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企业输送应用型技术人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企业输送应用型技术人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言

当前,高职院校服装专业的教学现状与服装产业内部分工日趋细化,以及服装企业需求的发展之间存在衔接不畅的问题,改革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弊端成为服装专业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1.我国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服装专业需要与社会和市场高度的契合,但是很多高职学生在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没有对本专业定位有个全面的了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准确地设定学习目标。同时,不同的服装院校所设定的专业名称也各不相同,如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设计与表演、电脑服装设计与制作等。这些名目繁多的专业名称也会造成学生就业目标的混乱。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也就是说其培养的人才毕业后要有比较高的职业技能,这是最本质和最基础的东西。

1.2教师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在教学手段和模式上,大部分学校还是采取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通过老师对学生单向的灌输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因此教师也无从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以服装工艺课为例,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将学生集中起来开始做示范,在示范的过程中插入老师认为必要的讲解,做完示范后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懂的向老师提问。这种教学方法有他自身的优势,比如说学生能够非常直观的看到整个操作过程。但是也有其固有的问题,就是成效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大部分学生是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的,所以当老师做完示范后,比较靠前的一些环节学生就产生了遗忘。同时每一个工艺要点学生只是象征性地做过一次,到了真正做设计与制作的时候学生早已经忘记,导致设计作品的工艺呈现惨不忍睹。当这些问题比较多的时候,学生就会出现烦躁情绪,导致整个设计过程的失败。

1.3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高职院校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就缺乏对本专业的了解,也不去关心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当然这里面有多个方面的原因,比如有一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完全是听从家长的意思,学生自己对专业的选择没有主见;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该专业不了解,进入学校经过一定时间的熟悉之后,发现现实情况和自己的预想有差异,所以原本的兴趣就逐渐淡了下去。还有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服装专业自身的教学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学生听到的东西无法获得感性的认识,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教学形式过于枯燥,不论是课堂讲授还是实践,都不断的重复以往,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鉴于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笔者作为服装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服装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受到美国的一个系列选秀节目《天桥风云》的启发,笔者想到是否可以把这种竞赛机制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丰富服装专业的课堂教学形式。

2.服装设计专业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改革的目标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当下流行的真人选秀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现场设计、现场制作、现场评分的团队项目中。在紧张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充满成就感。

2.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前阶段课程学习积累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在不同年级、不同的课程内容阶段作一个综合的应用,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阶段性专业技能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2.3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不同年级学生的合作,达到设定主题的设计任务,学生之间展开讨论、交流、沟通,这样的一个磨合过程促使学生合作能力的成长,为将来能够更快地适应团队的工作形式。

3.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改革内容

3.1从单一的理论课或实践课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与模拟设计为主,虽然也有教学实践课,但学生的设计往往停留在想象阶段,很多设计想法很好但无法实施。在这个教学实践改革中要求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思路并具体呈现。

3.2从传统课堂的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形式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单向授受的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知识的掌握度、知识的转换率不高,导致学生在真正做设计时无法呈现设计思想,以致最后呈现效果达不到预期设想。此次服装设计教学的课堂改革中教师不是作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提出建设性意见,只提供技术建议支持。

3.3从以年级为单位划分的学习模式转向为不同年级穿插交流学习模式

传统的教学以年级为单位展开教学,年级与年级之间缺少交流,整体学习氛围不够活跃。此次改革促使各年级间的学生主动交流,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相互配合与协作。不仅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也使整个专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氛围得到极大的提升。

3.4从传统的终端评价机制转为教学过程实时评价机制

传统的评价机制采用的是教师在课程结束后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质量来评分。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情况没有进行及时反馈,学生对于自己在专业上的改进方向不明确。此次改革采用课堂评价与实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沿用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质量给学生评分;另一方面,采用实时评价,也就是最后阶段的教学实践完成后,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教师现场给予评价,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以利于今后的改进。

4.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以笔者所在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在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选择一年级的“成衣设计”课(9周144课时)和二年级的“戏剧影视服装设计”课(5周80课时)(模块A)、“女装设计”课(5周80课时)(模块B)进行跨年级的教学实践。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学生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阶段,采用实践竞赛形式,学生以高低年级组合的形式完成设定的设计任务。

通过服装专业教研室的组织,在课程的特定阶段,由教研室发起一次有主题命名的实践竞赛活动,要求一、二年级服装专业的学生参加,并且要求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抽签两两组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加竞赛,竞赛时间一般安排在一周以内,期间由教研室全体教师作指导教师。最后,公开进行打分,现场评出奖项。除本教研室的教师参与评分以外,教研室将邀请系里领导或各教研室主任以及学院其他专业的专家参加评分,每次的评分小组控制在五人左右。评出一、二、三等奖以及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最佳团队合作奖。获奖的团队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或操行分的加分;优秀的设计作品进行展出并上传至学院网站共享。

4.1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

第一阶段,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以多媒体课件讲授、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辅导。

第二阶段,以教学实践竞赛为主。由学生主导课堂,教师辅助形式,采用小组讨论、团队合作、鼓励教学、竞赛形式展开。(服装设计课教学实践课堂改革的重点)

4.2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

(1)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学生召开赛前动员会,下发教学实践设计任务书;

(2)由二年级学生抽签选定小组成员;

(3)小组成员讨论设计方案、绘制设计效果图、采买材料;

(4)小组成员进行服装设计与制作,教师全程陪同,提供技术支持;

(5)教研室组织进行现场评分;

(6)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和提炼。

通过对服装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活动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一年级学生能够掌握成衣设计中零部件的设计方法;了解服装设计从思路形成到设计呈现的全过程;配合高年级学生的制作,培养协作能力。二年级学生能够掌握女装设计、戏剧影视服装设计中整体的设计方法;提高服装设计的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组织领导能力。通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实践经验累积,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三年级时的毕业设计整体质量;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5.结论

服装设计专业课堂教学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只有通过不断地课堂教学改革,才能从中找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提升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团队合作等等问题的方法。这正是笔者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和探索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服装专业的综合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才能使服装设计专业走得更快、更远。

参考文献:

[1]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J].装饰,2006.12

[2]张喆.从法国服装教育看我国高等服装教育的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2

[3]刘胜利.服装设计专业应用型教学研究[J].美术大观,2006.03

作者简介:

李雪芬(1970— ),女,浙江仙居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和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