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调节的德育之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调节的德育之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文化调节的视角来审视和剖析德育,深刻挖掘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养成与人格修炼的育德力量,全面了解和厘清文化调节的德知力、爱心力、责任力、认同力、践行力和思创力,形成大学生知情意信行以及思维创新等方面和谐发展的比较优势,这是大学德育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文化调节; 德育向度; 德育张力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98-04

德育来源于文化并生成于文化,大学德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启迪人生的教育,除了需要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导向外,更需要借助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德性资源,长期而持久的浸染和滋养,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表明一切文化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指向一定的道德价值。从文化调节的视角来审视和剖析大学德育,把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渗入德育全过程,真正让我们的德育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保持和谐的文化张力,形成大学生知情意信行以及思维创新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实现文化先进性和德育有效性的双重建构,这既是大学德育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对教育人性价值的思量与回归。

一、文化调节的德育向度

文化调节和大学德育并不是一种主观上的随意组合,其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德育与文化在精神本质上的协调一致、在育人功能上的互相承载,文化性是德育的内在属性,立德树人不仅是大学德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文化调节的至善追求。大学德育中的文化调节是高校教育者根据社会和青年学生的一定需求,采用一些有效的文化手段,通过一系列文化认知活动的调节以及文化育人氛围的营建,进一步把文化调节融入到大学生的道德养成过程之中,让广大青年学生在文化认可和德性养成之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并将德性文化知识内化、积淀和渗透于心理结构之中,自觉地将其转化为主体自身的思想品德和心理行为等人格修养方面的教育活动过程。

1.激发主体性意识

人是文化的主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只有把文化渗入德性养成之中,重视主体内在的道德理性自觉,才能充分彰显出主体人的本质特征。“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1],激发学生自觉进行思想转化的潜能和愿望,提升自我品行修炼,实现理想德性人格。首先,文化调节是主体自觉的前提与基础。文化驱动着人类一代又一代的向前发展演进,文化调节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明晰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和追求,突出学生参与的能动性,自觉地按照德育目标规范、调控、校正自己的行为,使之更加趋于理性向善。其次,文化调节是主体自信的动力及保证。大学生在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自觉地认知,彰显德育的文化本性,激活积极向上的信心和激情,勇敢执着,努力拼搏,全面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对未来怀有美好的信念和希望,变得更加自立自信。第三,文化调节是主体自强的手段和方法。文化是一种精神存在物,但其能够引导主体发展方向,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使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在对未来的预期中不断超越自我,以顽强的意志力面对各种矛盾和困惑,克服千难万险以完成自身的美好愿景。

2.指向生活化体验

文化来源于生活,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如果没有文化的浸润和推动,我们的生活与动物没有区别。“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2]寓含丰富文化资源的生活是对青年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形式,只有让学生带着由课堂教育所激发的内在心理矛盾和思想疑惑到生活实践中去体悟揣摩,才能深化对理论的理解,达到思想与情感的认同,进而外化为行为取向,这就是实现文化调节德育的生活化内在逻辑。大学生思想的感悟、提高和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文化调节需要以生活化的持续时空为依托,还需要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动态情境做保证,火热生动的社会生活是青年学生最好的教科书,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思想转化和持续感悟的历练时空,从培养大学生的情商入手,通过把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生活实际问题当作教材,模拟再现生活场景,让学生们“在践行中反复对照角色、相互比较学习,感受自身价值,进行实训演习”[3],真切地感知如何做事与做人,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知情意信行思想的转化和提升。

3.回归伦理式关怀

“文化的本质是伦理,优良的伦理秩序和道德价值的养成,表征着文化的伦理深度和高度。”[4]一种没有或失去伦理信念支撑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也不可能担当起塑造“道德人格”的使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种优良的文化观念或实践一定伴随着优良的精神生活形态,而野蛮的文化定会导致一种不合理的伦理信念。也就是说,人的道德良知、人们所崇尚的美德,在最终意义上都是由文化所缔造的,如果没有文化的滋养与支撑,德育进展则难以取得实效。面对当代中国文化在审美情趣和道德价值标准的评判方面日益多元化的倾向,特别是这一倾向不可避免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很大影响的现实,文化要真正代表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必须以强有力的引导性实践,进一步淡化说理性的知识传递功能,以具有思维创造力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行为,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的伦理需求,促成青年养成优良的道德风习,从而建构和重置伦理生活经验,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与进步。

二、文化调节的德性张力

1.本为明“德”的德知力

德知即德性认知,是人运用理智或智慧在文化素养学习过程中,感知体会文化知识所蕴含的德性道理,以一种自觉的心理定势来促进主体做出向善选择,从而获得对于事物根本性的认识。求知是人的本性,德知力是人们判断道德理性认识与客观事实是否相符,是否合理的根本看法和标准,其根本旨趣在于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关照,使德育深入心灵,进入头脑,使被教育者‘心悦诚服’,最终实现文化自觉。”[5]

