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翟惠生:国际新闻中心给记者“家”的感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翟惠生:国际新闻中心给记者“家”的感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奥运会结束,北京国际新闻中心(BIMC)的使命也告一段落。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主任翟惠生也实现了自己将BIMC打造成“记者之家”的承诺。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奥运期间,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的运行情况?

翟惠生:从7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至8月24日北京奥运会闭幕期间,BIMC为来自10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境内外非注册记者提供了新闻信息和接待服务;在48天运行中,新闻中心共举行新闻会84场,累计出席记者7038人次;专题采访和集体外出采访100多场,超过6000人次参加;收到33个国家和港澳台媒体的个别采访有效申请456件,联系采访成功394件,落实采访率达86.4%;免费为记者提供了近1700种、32万册(份)全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民族风情、最新发展的图书资料,涵盖中、英、法、西、德、阿拉伯等19种文字;并邀请了40名香港媒体高层人士和50个发展中国家的185名记者来华访问。

记者: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的工作理念是什么?

翟惠生: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为中外记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因为人文奥运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必须有实实在在的情节做支撑,我们的工作是为记者服务,而服务本身就是一个人文概念。到BIMC注册的非注册记者中近3000人为境外记者,这些记者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面对人生地不熟的环境,我们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而且是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帮助,因所在国家和地区、所属媒体、是否来过北京而异,要把人性化的服务做到人家心里去。因此,我们提出了“假如我是记者”的工作理念,要求工作人员站在记者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和记者的需要尽量缩短距离。现在看来,我们所组织的集体采访、设置的会议题绝大部分都是记者感兴趣的焦点和热点,确实能够兴奋记者们的新闻神经,满足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求以及与老百姓近距离接触的愿望。不少境外记者都反映没有白来,他们确实能从这里获得所需要的新闻信息,甚至因为信息量大,经常有忙不过来的感觉

记者:这些理念具体体现在哪些细节上呢?

翟惠生:一方面是生活上,到北京国际新闻中心注册和激活记者证的记者,每人都会领到一个采访包,包里有采访本、笔、地图、T恤、帽子、雨伞、折扇,还有风油精这样的小物件。此外,这里的医疗、酒店预订、交通班车、旅游、采访器材租赁维修、照片冲洗、手机充电、休闲娱乐、奥运门票、自助银行、邮局等服务也是一应俱全。在饮食方面,新闻中心不仅有24小时供应的中西自助式餐饮区,还专设了穆斯林餐厅,保证饮食适合不同记者的口味,不仅有快与慢的结合、洋与土的结合,还考虑到了民族特色。事实证明,这些细节让记者们非常满意。

另一方面直接体现在采访上,为了方便记者采访,我们为记者提供了4条采访渠道――新闻会、集体采访、外出采访和个别采访。新闻会上,我们结合热点、焦点、新闻点确定主题,并限制发言人的时间,将大部分时间留给记者提问;集体采访时,我们把围绕奥运赛事保障和城市运行的热点的有关当事人、负责人请进来,集中接受记者采访;外出采访时,尽量实现记者与新闻事件、新闻人物零距离接触;对于个别采访申请,我们力求做到件件有回复,达到70%到80%的落实率,千方百计落实记者的采访要求。

记者:很多人称新闻中心是“记者之家”,您对这个“家”字怎么理解?

翟惠生:其实,我们自己对“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家”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是怎么解决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问题。人与人之间一定是从不相识到相识再到相知,北京国际新闻中心要做的事情,就是与记者从不相识到相识,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相知。只要你是热心肠的主人,你的好客之举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只要你以心待心,就肯定会给记者们一种家的感觉、一种和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