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前形势下民办高校就业模式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前形势下民办高校就业模式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结合民办就业工作实践,就如何解决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和如何摸索出一条具有民办高校特色、适合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模式,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民办高校;就业模式;校企合作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历来关注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逐年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日益显现出来,成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2011年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数量660万,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增加近20万,从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看,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相比,由于起步较晚,就业系统还不完善,社会认可度不高,就业层次较低,就业心态不正常等等,学生就业存在着就业单位整体层次偏低,学生离岗比较频繁,专业不对口等问题,民办高校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近年来取得很大的进步,《2009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竞争力调查报告》显示:51.9%雇主认为民办高校学生动手能力强,高于公办学校;53.8%雇主认为其工作作风踏实,民办高校在摸索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和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民办高校学生培养目的主要是为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培养应用性、技术性人才,其宗旨是理论够用、实践能力较强,因此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出的人才是市场需求,并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首先,民办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确保专业课程设置的实用性、科学性;其次,加强就业指导课教育并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民办高校从学生入学时就以专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全面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教育,并贯穿于在校学习全过程中,把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中,强化学生主动成才意识,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就业有更加明确的定位,对将来的就业有一定的可预见性,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再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考虑到实用性;在教学形式上,要生动活泼,形式感强;在教学方法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教育,在就业指导中要着重加强,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实干精神和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这是学生就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民办高校就业成功的法宝。

关于就业指导课和专业课程设置笔者对合肥一所民办高校二级学院大二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分发试卷100份,有效试卷85份,表格如下:

对专业就业期望值 高 一般 低

69.46% 14.2% 16.84%

专业课程设置和就业紧密性 联系紧密 一般 低

71.42% 13.2% 15.38%

就业指导课对自己专业学习和就业的影响 强 一般 低

85% 10% 5%

通过调查,学生对于专业的就业期望值,专业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还是认可的,分别达到了69.46%,71.42%,85%,就业指导和专业学习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二、以技能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企业招聘,无疑想获得自己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和公办高校比较,民办高校更加注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企业的需求联系起来,实现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和培养目标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学的硬件设施和企业的生产环境相结合、教学内容和职业内容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校企合作进行学工交替,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顺应了企业的要求,很好体现了教学和就业相结合的特点,所谓“校企订单培训是参与培训的主体以协议形式事先确定培训课程的设置、培训流程、培训客体及其岗位设置等内容通过资金合作、联合办学、师资共享等方式执行事先制订的契约,最终按协议原则输送或录用培训客体就职于事先拟定岗位的动态过程。”其模式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1)校企在相互了解共同协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技能需要对于学生学习期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的要求及考核的指标等多方面内容进行缜密的筹划,开展工作。

(2)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主要是利用学校的场地、教学设备设施、教学内容按照校企双方的培养目标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学习,为实践教学打下基础。实践教学由合作企业提供实践岗位、设备、车间、专业技术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培训,根据学生所掌握的技术能力状况,理论和实践轮流交错进行,不断调整所占的比重。

(3)考核与聘用。课程培训结束后,校企双方根据培训的内容和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测试,企业根据学生培训过程中的综合素质表现及考核结果作为是否聘用的重要依据。

笔者对参与学工交替模式的20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于职业预期的调查,60%的学生认为学工交替模式能够很好的体现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定位,对于学工交替的适应性调查,80%的学生表示满意。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工交替订单式模式对于民办高校培养市场适应性人才方面存在着明显优势。

三、以市场营销理论为指导,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竞争的日趋激烈,民办高校借鉴企业推销产品的做法率先在就业工作中引入了市场营销理论,广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毕业生推广体系。

(1)走出去,请进来。民办高校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巩固已有的就业市场和渠道,积极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走出去寻找适合学生就业企业,推荐学生,把企业请进来,根据企业的要求完善教学,和企业建立实训就业基地,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企业需要。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精心打造卖方市场“产品”。民办高校要树立人才培养品牌意识,根据自身的情况搞好市场定位,根据市场要求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人为本,学生出来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企业科技人员请进讲堂,把学生带入生产车间第一线,丰富学生实践阅历,打造自己的品牌价值,从而使自己的毕业生在锁定的买方市场中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可塑性。

(3)积极拓展毕业生各种就业渠道。建立高效,迅速,便捷、稳定的毕业生营销网络系统,积极拓展、培育毕业生销售市场,按照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性格等,有计划、有条理的分类对用人企业进行推荐。如:某民办高校对学生就业实行个人意愿和就业经验性指导相结合进行尝试,从新生入学时起,辅导员对于学生各种信息建立个人档案,包括相貌、体征、兴趣爱好等,并进行大学期间学生信息变化的跟踪记档,以便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根据综合掌握信息进行跟踪指导,对于性格外向、有良好沟通的能力同学根据自己的就业意愿,推荐到销售、管理等岗位,对于性格内敛、有良好思维逻辑、喜欢钻研的同学则向科研、设计等岗位推荐。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经常性的艰苦工作。面对就业的挑战,只要瞄准市场,上下齐抓共管,内练素质,外抓指导,就能开拓大学生就业的广阔天地,使每位学生都能走出一条既适合社会需要又能展现个人才华的求职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潘建林.探析校企合作订单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与职业》[J],2007 (4)

[2]彭程.校企合作,构建“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J],2008.(10)

[3]刘兴亚.以市场为导向 迎接大学生就业挑战.《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J],2008, (5)

[4]张楠.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浅析.《中国大学生就业》[J],2012(10)

注:本文系安徽三联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结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