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现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问题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问题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阐述,提出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措施,对现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环境保护

一、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农村环境一般指以农民聚居地为中心,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主要包括农村区域的人群生活环境、聚居地环境,当然也包括农业各产业环境,因为农业产业的活动空间主要分布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归结为三类:一是生态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生物资源等,造成生态失衡难以自我修复与更新所导致的后果。二是农业的自身污染问题。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对农药化肥、农膜、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的高量投入以及养殖业发展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等是这一问题的主要根源。三是农业的外源污染问题。主要指乡镇企业、城市工业的转入及农村社区生活垃圾等排放的“三废”污染。我县农村集聚着丰富的资源与生态条件,是“三农”的聚居地与载体,也是事关国民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区域。目前,我县农村人口比重仍较大,因此,农村仍然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与科学合理地搞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已迫在眉睫。

二、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是合理建设与建康的前提。在所在区域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及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主要应遵循如下六项基本原则:

1.以生态学及规划理论为指导,与村镇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制定。村是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交叉融合的复合系统,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村镇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按照生态理论规律并结合村镇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现实要求,按照“三同步”方针进行规划,既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的原则。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

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应能不断提高村镇的生产生态位和生活生态位。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应立足于促进生产、文化生活、使生产区和生活区布局协调,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逐步提高。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社区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同步发展。

3.科学设计发展规划与模式,改善、优化结构。村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在规模上应相互协调,既要便于集中进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有利于就地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在总体构型、人口密度等方面要符合生态要求。应本着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总体规划的原则进行。

4.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应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使多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5.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现依法保护与科学整治相结合。

6.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方式,确保生态环境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三、我县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主要措施

要想搞好村镇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必须领导重视、强化管理、转变观念、法律保障、措施得当等诸多因素配合,主要有以下七项措施:

1.加强领导,职责明晰,做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组织与实施工作。把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列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计划部门要统筹规划,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主管部门应各尽职能,明确责任,强化领导与管理。财政、金融、科技、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均应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全社会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2.尽快建立健全我县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快相关政策出台。各乡镇在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中应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产业布局、开发项目建设时,严格执行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的法规法律,要同时检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落实情况。

3.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手段规划和整治生态环境问题。本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导思想。

4.坚持污染防治、环境保护与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并重的方针。总体管理重点与目标应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环境安全。对居民区的综合环境质量要求标准应在“基本舒适”以上。严格控制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的相应质量标准,防止污染物侵入造成危害。

5.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以村镇建设总体规划为基础,合理布局村镇工业区与生活区。对于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除了应安排在生态适宜度大的地区外,应适当集中,统一治理。一些无污染工业如编织、服装业等可与村镇生活区统一安排,既方便生产,又不影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