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克·吐温:文学天才 投资蠢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克·吐温:文学天才 投资蠢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克吐温是美国幽默小说大师。遗憾的是,这个文学创作方面的少有天才,在投资理财上却是一个十足的笨蛋。他一生中的两次投资行为,是两次伤心的“失败之旅”,是两次“黄金梦”的破灭。

一天,一个年轻人登门造访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来访者胳膊底下还夹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原来,年轻人发明了一种新装置,需要资金来推销和大批生产这种装置。

马克・吐温年轻时热衷于发明创造,他一生在各种新产品、新发明上,投资多达50多万美元。但那些项目没有一个成功,所有投资都打了水漂。后来,马克・吐温心灰意冷,发誓永远不在“新奇玩意儿”上浪费金钱了。

因此,一见到这位年轻的来访者,马克・吐温马上抱歉地说自己有过无数次投资失败的教训,不打算再冒任何风险了。

“我并不指望巨额投资。”年轻人说,“只要500美元,您就可以拥有一大笔股份。”想起自己刚发过的誓言,马克・吐温还是摇了摇头。失望的年轻人只好起身告辞。看着他的背影,大作家不由心头一动。“嘿,”马克・吐温在客人身后叫了一声,话一出口,他立刻为自己的不坚定感到羞愧。为了掩饰,他马上改口说,“……你刚才说你叫什么来着?”

“贝尔,”年轻人回答,“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再见,贝尔!祝你好运!”马克・吐温关上了房门,心想:“谢天谢地,我总算坚持住了,没向贝尔投资。”

今天我们知道,年轻的贝尔胳膊下夹着的“新奇玩意儿”叫电话。所有给这个新产品投资的人,日后都成了百万富翁。有时候,“坚定”不总有好结果,“一时冲动”也不总是坏事。因为太坚定,马克・吐温与机会失之交臂。

打字机变成烧钱机器

马克・吐温是美国幽默短篇小说大师。遗憾的是,这个文学创作方面的杰出天才,在投资理财上却是一个十足的笨蛋。他一生中的两次投资行为,是两次伤心的“失败之旅”,是两次“黄金梦”的破灭。

马克・吐温的第一次经商活动,是从事打字机的投资。

那是1880年,马克・吐温已经45岁了。在此之前,他靠爬格子发了点小财,并有了点名气。一天,一个叫佩吉的人来敲他的门,佩吉对马克・吐温说:“我在从事一项打字机的研究,眼看就要成功了。研究成功、产品投放市场后,金钱就会像河水一样流来。现在我只缺最后一笔实验经费,谁敢投资,将来他得到的好处肯定难以计数。”

马克・吐温本来就有想入非非的毛病,经对方这么一说,脑子里幻想的火苗一下子被煽得很旺。他想:靠爬格子只能发小财,发不了大财,要发大财,只有投资商业。他爽快地拿出2000美元,投资研制打字机。至于实验者的研究能力、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确切价值如何,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一年过去了,佩吉找到马克・吐温,亲热地对他说:“快成功了,只需要最后一笔钱。”马克・吐温二话没说,又把钱给了他。

两年过去了,佩吉又拜访了马克・吐温,仍亲热地说:“快成功了,只需要最后一笔钱了。”三年、四年、五年……时间一晃就是七个年头,这个“快成功”的打字机还没研究成功。马克・吐温屈指一算,先后有2万多美元在佩吉这种“亲亲热热”中丧失。

马克・吐温哪里料到,“真正的成功”遥遥无期地拖延下去。他45岁开始投资研制打字机,到已是满头白发的60岁的老人时,打字机还没研制成功,而被这无底洞吞掉的金钱,已达15万美元之巨。这些钱如果堆积起来,恐怕能淹没一个人。

马克・吐温决定再也不当傻瓜。但当善于花言巧语的佩吉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想发大财的欲望又被煽起,决心又动摇起来。佩吉最后一次对马克・吐温说:“打字机已研究成功。机器没问题;只要再调整一下,就可以投放市场。如果你愿再拿出最后一笔钱,当然要多点,那就……”

“要多少?”“4万!”“4万就4万吧。”佩吉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他心花怒放地对马克・ 吐温说:“我们的好船长,好望角就在眼前,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看到它了。”

“好望角”永远没在马克・吐温这个傻船长眼前出现,相反传来的是犹如晴天霹雳的坏消息:其他竞争者已把打字机发明出来了,并已投入工业生产。马克・吐温投资的那个还在“调整”的打字机,即使这时能投放市场,也赚不了大钱。发大财的美梦成了泡影,用心血换来的19万美元付诸东流。此刻,马克・吐温才完全明白了,可他损失的尊严和金钱,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开出版公司导致债台高筑

马克・吐温第二次经商是创办出版公司。马克・吐温50岁的时候,他的名气更大了,他所写的书有不少都成了畅销书。出版商看准这一行情,争相出版他的作品,因此而发财的大有人在。

看着自己作品的出版收入大部分落入出版商的腰包,而自己只能拿到其中的1/10,马克・吐温颇有感触。他想:为什么我不自己开个出版公司,专门出版、发行自己的作品?这时候,他手头有6部作品即将脱稿。他仔细算了一下,如果把它们交给出版商,最多只能得到3000美元的稿酬,如果自己出版,至少可得2.5万美元的收入,二者相差8倍之多。他决心当个出版商,自己出版自己的作品。

