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同学交往勿越心理安全界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同学交往勿越心理安全界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典型案例:

读初中时小皮和小斌就是好朋友,虽然不在同一个班,但他们常常上学放学一起走,形影不离,无话不谈。上了高中,两人居然又考入同一所学校,更巧的是还分在一个班上。然而,随着空间距离的拉近,小皮感到两人心灵的距离却日渐遥远。比如,小斌不再什么事都跟他说,似乎有意藏着什么秘密。而且小皮发现夺小斌的性格其实很倔强,不管什么事情小斌都要争个输赢,有时候还喜欢吹牛,承诺别人的事总是不兑现。小皮提醒过他好几次,可是他总是不听,还嘲笑小皮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气得小皮要死,小皮觉得自己的好心被当作驴肝肺。现在,小皮对小斌说话的语气及所作所为越来越反感,甚至觉得认识这样的朋友真是一个大错误,小皮很郁闷,今后该怎样办呢?自己和小斌之间的关系还能改善吗?

心理分析:

小皮的烦恼是因为没有注意在人际关系上保持合适的空间距离,引起的心理排斥现象。

即使是和你最熟悉的人,也有他内心隐秘的角落,你不能忽视这一点。你看不惯好朋友小斌的言行举止,不一定就是他有什么不对,可能只是彼此的个性不同而已。对方怎么可能完全和你一样呢?再好的朋友相互间也需要有自己独享的心理自由!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人们把一般情况下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倒u型关系的现象称为心理距离效应。在一般情况下,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令人产生心理的吸引效应,使人乐于保持积极的人际交往,过近或过远的空间距离都会使人产生心理的排斥或疏离效应,使人际交往发生障碍。小皮和小斌目前的关系状况,正是由于空间距离经常过近而引起的心理排斥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心理距离效应呢?其主要原因有:

首先,心理适应的原因。古人云:“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小皮和小斌之间形影不离日日见面,友好相处,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距离,那么,就会感觉不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而对他人的优点或闪光点会明显地感觉到。这就是为什么小皮感觉小斌越来越不好的原因之一。

其次,心理隐秘性的原因。一个人不愿意他人在空间上太接近自己,自己也不大愿意去太接近他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不大喜欢由于他人接近而把自己看得太清楚,也就是说,一般人都不大喜欢做“透明人”,特别不喜欢他人看清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小皮把与小斌的心理距离拉得太近了,没有给对方适当的自由度,所以才会感到对方让自己有许多的不满意,从而产生排斥或逃避的心理反应。

再次,跟个人关系发展模型也有关。处于初相识阶段时,一般来说,心理距离效应是微弱的、短暂的、表面的,主要是外表形象、热情文明的举止对心理距离效应产生重要影响。处于亲密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时,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距离效应,即自己人效应。这时,人们会把自己交往的伙伴看作第二自我,理解并欣赏对方,彼此之间在情感、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着一种亲密的关系,双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感情、观点和行动。到相熟阶段,即心理适应期时,对优点视而不见,看到的尽是对方的缺点和不足,自然就会产生心理的排斥或疏离。

心理处方:

第一。要学会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论多么亲密的同学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领地。人们总认为亲密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铁哥们”似乎不应当有什么隐私可言。其实,越是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要尊重隐私。尊重他人隐私与保护自己隐私的最好办法,就是彼此保持适当的距离,没有适当的空间距离,就无安全的心理距离效应可言。因此,要学会不随便打听、追问别人的内心秘密,不随意评判指责别人的处事方式。过度打听他人隐秘或干涉他人事务,都存在着向对方靠得太近的问题,这容易失去应有的人际距离,使人际交往发生困难。

第二,保持适当的交际距离可以因时而异。有时彼此距离拉开一点,可以使双方获得心理自由,感到多一些舒服和自在,从而使彼此的关系更融洽、和谐。

第三,改善朋友关系,可以求大同存小异。不管多么要好的朋友也不能过分地要求对方和自己一样。我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交往的朋友,但是一味强制别人一定要听你的,只会造成双方关系的紧张。

在同学交往中,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是很重要的概念,适度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不仅给人安全感,而且让自尊的需要也得到了满足,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最后,希望小皮真正懂得心理距离效应的原理,提高与人交往的艺术水平,收获更多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