发掘文化中的美德资源,在德育中注入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将学习文化知识与成就美好德性有效统一起来,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的结合点,引导德育对象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从多样性的角度客观地对文化传播下的价值观念进行梳理分析,从善如流、去伪存真,主动向着德育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一是启智。文化是人类文明深层积淀所特有的精神现象,融有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事智慧,以文化的内在属性来观照大学德育,是“人们既有地解决各种人类问题的文化途径,承载着德性的基本价值取向”[5]。它所倡导的加强人格修养为本,追求至善至美人生境界,注重人际之间的道德伦常调节,以及执中尚和、推己及人的文化精神,是大学德育的重要指南和充足养料,能开启学生思维智慧,让“知者不惑”,明确人生价值追求。二是明德。古人把德性认知看作是人的本然存在,明确“尊德性而道问学”是成就君子人格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在大学德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合理精华,如:见利思义、勤俭宽容、诚善爱敬、自强不息、励志奉献等,将这些思想道德原则传递给学生,播撒到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们在温和浓厚的人文氛围中启发心智,在潜移默化的服务学习中调节德性,从而激发其内在的道德认识,主动接受一定的行为准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自觉的追求真善美。

2.重在关“爱”的爱心力

爱心乃是人格之美,情感上的真,品行中的善,是人类最美好的德性情感。作为集真、善、美于一体的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它是个体对人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一切事物发自内心真挚深厚的心理态势或感情倾向,是存在于人精神体质中的一种道德资本。爱心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精神,也是一种人生意境,它所蕴含的这种道德追求在本质上完全契合于新时期大学生的主体精神,是青年学生成长发展、追求崇高理想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道德教育若要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有爱心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前提,人们之间相互关爱和尊重既是人类文明的心理需求,也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6]而内含真诚、关爱、友善、感恩等情感要素的文化调节,契合了道德情感的内在发展规律,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首先是认知爱。爱是一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利用各种载体和渠道,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全面汲取关爱情感的精华和养份,激发大学生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关爱帮助等基础情感,感悟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是一切德行善事的基础,在认知层面上深切了解和感知文化爱心情感。其次是践行爱,学校应该着重突出体验式文化爱心德育,要经常开展各种蕴涵关爱文化的实践,为同学们创设令人愉悦的文化爱心情境,让学生在持续的情感互动活动中“当仁不让”,自觉体会爱心纯朴诚实之美,感受“仁者爱人”的利他情感,在实践层面上体验“智者不仅独善其身而善天下”的仁爱观。第三是升华爱,在理解和感受爱的同时,要适时通过文化调节的润泽和熏陶,将美好的关爱情感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德性素养,由自爱走向友爱,并乐于施爱,进而扩展为博爱万物的无限大爱,形成“仁爱之心永恒”的行为习惯,在思想层面上养成“心存关爱、自觉向善”的人格修养和德性品格。

3.力求觉“责”的责任力

责任是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和重要前提,也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性因素。它是人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发展对个体需求在精神层面上的反映,指主体对一定社会关系中存在任务的客观认识和自觉服从。责任力可称为责任心或责任感,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主体发自内心的,对自己应该对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所负责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积极持续的一种自觉态度和心理反映。

文化调节把责任从概念性说教转化为鲜活的例证,所蕴涵的责任教育资源生动地概括了个体在道德体系中被要求和必须承担的具体责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有效地唤起大学生的责任意识。[7]一是通过文化学习感知。认知性德育课要通过实地体验观察、假想角色互换、课堂案例分析等问题情境大力推行文化调节,在充分肯定学生自主性和主体性的基础上,向他们科学地分析和解释人生责任,使大学生从知识中体会到不同层次责任的分量,从而萌发把外部的责任要求内化为自觉履行责任的道德情感,进一步增强责任的理性自觉。二是通过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氛围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群体文化需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导向性,是大学生责任感养成最好的助推器。高校要着力把责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种校园文化的具体形态之中,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与追求,让学生的灵魂接受文化的洗礼,在充满温馨的育人环境中锻炼责任品质,不断推动他们自我完善与升华。三是通过文化服务体验。蕴涵丰富文化内涵的服务学习活动是激发大学生内在道德情感,唤醒学生自觉履行责任的内在动力。学校要创设责任情境,根据不同的角色制定不同的道德责任规范,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自我责任角色,学会体验别人的处境以及社会的变化与需求,从中领会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从而树立对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

4.善化信“认”的认同力

认同是人们在一定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将自我与他者的行为取向、价值标准、信仰态度等经由模仿比较,内化于个人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进而形成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的心理状态和归属感,是主体内在的一种心理体验、情感互动乃至认识趋同的移入过程。认同力是指通过以文化调节为基点的德育培养,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对外在于主体的道德良知、人文精神和共同理想的认识趋同,并自觉按其规范要求来指导自身行动的一种精神动力和积极因素。[8]

