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温州都市型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制约因素剖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温州都市型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制约因素剖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都市型工业是以都市区独特的要素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研究开发、营销管理、技术服务和生产制造为主体,具有较高附加值、临近消费市场、高技能劳动密集型等特点的工业门类。根据都市型工业的基本特征,从产业集群角度对温州都市型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温州都市型工业产业集群在产业集聚平台、集群创新能力、产业分工、生产业发展和政府政策等方面受到的制约,为寻求解决制约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和对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都市型工业 产业集群 制约因素 温州

一、都市型工业的基本特征

(一)现代工业和传统工业相结合的“二元结构”

都市型工业的“二元结构”特征,指的是既有传统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特点,又有现代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特征。在发达经济体中,都市型工业的产业链已经适度分离,研发设计与销售总部保留在都市型工业产业集群中,制造环节向集群以外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

(二)以都市区特有的资源为依托

阿瑟・奥沙利文认为,城市化经济导致来自不同产业的企业在城市集聚,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都市型工业的需求对象大多数是中心城区的消费群体,需要即时将制成品推向市场,要求企业接近市场,在“时间”成本(信息成本、交易成本等)上获取优势,一般在商业中心或CBD附近集聚。

(三)具有典型的马歇尔式集群特征

都市消费市场和要素禀赋的特点,决定了都市工业产业集群通常以小型、轻型、高科技消费类竞争性行业企业为主,具有典型的马歇尔式集群特征,以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强调产业联系和企业间的合作,具有很强的地方植性和网络效应,存在“耐心资本”,有长期的增长和良好的就业。

(四)高技能劳动密集和资金技术密集相结合

都市区较高的生活成本和较高客户需求品味要求都市型工业转向生产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高品质”的现代消费需求。产品结构不断升级的趋势相应地要求相关产业同步提升,高技能劳动密集型产业取代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相结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支撑城市劳动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增加。

(五)以零散型产业为主

零散型产业存在于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中,在服务业、零售业、“创造性的”行业等领域十分普遍。比较典型的都市型工业有:如食品加工业、玩具加工业、服装设计业、珠宝设计业、印刷包装业、建筑设计业、软件业等。根据迈克尔.波特对全美制造业的研究,这些产业属于零散型产业。

二、温州都市型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产业布局不够合理

温州市区制造业存在布局不集中,市区范围内只有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浙江瓯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温州鹿城轻工产业园区4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截止2008年底,入园工业企业1146家,仅占市区工业企业数的2.66%。中心城区范围分布有吴桥工业区、南郊工业区、黎明工业区等9家小型工业区,企业数量不多。绝大多数的企业散布在众多的乡(镇、街道)、村居中,造成空间上的分散布局,不利于产业链网的形成,也无法获得产业聚集效应,布局分散导致产业“低小散”现象长期存在。

(二)资源约束不断强化

温州本地资源匮乏,已成为制造业的发展瓶颈。一是土地资源紧缺。据统计,温州市可用于建设的土地只有55万亩左右,而全市1999―2003年5年间共批准建设用地27万亩。二是水资源相当缺乏。温州全市水资源总量约为154.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942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2%。水质型缺水非常严重,在制造业发达的区域,大部分河流的水体污染严重。三是矿产资源短缺。70%左右的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依赖外地供应,原材料、燃料动力的紧缺和价格上涨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弱,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三)集群处于产业链低端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温州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后,但其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缓慢,高度化不足,基本上还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的传统轻工消费品制造业,以简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温州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统计,在企业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19.64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投入强度为0.59%。技术开发能力不足,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集群企业多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

(四)集群缺乏与周边地区产业链的衔接

温州从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再到乡镇,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上的垂直分工不明确,争上项目和相互拷贝现象比较普遍。导致温州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较低、产业链不长、地区分割及主要集中在由各县域政府分头建设的工业园区等问题。各县域分头规划和建设的产业集群仍将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培育主要限于县域范围内,使产业集群发展出现了多而杂、同质重复和老死不相往来的特点,缺乏区域间的产业协同作用。如鞋革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永嘉、泵阀工业以龙湾和永嘉为主。

(五)生产业发展滞后

温州中心城区及各县域城区主要还是以工业为支撑,城市服务功能不强。第三产业比重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居于中等,据统计,2012年温州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1694.1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6.4%。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企业规模偏小,管理、科技咨询服务、科技研发服务、广告会展及相关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业的发展滞后,缺少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和优势产业群。生产业集聚区建设严重滞后,杨府山CBD仍处于建设起步阶段。

(六)都市型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缓慢

从温州来看,具有优势产业基础,符合都市型工业特征的行业主要包括鞋革设计制造、服装设计制造、家具设计制造、眼镜制造、烟具设计制造、模具设计制造、广告印刷与包装等。这些行业都已经形成制造业集群,但仍处于产业链低端,大多以简单劳动密集型为主,主要分布在郊区和乡镇。少部分企业分散在中心城区的小型工业区中,缺乏形成产业、地域、知识等紧密关联相互衔接的都市型工业产业集群基础。

