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传奇小子:清华大学卖馒头,“卖”成金领CEO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传奇小子:清华大学卖馒头,“卖”成金领CEO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连高中都没有念完的打工仔,却创造了一连串奇迹:“托福”满分670,清华的一些高材生能考600分也很不易,他竟考了630分;他是清华园里唯一用英语卖馒头的人,并被《人民日报》评为“中国十大年度新闻人物”。从一名大学食堂普通切菜工,到名震全国的“金领硕士”,张立勇是怎样完成这种人生跳跃的?

去清华打工,不挣钞票学知识

在中国,清华大学是公认的藏龙卧虎之地,堪称“传奇人物的摇篮”。然而,见惯了拔尖人才的清华学子们,却津津乐道“馒头神”张立勇的传奇故事。这位农民工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关注,是因为他在卖馒头时,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天傍晚,学生们下课晚了,食堂窗口挤满了人,有的学生急不可耐地把碗塞进来:“两个馒头!”“3个,我要3个!”叫声和晃动的饭碗,让张立勇眼花缭乱,他随口说:“Would you pleasewait for a while(请等一下好吗)?”声音不大,但清晰有力,学生们怔住了。卖馒头的小师傅会说地道的英语?伸进窗内的手和碗缩回了。“Thanks for youpatience(谢谢你的耐心)。”张立勇又微笑着加了一句。这天,两个学生在卖饭窗口前讨论,英语单词中有面包,怎么没注意有“馒头”呢?“有,是steam-bun。”小张接过话茬说。还有一次,两个学生在争“bean”能否指代豌豆。窗口里面的张立勇说:“bean是豆类的总称,pea才是豌豆。”两个学生听了,点头称是。继而一脸惊愕地嘀咕:“这个卖饭的……好强!”

后来,食堂干脆让张立勇设立了一个“英语窗口”,专门用英语卖馒头。他的窗口前总是排起一溜长队,就连不太爱吃馒头的学生也加入了排队行列、只为和小张切磋英语。当他们了解张立勇的经历后,更对这位“北漂”小伙子的打拼精神钦佩不已。

1975年,张立勇出生在革命老区江西崇义县茶滩乡。为帮家里还债,18岁的他高中未读完就只身到广州打工。在一家中外合资的玩具厂,张立勇谋了份工作。因为这里的玩具都销往欧美国家,所以定单、包装等全是英文,看不懂这些外国文字,玩具的尺寸、颜色、填充物要多少等都无法确定,更无从下手。张立勇从帆布包里掏出从家乡带来的高中英语课本,又买来英语词典当助手,对照着包装箱上的英文,再翻译出汉字来。这时的他,已经感觉到了英语的重要性。

一次,有位美国客商来这家玩具厂谈业务,他叽哩噜咕地说了一大通英语,在场的厂领导们硬是没有一个人能听懂。女翻译闻讯赶来后,马上就用英文和洋客商有说有笑地愉快交流起来,这让张立勇万分羡慕和佩服。

和别的打工仔不同,张立勇并不想做一台挣钱的机器,工作之余他心里还鼓胀着强烈的求知欲,他坚信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但尽管“南下”时背了不少书籍,工作的劳累和周围的环境,却根本不允许他自学。“在一间狭小潮湿的屋子里住着8个工友,人家每天不是打牌就是喝酒,我想学习也没有那个环境和氛围。”

1996年,张立勇通过几年苦干,总算帮家里还清了近万元的债务。这时他已厌倦了在广州的打工生活,每天身体上都极其疲累,脑子里又很空虚,简直有一种虚度光阴的感觉。当年6月,他给在北京的一位亲戚通了电话,对方说:“这边倒是有个机会,但工资有点低,一个月才200元。哦对了,你在广州一月能挣多少钱?”“1000块左右。”亲戚一听工资悬殊这么大,以为准没戏了。不料,当张立勇听说这份工作是在清华大学的食堂当厨工,不由精神一振,欣然同意了!

