们的全景。片中的嘉兴粽子、金华火腿和扬州包子早已率先进入大机器流水线生产。而舌尖的滋味却弥漫浓浓乡愁,先入为主的就是那一种“小时候的味道”,“妈妈做的味道”,“外公外婆的手艺”。那种味道不是大工业时代的DNA可以复制,那些扁担客在巷中的吆喝叫卖远非几个演员所能演绎,那些深藏在记忆里的食物和色香味更非名厨所能烹饪,所以那些话最终成了电视上一闪而过的矫情的广告语。
“全家就是你家”,这是“全家”便利店的广告语。可是每次从消费者口中迸出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丝无法言喻的酸楚。便利店占据了大街小巷,精美的塑料盒包装下的食物也仅仅是为了“便利”,成了填饱肚子的一顿饭。“品尝”俨然已被深埋在古黄发旧的康熙大词典里。传统工艺在机器工业下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可是也付出不为人知的代价。
城市化VS小乡村
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指出,经济全球化“诱使或强迫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市场,为交换而生产。”由于这些发展,市场体系被扩大化、复杂化,而更多的人口陷入必须依赖这些“管道”(市场体系)的境地。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城市化,更重要的是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发展的趋势。
城市为青年人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大量人口涌入五光十色的都市,诚如美国作家埃尔温·怀特在《三个纽约》中所写,“世上有三个纽约:当地人的纽约、上班族的纽约、异乡人的纽约”。“乱花渐欲迷人眼”,城市化所特有的魔力——物质丰富,让青年人为之欢呼雀跃。可是迷失在我们的记忆里的,是那些曾经养育过我们的小乡村,山清水秀,稻花飘香,鸟鸣虫唱;是那些曾经呵护过我们童年的老人们,朴实无华,步履蹒跚,满脸安详;令人无法忘怀的更是那些印刻在灵魂里的热气腾腾的食物,源自土地,源自劳动,源自生活。
不得不提的是片中的形象以小乡村中的中老年人为主,对于青年人来说,在勾起食欲、大饱眼福的同时,无疑又是对远离的亲情的一次洗礼。出现次数最多的意象便是大海、土地、乡村、灶台,这些形象对年轻人来说,是家乡记忆里最真实的反映。
自改革开放后,中华农业文明禁不住汹涌而来的全球化大潮,工业文明瓦解了曾经最牢靠的宗族社会,青年人接受了数理化的教育,同时也接受了步入城市的宿命。乡村注定要成为故土,城市终究要成为生活的重心,这一代年轻人的怀乡病在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追捧中体现无余。上一代的父母与下一代的80后、90后的交集面临着被城市文明侵蚀的危机,父母与祖父辈早已成为青年人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宗族社会的附属感宛如伫立在远方年久失修的城堡,城墙斑驳,只留下孤独的虫唱。只有每年一度的大戏“春晚”还存在所有人的生活轨道中,宛如一场盛大的维系亲情的仪式。
“占领北上广”曾一度成为背井离乡的青年们高呼的口头禅。城市身份一度成为一种奢侈高贵的象征,可是归属感却会难倒这些打拼的年轻人。“你属于哪里?”问题简单,可也是潜藏在外表华丽的都市年轻人人生中的最后一层梦境。
价值观的终极博弈
片中老黄在做糜子的时候说道:“辛苦就赚来钱,不干,懒人没人给他钱。”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被抒发得淋漓尽致。“勤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个迷失的中国再朴实不过。崇尚消费、讲究感官刺激的全球化时代容不下一颗恬静单纯的心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淡泊宁静的价值观是不是早已流失在喧嚣的商业文明中,我们无法得知。
尽管年轻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背负的传承文化的重任,自他们接受教育那一刻起,在城市打拼似乎已成为这代人的共同目标。“勤劳”在年轻人身上表现出另一种散发着光彩的特质,“北漂族”“蚁族”“海漂”,这些个看似卑微的名字却是这个时代象征着中国人不屈意志和顽强奋斗最动听的称呼。
《舌尖上的中国》中拍摄的中国人传统的家庭团圆、合家欢聚的价值观历经岁月洗礼而未曾改变。“一年中,也只有在过年这样难得的日子里,儿女们能回到父母身边;无论一年过得怎么样,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时任何山珍海味无法替代的年终盛宴。”嘉兴粽子片段中画外音讲道,“但是对中国人来说,顺应自然,亲手制作食物,更意味着对传统生活的某种延续”。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勇敢的民族。可是再深究下去,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到底身在何方?《舌尖上的中国》向我们揭示了答案:感恩、节制、坚韧、责任、拼搏。感恩自然的馈赠、节制资源的使用、肩负家庭的责任、坚韧地面对生活、不顾一切地拼搏,这些答案也许像是说教,可是这些正是流淌在这一代年轻人血液里的源自父辈的基因,也是为无数普普通通的人们所践行的标准。
这些美食中的价值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更是彰显一个新生代中国最好的范例。
埃尔温·怀特所说的话,也许是对《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青年人最好的注解:在这三个同样令人焦虑的城市中,要数第三个最伟大,因为那是作为最终目的地的城市,一个被当作奋斗目标的城市。只有这第三个纽约才能解释这个城市紧张的生活节奏、富有诗意的行为、它对艺术的献身精神以及它无与伦比的成就。他们每个人都以初恋的狂热拥抱纽约,每个人都以冒险家的目光新奇地注视纽约。他们每个人发出的光和热令爱迪生联合电气公司都相形见绌。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