三、温州都市型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剖析

(一)都市型工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滞后,缺乏产业集聚平台

温州中心城区受土地资源约束和城市规划滞后影响,中心城区内的工业园区的规模都很小,还存在严重同质化,以简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工业园区中的厂房绝大多数是5层以下的多层建筑,缺乏适合都市型工业发展需要的占地面积较小、建筑层数较高、建筑面积较大的单幢工业用房。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温州市中心城区功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实施意见(试行)》(温政发〔2008〕87号)提出中心城区要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将第二产业逐步迁移出中心城区。目前,温州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的建设仍处于空白,受政策制约,以后更加难以发展。使得温州中心城区的都市型工业发展缺乏集聚平台,无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协同作用,严重制约都市型工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二)集群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缓慢

近年来,资本的趋利性使温州大量的制造业资本投入到房地产业,造成制造业集群的创新资本不足,导致制造业集群在技术上缺乏实质性的进步,以此为源动力的产业结构变化缓慢。

一是产业结构高度化不足。温州的制造业集群以轻加工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为主,以消费资料制造尤其是一般消费品为主,生产资料制造比重很低,产业的结构性缺失十分明显。二是技术层次偏低、研发能力微弱。在温州主要制造业集群中,只有泵阀工业集群中的永嘉特种泵阀和电器工业集群中的乐清智能电器被浙江省列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这说明温州制造业集群以中低技术为主。据温州市第二经济普查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人员29536人,企业平均科技活动人员不到4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为0.59%。集群内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三是人才数量少密度低、结构失衡。温州市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的人员分别只占0.5%、7.8%,具有中、高技术职称的人员只占总就业人数的5.3%,而且大多分布在机关事业单位。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0.3%、0.7%、0.9%和2.5%。大部分企业员工以低学历、低职称人员为主。四是内源性资本占绝对主导。温州市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8年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229.11亿元,占1.9%;外商投资企业资产总额366.24亿元,占3%。

(三)都市区内外经济一体化协调机制尚未形成,不利产业合理分工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温州融入长三角、海西区两个区域发展规划之中,成为连接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但两大经济区城市群和各城市内部在产业发展和城镇组织模式上缺乏协同,从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再到三级城市或乡镇,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上的垂直分工不明确,争上项目和相互拷贝现象非常普遍。特别是,上海、杭州、宁波、福州、厦门等核心城市未完成从生产经济向服务经济的功能转变,产业发展主要还是以制造业为支撑,依赖商贸、物流、金融、管理和信息服务功能方面建立的优势,在相同层面上与经济区内其他城市进行招商项目竞争,使核心城市的回波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严重阻碍了经济区经济一体化协调机制的形成,割裂了各城市之间产业链上的有机联系。温州受到两大经济区的挤压,正面临着资源、人才被两头“吸”走的尴尬,不少温州企业抢滩上海,使上海出现了集聚效应大于溢出效应。

目前温州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上虽然已经形成“一主二辅五组团”的总体框架,但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小城市或重点镇之间在城镇建设上未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产业发展也未在整体上形成以中心城市和乐清、瑞安两个副中心城市为中心的一体化框架,相互之间在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上处于无序状态。各县域仍将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培育主要限于县域范围内,使温州都市区内产业集群发展出现了多而杂、同质重复和缺乏区域协同的特点,如鹿城和永嘉的鞋革产业集群。

(四)区域经济总量不足和制造业一体化生产模式,制约生产业发展

温州都市区中心城市在现代化功能发挥方面与国际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经济总量偏低。2012年温州的GDP为3650亿元,杭州为7803.98亿元,上海为20101.33亿元,而国际中心城市的GDP大多在1000亿美元以上。二是产业结构高度化不足。2012年温州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6.4%,杭州为50.2%,而纽约、东京、伦敦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均在75―85%之间。温州都市区中心城区集中了大量人口,对住宅的需求规模限制了生产业的发展空间,制约了城市商贸、物流、金融、管理和信息服务功能的强化,削弱了成为信息交换、商贸物流和决策管理中心的基础条件,使中心城市对都市区内各县和周边城市缺乏影响力和辐射力。

温州区域经济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集群化现象比较明显,制造业生产模式呈现一定的模块化发展趋势,集群内的小型企业的研发设计、内部运输设施逐渐外包化,但集群内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仍以传统的一体化生产方式为主,生产依靠内部提供,少量向外部进行采购。温州制造业集群主要是简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不多,以模仿为主;人才队伍建设重引进轻培养;税收环境不佳,企业财务不规范,都减少了企业对生产的外部需求。生产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温州制造业的特点,制约了区域生产业的发展。

(五)都市型工业发展政策缺位,扶持力度有限

温州在都市区建设中,对产业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制订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温州市中心城区功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实施意见(试行)》(温政发〔2008〕87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温政发〔2009〕48号),在温州市中心城区范围内鼓励企业“退二进三”。已通过划拨或协议出让方式依法取得工业、交通、仓储等土地使用权,经审批可以通过改变土地用途或改变建筑物用途,从事除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住宅项目以外的商业、旅游、娱乐、办公、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经营活动。都市型工业未被列入政策支持范围,并受到“退二进三”政策的进一步挤压,意味着中心城区不再发展工业,城市工业向梯度转移,使都市型工业失去了产业、地域、知识的关联基础,制约了其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庆红,邢华,胡汉辉.都市型工业的基本形态及其对城市工业布局的影响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2):86―88

[2]顾强.都市型工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对策――以纺织服装工业为例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42―45

[3]姜爱林.都市型工业的涵义、现状与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2):25―26

[4][美]阿瑟・奥沙利文.苏晓燕等译.城市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本文系温州市科技项目(项目编号:R20100063)研究成果〕

(吴建明,1976年生,浙江乐清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