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日人类起源神话之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日人类起源神话之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神话是原始先人的原始理解,透过神话,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一个民族。本文从起源神话入手,通过对起源神话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中日两国人在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别,从而为研究中日民族心理结构差异的起源找到了一些证据。

【关键词】神话;女娲神话;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神话;比较

一中国女娲神话

据《太平御览》记载,俗说天地开辟, 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为人, 剧务, 力不暇供, 乃引绳于垣泥中, 举以为人, 故富贵贤者, 黄土人也; 贫贱凡庸者, 引垣人也。『楚辞「天中也有记载说,女娲是人类的创造神。后来,『淮南子「h林指出,女娲具有农业神的性格。

但是为什么女娲以土造人?“从原始思维来看,女娲以土造人最根深蒂固的理由,是因为女娲是大地母亲的形态,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女娲就是社神”。原始时代,生产力不发达,先人的一切生存活动都必须依靠土地,对于土地的崇拜是必然的。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中国人独特的土地情结。它在反应传统文化,风俗的同时,蕴含了代代中国人对土地之内所隐藏的人类根源的崇拜。他的出现,是作为农业大国发展的必然,“在仰韶文化中晚期,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已经进入了农耕经济时代,这种集落生活方式强化了土地的重要性和人们对于土地的感情。”

二日本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神话

《古事记》记载“於是、天神T命以、t伊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二柱神、修理固成是多陀用帕髦、n天沼矛而、言依n也。(中略)如此言竟而、御合、生子、淡道之穗之Me 次生、伊豫之二名搿 此胝摺⑸硪欢有面四、懊嬗忻。故、伊豫^『爱(上)比u 。”

关于日本神话的传承大多以《古事记》《日本书纪》和地方《风土记》为蓝本,即,以高天原为中心的日本神话体系占了大半,据说。在日本是没有人类起源神话的,各古籍中也没有相关方面的记载。日本的人类起源神话存在于创世神话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神话是日本的人类神话的开笔。

《古事记》记载,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原本是无性的第七代之神,降落到陆上之后变为有性神。他们是兄妹,而且创造了日本。换言之,日本创造神的系谱与神的关心不容忽视。这在日本宗教史上,意义深远。“日本的传统宗教是神教,712年太安万侣编纂的《古事记》是一部以神道为主的经典。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记录了天地开拓到神武天皇的历史,第七代的神,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是日本国土的生成神。”据此,不能否认宗教和神话的依存关系。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通过性关系创造了日本。首先,他们绕天之柱而行,据学者严B汤指出,天之柱的本质是男性生殖器官崇拜的表现,生命也由此而生。

第一次,男神从左向右,女神从右向左,女神伊邪那美命先开口,于是他们生了一只水蛭。占卜之神说,这是由于女子先发话的缘故,必须要男子先发话才可以。这里很明显体现出,日本封建的男尊女卑。这种情况在现在的日本也依然存在,结婚后,女性的一般存在是家庭。

三 中日人类起源神话异同

首先,同有一个混沌期,最初,天地未分,宇宙全体一片黑暗与混沌,开辟天地之后为女娲造人创造了舞台。据《古事记》和《日本书记》记载,最初,天地未开,世界混沌,像鸡蛋一样,然后天地形成......神生神,大众之身的伊耶那岐神和伊耶那美神,生出日本八百万的神。

其次,两则神话都可以反应原始人类的婚姻制度。中国原始婚姻就处于不知有父的状态,而日本两神绕天柱而转,第二次相会后,繁衍出众神。天之柱事实上是,一种原始婚姻仪式,古人通过这种仪式,得到成为夫妻的资格,享有繁殖后代的权利。

尽管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方面存在共同性,但是,也存在根本的差异。

从文本记载的诞生时间来看,日本起源神话明显落后于中国。女娲最初记载于《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有神十人, 名曰女娲之肠, 化为神, 处栗广之野, 横道而处”,而众所周知,伊耶两神的最早记录是在712年的《古事记》。同时,从反应的婚姻制度来看,日本神话反应的是男尊女卑的两性创造世界,显然也是承德太子之后逐渐形成的男权社会的事。

从神话的特点来看,我国起源神话庄严含蓄,日本的却奔放激动。女娲是中国最初的有生命无性神,与日本典型的神创造神相比而言,纯粹的就是单一女神通过勤奋劳动创造了人类,没有两性话题,而日本的起源神话是原始时代性关系的直接代表,带有鲜明的感彩。而且当时,日本显然已经具有了婚姻的仪式,即,结婚的道具,天;结婚的形式,绕行天之柱;合婚的方向,男左女右。

价值观方面,中国重视社会性,强调作为个人生存的使命是公正无私,德行至上,肯定人的社会性和社会责任。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之下,中国的人类起源神话形成了独特的格调。这也是中国神话提倡劳动创造世界,重视牺牲精神的体现。但是日本却重视个人权利,肯定个人价值。理解人的自然性和生理欲求,这鲜明的体现在了日本的神话中。

参考文献

[1]《太平御览》,李P等撰 ,中华书局出版,卷七十八,P364

[2]《女娲”神话之人类学解读》,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9年第5期(总第112期) 民族学与人类学,侯豫新

[3]《泥土的神圣与卑污―三则人类起源神话文化内涵之比较》,张开众,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三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