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形成机理实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形成机理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国食品安全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笔者在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862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受消费者对食品供应各有关主体的信任、消费者对相关机构监管作用感知的显著影响。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的结果也从消费者感知角度反映出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被动地位和食品质量信息披露中的角色缺位等问题。

关键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机理;江苏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030);扬州大学科技创新培育基金项目(2011CXJ088)。

作者简介:崔彬(1968―),男,陕西宁强人,管理学博士,扬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管理研究;伊静静(1986一),女,山东菏泽人,扬州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营销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编号:1006―1096(2012)02―0115―05 收稿日期:2011―08-21

引言

近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国食品安全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程度的降低不仅会严重影响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探讨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形成机理,寻找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程度的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对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问题的研究从内涵界定和影响因素两方面展开。在内涵界定方面,Lu―hmann(1988)、Fischer等(2006)认为消费者信任是消费者在面对多重选择时减少复杂性的必要手段,也是消费者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交互作用。在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影响因素方面,Jan―neke等(2007)构建的两维结构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的因素;Mei(2008)则从自反性现代化理论和文化理论角度来分析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影响因素。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促使国外学者开始尝试使用多学科综合方法进行研究。然而,由于政治体制、社会及文化环境的差异,其研究成果是否适合我国实际还需进一步检验。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国内研究者分析了QS认证与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关系(刘艳秋等,2008)、消费者对液态奶安全性信任的影响因素(卢菲菲等,2010)以及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因素(刘艳秋等,2009)等。这些研究虽然认识到食品安全信任问题的复杂性,但研究仍从消费者对政府、认证机构、食品企业等主体的信任这一思路展开,变量选取上还未充分考虑食品安全信任的多维属性。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试图在食品安全信任多维属性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进一步揭示消费者食品安全信任的形成机理。

江苏省经济发展梯度可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层次,且江苏南北经济发展与全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梯度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因此,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研究结论将具有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