能在清华读大学,曾经是张立勇瑰丽的梦想,这所百年名校一直是他心底的麦加圣地。“别说当厨工,就是到清华园做个清洁工,哪怕不给工资我都愿意去!”就这样,小伙子带着朝圣的虔诚,以另一种身份跨进了这座梦中的象牙塔。

每天在清华园的这片芳草地上,就像触摸着它温热的肌肤一般,与它一同呼吸,一同生长……这对张立勇而言,真是一个如鱼得水的好地方。尽管待遇要比广州低很多,但只要能维持生活,有一个氛围和环境让自己学习,他就觉得很充实,很开心了。

一鸣惊人,卖馒头也玩“英语脱口秀”

在清华大学第15食堂,张立勇成了一名切菜工,兼卖馒头。同时,他将自己感兴趣的英语作为突破口,开始了自学,但自学的艰难他始料未及。月薪微薄请不起老师,一台旧收音机成了他的先生。

上班不久,他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份高三学生般残酷的作息时间表――每天5:00起床,刷牙洗脸后花半小时去跑步,5:40---7:20背英语,7:30分上班。食堂规定,在给学生开饭之前,厨工们先吃,吃饭时间只有15分钟。为了能让自己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张立勇规定自己必须在7分钟内吃完饭,挤出8分钟躲到食堂后面一个放碗柜的地方背英语单词。很多同事都难以理解他这种“怪异”行为,别人吃完饭都要聊聊天、开开玩笑轻松一下。张立勇却总是匆匆扒完饭,把碗一推就“躲”起来背单词。“一个切菜工,学这有用吗?如果这小子没疯,肯定是我疯了!”一名厨师揶揄说。

因为每天要在菜墩、窗口前一站10多个小时,每天晚上下班后,张立勇都感到腰酸腿软,非常困乏,书没看上几页,眼睛就睁不开了。这么下去怎么行!后来,小张发现喝烫水治瞌睡。每一次看书前,他就先灌满一壶开水,故意把舌头烫得钻心痛,以此驱散瞌睡虫。就这样,他可以看书学单词到夜间11点,然后从11:30收听英语广播到凌晨1点,平均每天只睡4个小时。

和清华的学生不同,张立勇没有充足的时间。也不能正规学习,只有这样不断地积累时间,一分一秒都不放过。他就像一只上紧发条的闹钟,哪怕每天工作再苦再累,自学英语从不中断。在床头的墙上,贴着张立勇用毛笔写的“克己”和清华“自强不息,行胜于言”的校训,以告诫自己不许偷懒。

除了要像海绵挤水一样挤时间,张立勇还要求自己抵制各种各样的诱惑,长时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以前找他喝酒或参加生日聚会的同事、朋友特别多,可他一没钱二没时间,就婉言谢绝了。“后来他们有了活动就不再喊我。久而久之朋友们都认为我面子大,不愿花钱,抠门,还送我一个外号‘铁公鸡’!”张立勇笑着说。

在他眼里,北京这座城市就是一本流动的英语辞典,走到哪里都会有英语的身影。只要留心,随时随地都可以学,每一块广告牌,每一个路标,每一座饭店名称,每一个地铁站口,只要有英文,张立勇就记。甚至泡一袋方便面,他都能学5个单词:盐(salt)、糖(sugar)、味精(MSG)、脱水菜(Dehydrated veg―etables)、调味包(Seasoning packet)。滴水穿石,这名切菜工的英语大厦就这样一砖一砖地堆砌了起来。

当然,张立勇不敢本末倒置,因为学习而忽视自己的“革命工作”。由于每年年底都要考核厨师和杂工们的工作能力,为了能够长期留在清华校园,食堂里一些最脏最累,别人不愿干的活儿他都抢着干。小伙子知道,勤奋工作是自己留在清华的唯一途径,所以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英语。刚进厨房时张立勇显得笨手笨脚,通过一番努力。好学的他很快就练出一手精湛的刀功,切菜速度极快,厚度拿捏自如。

在清华食堂开设“英语窗口”后,张立勇的口语交流能力提高极快,有的学生想试试这位切菜工到底有多深的水,买过馒头后故意把话题引到饮食以外的领域,但无论问什么,对方话音一落,张立勇马上就能用英语对答如流,发音之标准令外语系的大学生都感到汗颜!“第15食堂有个爱玩‘英语脱口秀’的小师傅”,一下成了清华园最热门的新闻,不仅学生们纷纷慕名来买张立勇的馒头,一些老师也怀着好奇找小张师傅“过招”。

2000年的4月一天,哈佛大学一位著名女教授到清华作学术交流,听说张立勇的事迹后,专门到食堂找他闲聊了一阵。尽管已有思想准备,张立勇一开口还是令这位美国女士感到很吃惊,他敏捷的思维、流利的英语、温暖的笑容,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事隔两年后,美国一家媒体采访她,谈到对中国清华大学的印象时,女教授由衷地称赞:“那真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连在校园食堂里卖馒头的打工仔,都拥有高超的英文水平和极好的修养!”

