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别让宝宝遭遇“电视孤独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别让宝宝遭遇“电视孤独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晓露是个5岁女孩,爸爸妈妈都是职场中人,因为工作特点都需要经常出差,平时去幼儿园大多是爷爷、奶奶接送。去年暑假里,晓露和爷爷、奶奶呆在家里,看电视自然成了“主要活动”。即便是爸爸、妈妈偶尔在家里,大部分时间也是电视陪伴晓露。

晓露越看越痴迷,时常会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小手攥着遥控器,小眼睛盯着荧光屏。看电视投入起来,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连吃饭都没有热情。久而久之,晓露变得越来越孤独,不愿见人,不愿出门,不愿多说话,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不喜欢接触小朋友。有时候勉强出门,见了人也不敢抬头,不和小区里的小朋友玩。

到了暑假结束的时候,晓露都不愿意去幼儿园了。晓露的父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带晓露来到心理健康中心。经诊断,晓露得了“儿童电视孤独症”。

什么是儿童电视孤独症呢?

儿童电视孤独症,通俗地说就是儿童因看电视而引起的孤独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随着电视节目的日益多元化,儿童电视孤独症患者日益增加,多见于3~7岁的儿童,当然,在中小学生中也会出现。

具体说来,儿童电视孤独症有如下临床表现:

其一,每天长时间地看电视,让人觉得他们整天与电视为伴,而不关心周围的事物,对玩具不感兴趣,也不喜欢接触小朋友,不让看电视就会焦虑不安。

其二,在看电视时不让别人干扰,还时常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仿佛自己就是电视剧的人物,甚至把电视节目中的故事情节背得滚瓜烂熟,文不对题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有的还出现了自言自语等反常行为。

其三,性格孤独,缺乏生活经验,缺乏学习能力,尤其缺乏阅读能力,缺乏责任心,缺乏应付环境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情绪经常波动、不稳定。

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受阻。由于处在孤独之中,常常既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记了他人的存在,完全陷入虚幻的情境之中想入非非。积累不了多少生活经验,只能在家中生活,难以走出家门,不会与他人交往,不知道怎样对待周围的事物,也没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二是儿童心智能力的发展受阻。由于左脑主要负责抽象思维,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思维。阅读时接受文字信息主要用左脑,视听时接受图像信息主要用右脑。电视视听虽然也能听到语言,但对观众来说最有意义的是图像而不是语言。因此,大脑左半球功能会受到削弱,从而降低文字阅读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电视荧屏是社会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社会走到孩子的眼前来,从而帮助孩子接受社会的影响,促进身心发育。所以,对孩子看电视我们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关掉了事。为了发挥电视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预防孩子出现电视孤独症,家长该科学地指导孩子看电视。

第一是制订合理规则。跟孩子一起商量制订一个看电视的规则。首先是时间上一般每天限定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个别日子自然可以放宽一些。看电视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此外,还应规定看电视不能离得太近,看电视应专心致志,最好不边吃饭边看电视,早起后、睡觉前不看电视。

第二是选择适当内容。帮孩子选择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节目。比如,动画片、木偶片、儿童文艺节目、知识小品、智力竞赛等。凡不适合儿童看的节目,家长应坚决不让孩子看。

第三是陪同孩子观看。父母应尽可能找空陪孩子看看电视。可以就电视节目内容相互做些讨论,父母还可以适当做些“旁白”,或者做些简要提示。看完一个节目后,还可以与孩子讨论一下节目的内容和含义。

第四是引向现实生活。灵活机智地把孩子从电视节目引导到现实生活中来。比如,孩子看了根据童话书改编的电视节目后,您可以引导他去看相关的图书。再比如,看完《动物世界》之类的节目后,可以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完电视中给孩子们安排的小魔术后,可以让孩子亲手试一试。

第五是增加户外活动。父母本身要尽可能地少看电视,有空常和孩子在一起增加户外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散步,郊游,爬山,逛公园,给孩子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使他们感受到,除了电视,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事物。从而拓展兴趣,扩大活动范围,促使孩子全面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