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注存款理财化的风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注存款理财化的风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是从2005年开始的,特别是近几年,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为2000亿元左右,而2011年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到了16.49万亿元。商业银行存款分流将不可避免。

存款理财化是大势所趋

存款理财化既是金融脱媒的一种表现,又是金融脱媒导致的结果。随着居民和企业金融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业务产生冲击。最为典型的,居民储蓄是我国商业银行重要的存款资金来源,但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快速发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私募股权、第三方理财公司等资产管理机构兴起的情况下,居民储蓄从银行分流成为必然结果。作为应对,银行必须开发相应的理财产品。

银行一方面将信贷资产打包,包装成理财产品;另一方面,从个人客户募集资金,投资于这些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

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当务之急是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改变收入结构。理财业务既可以确保客户资金不外逃出银行,又可以为银行带来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这是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加大理财业务拓展力度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之同时,通过开展理财业务,可以推动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金融产品的定价水平,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做好准备。

从需求方来说,居民也有获取超过存款利率的投资回报的强烈需求。在我国投资渠道本就不完善的情况下,股市的持续低迷,楼市因宏观调控存在不确定性且投资受到限制,理财产品自然成为居民的主要选择。

商业银行运作模式面临挑战

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不同于传统的存款业务,无论是资金运作模式,还是内部业务流程都有很大不同。理财业务规模的扩大,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商业银行的资金形态和功能定位,从而使其整个运作模式发生变化。

第一,资金运作模式。从传统的存贷业务“一进一出”的资金运作形式向更为复杂的理财业务的资金运作模式的转化。不同理财产品的资金运作模式不尽相同。有些理财产品可能涉及多个机构,资金需要在这些机构之间几经转手,转化不同的形式。

第二,业务流程模式。从单条线作业向多个部门、跨条线运作变化。

第三,资金形态从相对简单的存款形式向大量的银行托管资产或同业存款转化。

第四,功能定位由原来传统的融资中介转变为资产管理平台,从提供存贷汇业务转变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存款理财化带来的风险

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在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业务机会和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风险,需要引起关注

资产负债表风险。理财业务改变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使得资产负债变得更为活跃。特别是在理财产品短期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频繁的、大额的资金流动,面临较大流动性压力,使负债管理变得更为复杂,也将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产生影响。与之同时,一些理财业务实际上是将表内业务表外化,在缺乏风险控制和规模控制的情况下,表外业务的风险会转化为表内业务风险,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潜在的资产负债表风险。

操作风险。从目前来看,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销售不规范,未能有效揭示理财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存在误导宣传。二是信息披露不完善,尤其是产品运作过程中,资金运作不透明,客户和公众难以对其情况明确了解。三是不规范经营,特别是收费方面,还存在不管产品盈亏银行照收管理费的情况,也存在管理费收取不规范、不公平等问题。此类操作风险,有的未必直接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但往往都会给银行的声誉带来损害,由此导致的危害更大。

政策风险。一些新型的理财产品往往游离在政策边缘,通过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投资于那些商业银行不能直接进入的高风险领域。这在某种程度上有规避政策限制的嫌疑。此外,还有些实质是表内业务的表外化理财产品往往未能被纳入传统的统计和监测范围,从而对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难免会引发监管机构的突发性检查和限制,面临较大政策风险。

市场风险。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国内经济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物价走势不稳,宏观政策处在转换边缘。这将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从而使那些开展结构性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作者单位:上海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