当年7月,张立勇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这让他信心倍增。2001年,他报名参加了托福考试,成绩一下来,竟是630的高分!消息传出,整个清华园都沸腾了,在水木清华BBS上,大学生们将他比作《天龙八部》中那位深藏不露的少林寺“扫地僧”:“要说还是咱清华人才济济。少林有‘扫地僧’。清华有‘馒头神’,都一样惊世骇俗!”他的艰辛,他的刻苦,他的顽强,让清华学子动容。这所中国最高学府的网络论坛上,首次为一个农民工的坚韧好学掀起了波澜,“馒头神”张立勇更成了清华大学的热点人物。

破雾而出,切菜工“变身”金领ceo

不过,一考成名后的张立勇淡定而从容,并没有给国外的任何一所院校寄留学申请材料,他考托福只是想验证自己的英语水平。当时,张立勇的工资只有七八百元,除去留给自己几十块钱的零花外,剩下的全都寄给父母。尽管如此,面对教育机构开出七八千元月薪请他去工作,小伙子竟然婉拒了。大家都很不理解,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还要继续留在食堂打工,这不是“人才浪费”吗?但事实上,张立勇不忍告别清华,是因为这里拥有良好的自学环境,同学和老师们都那样平易近人,学习上遇到什么难题,他可以随时“逮”个人滔滔不绝地发问。

于是,张立勇继续在食堂切菜卖馒头,工余开始自学大学课程。一年后,他拿下了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大专文凭;隔了两年,他又拿下了北大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文凭,终于圆了一个迟到10年的大学梦。当天晚上,张立勇破天荒地花掉大半月工资,宴请了所有的同事和朋友。酒桌上,这个沉默、内敛的小伙子哭得一塌糊涂。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纸文凭的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吃了多少苦头……

2004年7月,张立勇出版了他的自传《英语神厨―――我在清华打工》,书中讲述了他的打工和自学经历。没想到,该书一面市就受到全国众多大学生和打工者的热捧。销量惊人!读者们都视他为最好的励志楷模,十年磨一剑的张立勇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偶像。

接下来,到上海、广州、天津等大城市签名售书,以及到各大高校为师生们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如何学习、怎样坚持学习等技巧,就成了张立勇生活中的一部分。他的演讲风趣幽默。不时引发同学们的掌声和欢笑。这位从神话中走来的清华农民工,用朴实的话语,把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无私地传授给了许许多多的人。不久后,他被授予“首届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被《人民日报》评为“中国十大年度新闻人物”!

2007年,这位自学成材的打工仔又顺利通过学位答辩,拿到了传播学硕士学位,给他传奇的经历又深了一道光环。当年6月,“馒头神”不再卖馒头,而是被招进清华大学后勤部门做起了行政工作。

张立勇没有忘记是热心的清华人成就了他,父母生病,领导在经济上给予帮助;买不起英语教材,一些素不相识的学生给他各种英语辅导书和磁带;在北京11年了,他几乎没有买过一件衣服,都是同事、同学、领导们送的……所以,一旦有人需要帮助,他也会毫不吝啬地伸出援手。比如两位考进清华后,成绩连续出现过几次不及格的学生,与张立勇一席长谈后触动很大,恭敬地称他张老师,之后他们的成绩很快就上去了。

2008年8月,美国著名的“金头脑”英语传播公司,在与张立勇多次沟通后。聘任他为中国分公司CEO。丰厚的工资待遇,一下把这位打工仔推进了金领阶层。此时,张立勇终于成了破雾而出的太阳。

如今除了担任“金头脑”公司中国CEO,张立勇还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北京市民说英语”项目特约顾问、高校天天英语角特约高级英语顾问,并在互联网上创建了张立勇英语工作室(www.省略/002/main.asp),专门帮助网友学英语。“当代青年应该懂一门外语,这意味着信息和机遇。”张立勇深有感触地说。

从一名连高中都没有读完的低层打工者,到大名鼎鼎的“金领硕士”、“外企CEO”,小张说,他的成功自然离不开勤奋拼搏,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敢于做梦。的确,支撑一个人乐观而坚强地面对生活的,不是金钱和力量。而是梦想的火种。这位请华“馒头神”用他漂亮的人生跳跃,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