高校德育要通过各种契合心理发展需求的文化调节,让大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对认知对象产生高度的肯定性体认。一是引导学生自我认同。个体真正精神世界的建构与超越,是来自内在的认同与觉醒。德育通过以具有文化内涵的和谐发展的目标指向调节主体的自我选择取向,使大学生在选择时自觉地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我肯定的发展需要和发自内心的一种主动追求,并在其过程中获得一种崇高感和满足感,体验到一种快乐和幸福,从而不断深化对道德享用价值的内心体验,自觉自愿地选择接受德育内容,并将价值观念内化到心理意识深层,依据在德育中形成并认同的一定价值尺度对现实的“自我”进行深刻的理性调整,从而自觉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二是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的过程性要求为大学生们创设一个乐于参与的自主构建、自我教育的文化语境,通过指导学生在对各种道德价值不断分析反思、比较感悟的基础上,利用文化的先进引领和多元渗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有效地扎根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自觉地进行科学选择和价值评判,在认识上赞同、情感上相容和信仰上确立以共同理想信念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核心价值观认同并内化为道德自觉和个人品质,建构起符合社会需要并被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准则。

5.勇于实“践”的践行力

践行就是践履笃行,乃德之基也。是指在一定意识支配下表现出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能力。它具有优化主体的功能,是主体内在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人的存在及发展与其在感性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具有高度的同一性,自古就有“躬孝践行,笃实而辨于文”的实践方法,社会实践是高校整合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促使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激发德行的有效途径。

德育从根本上讲需要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德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教育课程的主要特征。文化调节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地融入德育实践:一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自觉性。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体验并变成独立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挥各种文化要素的合力,让学生带着思想困惑自觉参与到生活化、隐性化的角色体验之中,促使他们在社会的大熔炉中主动砥砺自我,“慎独自律”,亲身地感受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道德自觉,进而形成自觉行动。二是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德育实践的科学性。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一种思想理论的真理性只有回溯到生活实践中才能得到确认,文化调节以科学的价值判断和先进的道德指向,特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德育文化和系统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与现代德育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确保了德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方向性。三是有助于增强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持续性。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的支撑和导引力量,能够引导德育对象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自我的价值标准主动践行真善美,自觉抵制假丑恶,进一步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持续自己的道德行为,并且养成一种持之以恒的一种道德品质,使道德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一种自觉持续的人生追求,这也是我们德育的目的和旨归。

6.持之养“思”的思创力

思创指思维的创造性,是指人们基于生活实践和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运用自身特定的文化信息,不受现成常规思路的约束,对客体不断进行质疑、比较、反思和批判,从而进一步激发主体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寻求对问题的全新而独特性的解答与方法的思维过程。人之所以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创新就是因为其经过了长期的文化学习与训练,具有了对文化的敏锐性以及超越现实物我的能力,思想是人的行动指南,只有在正确的文化思维指引下的行动才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我们教给学生道德认知,不仅是为了加强他们对知识性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是要在德育过程中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价值判断能力,也就是具备自觉发现生活目的与意义的能力。先哲说过:要学思结合,三思而后行。一要学会审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文化为基点的审思是对外部世界有目的的、带有理性批判性质的认知方式,它的形成源自于对生活的文化积累,是发现矛盾并为之寻找原由和依据的一个辩证扬弃的过程。[10]可以有效地促使大学生在打好知识性根基的前提下,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自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二要学会反思。“吾日三省吾身”,时常反思自我是古人所褒赏的一种美德,“理性的自我意识特别是理性的反思和批判意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前提”。通过文化调节多途径、多角度地潜移默化,可以提升学生对问题理性分析和逻辑推演能力,常思索“为什么”和“应该怎么做”,为人处世时心态趋附于平和,实现知识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三要学会明思。“行成于思,毁于随。”正是源于知识积累和文化调节,思考才成为了人的一种生活常态。文化力量的渗透和调节,会促进大学生把握理智与情感世界的平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养成主动探究的生活态度,是非比较的明思意识,并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意义与价值,增强行动的正确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阿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39.

[2] 鲁 洁.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N].中国教育报,2002-9-10(03).

[3] 刘晓霞.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论一体化”教学实践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60.

[4] 袁祖社.文化本质的“伦理证成”使命与精神生活的道德价值逻辑[J].道德与文明,2011(04):9-13.

[5] 金 雁.文化视域中的大学德育[J].江汉论坛,2008(10):122-125.

[6] 刘晓霞.以关爱养成为向度夯实思想政治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47-48.

[7] 夏春雨.试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08(10):19-20.

[8] 苏振芳.论文化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20-24.

[9] 宋 臻.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大学生德育 [J].当代青年研究,2011(2):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