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穿越一下又何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穿越一下又何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9课《寓言两则》中的一则。这则寓言借扁鹊劝蔡桓公治疗皮肤病的故事,说明固执己见的害处,以及从善如流、防微杜渐的好处。寓言故事短小,看似没什么可读的,但要明白寓言故事的寓意却并非易事。所以,在很多寓言故事的教学中,往往流于说教,学生很难从有趣的故事中进行分析、判断、推论,悟出故事背后的道理。所以,教寓言,关键看教师导学的智慧,看教师怎样把学生带到寓言所蕴含哲理的深处。

近日听我区青年教师彭佳佳老师执教该课,为老师诙谐的导学叫好。

一、玩玩“穿越”,走进故事

师:同学们,喜欢上语文课吗?语文课其实很好玩。今天我们一起玩一次穿越(随着老师的话音,课件中的“穿越”两字滚动着隐向屏幕深处)好吗?穿越到战国时期(出示课文插图),走进《扁鹊治病》的故事,请大家伸出右手和我一起写课题:“扁”字半包围结构,“鹊”字左边的“昔”写得稍微小一点,右边鸟字旁可以稍大一点,“治”字是三点水旁。一齐读读故事的题目。

师:(出示第一段)你了解了什么信息?(板书:蔡桓公)

师:扁鹊去见蔡桓公。为什么用拜见?生活中你们可以拜见谁?对方是地位较高、辈分较长的人我们就去拜见。蔡桓公是一国之君,扁鹊是平民百姓,所以用拜见。

师:扁鹊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是一位——名医。你知道他多有名吗?(学生纷纷发言)他是中医学创始人、创造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是我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像这样的名医,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医术高明?(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杏林春满……)

这是彭佳佳老师的开课环节。

也许是受穿越剧的影响,教师竟然以穿越开课。随着“穿越”二字打着螺旋隐向屏幕深处,本来一脸严肃的学生一下子出现了会心的笑容: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玩啊!穿越到哪里去呢?战国时代,走进一个故事中。就这样,在诙谐有趣的氛围中,开始了寓言故事的学习。

惯常的语文课,老师总是摆出一副拯救学生于无知的架子;学生呢,正襟危坐,少了学习的快乐,多了完成某项任务的焦虑。那位在第56号教室里工作了28年的全美十大杰出教师雷夫?埃斯奎斯有一个观点:课堂和学校应该是有趣的地方。彭佳佳老师的另类设计,让学生眼前一亮,学习变得轻松且好玩起来。这不挺好吗?

二、写写“病历”,熟悉内容

穿越到这个故事中,做什么呢?为名医扁鹊当一把助手,帮他写写病历,这样就进入到了第一个教学板块——合作写病历。老师要求学生要将病历写得简单明了。

伴着穿越的新奇,学生非常认真地合作起来。

病历格式如下:

这又是教师一次精心设计的导学环节。因为,要完成这个病历,需要通读全文,需要前后联系,需要提取关键信息,还要熟悉“扁、鹊、蔡、肠、胃、烫、剂”几个要写的字的写法,这样才能准确填写。看似简单的一份病历却把了解故事内容、认识生字等教学任务藏在其中,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样的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反馈的环节,相机教写“烫”(这个字里还含有另外一个生字“汤”),区别月字旁和月字底的写法,理解“一剂”的意思,为“无能为力”换一个说法。从课堂效果看,这样的设计巧妙而有效。学生写一个“烫”字记住的是两个要写的字“烫”“汤”。在月字旁和月字底的比较中,记住了“肠”“胃”两个字。在给“无能为力”换词的环节,还说出了“无药可救”“无力回天”“无法医治”等表示医生没有办法的四字词语。

我们总是低估学生的能力,总是忽略学生的学习起点,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自学总是不放心。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非常好地完成了“病历”的填写。由此可见,好的设计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关键。

三、身份置换,明白道理

故事内容明了了,这只是学习寓言故事的第一步。明白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怎么给学生搭一个通往寓意的桥?故事离不开人的活动,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的内心是理解寓意的重要突破口。彭佳佳老师深谙此理,在第三个环节,教师以分角色读为“桥”,逐步引领学生接近寓意的深处。

下面是课堂教学片段: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要祝贺你们能够穿越成名医扁鹊啦!我们去拜见蔡桓公。(生兴奋地喊道“好——”)

师:第一次拜见,你们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生读,但音调高昂)

师:请注意,蔡桓公是什么人?扁鹊会怎么跟大王说话呢?

生1:很恭敬地说话。(师随之请学生读出来)

生2:很小心地说。(师也请学生读出来)

生3:有点担心地说。(师请学生读)

师:你看,我们揣摩揣摩说话人的心理,才能把话读好。

师:谁来演演蔡桓公?(生读)

师:你们想想,蔡桓公会怎么说呢?

生(纷纷回答):不以为然、满不在乎、自以为是……

师:请把你们的理解读出来吧。(学生纷纷举手)

师:蔡桓公就是这样,不相信自己有病,很不以为然。

师:接着,扁鹊又几次劝蔡桓公看病呢?

(待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扁鹊第二次和第三次劝蔡桓公的话)

师:你们想想这两次扁鹊会怎么说?

生:着急、一次比一次着急……

师:请把你们的感觉读出来吧。

……

师:面对扁鹊的一劝再劝,蔡桓公有什么反应?

生:第二次劝,蔡桓公是“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第三次劝,蔡桓公是“非常不高兴”。

师:蔡桓公真是越来越生气了。

师:你们想想,非常不高兴的蔡桓公会说些什么呢?

生:这个扁鹊真讨厌,我都说了没病,他还唠叨不停。

生:扁鹊已经骚扰我三次了,再骚扰我,我就不客气了。

生:谁说扁鹊是名医,我明明没病,非要说我病得越来越重,真可恶!

……

师:名医就是名医,可不是浪得虚名啊。时间证明了扁鹊说得一点没错。齐读最后一段。

……

在这个分角色读对话,揣摩人物心理的过程中,扁鹊再三劝说的名医风采和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的形象已经深入学生心中,所以,当读完最后一段,教师让学生想想病入膏肓时蔡桓公会对周围的人说什么的时候,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我不该不听扁鹊的劝告啊!”“我为什么要坚持说自己没病呢?”“要是病还在皮肤表面的时候就听扁鹊的,就不会有现在的结局了,真是悔不当初啊!”……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提升,帮助学生用“固执己见”“防微杜渐”“听从劝告”三个词语概括,再让学生用上这三个词语,对蔡桓公说一句话。就这样,通过读人物对话这座桥,学生很容易地走进了寓言故事,走进了寓意的深处。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说的过程中,不忘词语的积累,比如“固执己见”“防微杜渐”等词语的适时出现,比如由“睬”带出的一串表示“看”的词语,词语的积累让课堂显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课将结束时,教师不忘引领学生“穿越”回来,并向学生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两本书。

在古今穿越中,一堂有趣的、好玩的语文课结束了。(作者单位:长沙市芙蓉区教育科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