可是,马克・吐温没有任何建立和管理一家出版公司的经验,就连起码的财会知识都不懂。他只好请来30岁的外甥韦伯斯特当公司的经理,然后由他出面,贷款购买了20部印刷机,建立了7家装订所,还雇佣了1万多名推销员,大张旗鼓地干起来了。

马克・吐温自己出版的第一本书是他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本书以深刻的思想和新颖的文笔,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它一出版,销路很好。第二本书是他的《格兰特将军回忆录》,该书的主人公格兰特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方总司令,曾继林肯之后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是美国人心目中的伟人。由于美国人对这位前总统的命运十分关心,所以,这本书成了畅销书,出版不久销售了61万册,获利64万美元。马克・吐温把这笔收入中的42万美元赠给这位前总统的遗孀,18万美元分给出版公司,自己留4万美元。这4万美元,就是前面提到的研制打字机的最后一次投资。

马克・吐温被这两次偶然的胜利搞得昏昏然,他继续扩大出版业务。而经理韦伯斯特除了比他多懂得一些财会知识外,对经营管理也一窍不通。他们两人的关系,是一个外行不断地向一个门外汉下达一些稀奇古怪、充满浪漫色彩的指示。后者无法理解前者指示中的奥秘,双方经常为此争吵不休。到了第三个年头,韦伯斯特感到实在难以再干下去了,便卷起铺盖一走了之。马克・吐温只得躬亲商务。可是他一看到账目就头痛,更别提怎么去管理好整个出版公司了。这个出版公司勉强维持了10年,最后在1894年的经济危机中彻底坍塌。马克・ 吐温为此背上9.4万美元的债务,他的债权人竟有96个之多。马克・吐温最终在经商活动中彻底失败。

为还债而漂泊

在过去的生活中,每当经济状况不佳时,马克・吐温总是借助写作和演讲来使自己摆脱困境,而且屡屡奏效。于是,马克・吐温通过他从前的演讲人庞德少校安排了一年的巡回演讲计划。

1895年7月14日,马克・吐温和妻子莉娃、次女克拉拉一起,开始了全球巡回演讲。他们首先横穿美国大陆,再赴加拿大,接着去澳大利亚,还到新西兰、印度、南非等许多国家,在旅行中,马克・吐温不断地将赚到的钱寄给经纪人罗杰斯,由他来替自己还债。令他们一家高兴的是,随着旅程的即将结束,欠债额也在迅速减少。1896年8月,马克・吐温一家又来到英国,在伦敦近郊租了一所房子,马克・吐温准备在这里完成《赤道环游记》,以便还清最后的债务。

随着《赤道环游记》的出版销售,经过马克・吐温的拼命工作和全家人的勤俭节省,到1898年1月底,他们最终全部还清了债务。美国各家报纸都用长篇社论赞扬马克・吐温的成就和顾全声誉的事迹,并用大号标题发表了他全部还清债务的消息。

一身轻松的马克・吐温想起阔别多年的祖国和家乡,妻子莉娃也对漂泊动荡的生活倍感厌倦。1900年10月16日,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马克・吐温一家结束了长达9年的流浪生活,返回纽约。如潮的人流涌向码头,来欢迎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演讲家,《纽约时报》用大字标题发表这位白发老人还乡的喜讯。面对前来迎接他的众多记者和读者,马克・吐温激动地说:“我只要上了岸,就要砍断两条腿,让自己再也不能离开了!”

“股经”未卜先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投资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但马克・吐温并不这么想,除投资实业外,他还进军股市。也许,当时进入股市是马克・吐温迫于还债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妄图在股市上大捞一笔,起死回生。但结局依然是失败。

1904年6月,莉娃在长期患病后去世。丧妻后的马克・吐温晚年生活痛苦不堪,与朋友和亲人在一起的私下场合,他常表露出令人吃惊的麻木。“他生命最后10年的大部分时光备受煎熬。”传记作家哈姆林・黑尔写道:马克・吐温继续写了相当篇幅的文字稿,但大多数都未能收尾。他晚年的记忆很不稳定,时常会勃然大怒,固执己见,并有很长一段时间沉溺于惰性的沮丧心情之中,而他企图摆脱这种状态的方法就是无休止地打台球、玩牌、抽雪茄以及卧床阅读。

1910年4月21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逝世,享年74岁。除了留给后人十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短篇小说和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马克・吐温对于股市的“名言”同样经典。

马克・吐温在其短篇小说《傻头傻脑威尔逊的悲剧》中有一句对新入市者来说犹如当头棒喝的名言:“十月,这是炒股最危险的月份;其他危险的月份有七月、一月、九月、四月、十一月、五月、三月、六月、十二月、八月和二月”,“月月是危险月!”

不过,10月的确是股市充满危险的月份。美国股史上两次跌得昏天黑地的跌市,皆发生于10月。1929年10月23~29日,跌幅25%;1987年10月19日一天之内跌去22.6%。就此方面看,马克・吐温可谓是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