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成就目标定向、自我调节与成就结果的关系研究述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成就目标定向、自我调节与成就结果的关系研究述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大量研究表明,成就目标定向自我调节成就结果密切相关,不同的目标定向对应着不同的自我调节策略和模式,自我调节在成就目标定向与成就结果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成就目标定向、自我调节与成就结果的关系研究带给我们如下启示:培养学生确立有利于自我发展的目标定向,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获得积极的成就结果。

关键词:成就目标定向;自我调节;成就结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31-04

一、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是近年来动机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受到了理论研究者和实践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人类在成就情境中的动机倾向有两种: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早期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1]把成就目标划分为掌握目标(mastery goal)或学习目标(learning goal)定向和成就目标(performance goal)或能力目标(ability goal)定向。学习目标定向者会把精力放在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对任务的理解和掌握上,因而他们倾向于把能力的提高和对任务的掌握作为成功的标准。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本身就是最终的目的。成就目标定向者关注的是个体的表现和自尊, 他们试图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自己的成就能否获得公众的认可。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学习目标定向集中于能力的获得,与其对应的是能力增长观,即认为个体的基本能力可以通过努力而累积增长;而成就目标定向集中于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其对应的是能力实体观,即认为个体的能力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具有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会把成功归因于努力,而具有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则会把成功归因于能力。

后来,Elliot & Church(1997)[2]将成就目标定向分为趋近(approach)和回避(avoid)两个维度,提出了目标定向的三分法,即掌握目标定向、成就趋近定向和成就回避定向,并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上述三因素结构进行了验证。掌握目标定向个体关注的重点是新技能的获得、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成就趋近定向个体关注的是如何取得好成就、如何得到基于社会比较的胜任感和他人对自身能力的认可;成就回避定向个体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出现对自身能力不利的评价,并回避基于社会比较的不胜任结果和他人的不认可。这种分类得到了实证研究者的普遍支持,不同的目标定向对应着不同的成就结果。

Linnenbrink 和 Pintrich(2000)[3]在三分法基础上又提出了成就目标定向的四分法,认为掌握定向和成就定向一样也应该存在趋近和回避两个维度, 从而形成了掌握趋近、掌握回避、成就趋近和成就回避四种目标定向。新提出的掌握回避目标定向是指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避免无法进步或无法尽可能完善地学习知识,避免使自己无法达到个人自设的成就标准。成就目标定向的四分法得到了部分实证研究者的支持,但他们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目标定向会产生不同的动机、情感、认知和行为过程, 并通过这些中介过程或这些中介过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成就结果[3]。研究还表明,成就目标定向与成就结果的关系十分密切, 而且在目标定向与成就结果之间包含着一系列的中介过程,如自我调节、情绪调节、工作记忆等。其中,自我调节是最重要的过程。因此,国内外不少研究都是围绕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的关系,以及二者对成就结果的影响而展开的。本文就国内外有关目标定向、自我调节及成就结果的关系研究进行梳理,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二、有关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关系的研究

自我调节是一种使个体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引导自己的目标走向活动的内部的心理过程[4]。研究者区分了自我调节的结构理论和内容理论[5]。目标定向理论就是自我调节内容理论的代表,它关注个体在成就情境中可能采取的目标定向类型以及这些不同的目标是如何影响自我调节的。显然,不同的目标定向者,会采取不同的自我调节模式,并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综观国内外有关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的关系研究,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过程的关系;另一类是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具体策略选择的关系。

1.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过程的关系

Kanfer(1990)[4]提出的自我调节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和自我反应(self-reactions),并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因此,我们从这四个方面分别考察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过程的关系。

(1)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涉及目标达成进程中对反馈的寻求和解释。这些反馈可以来自于任务本身或外在资源(如指导者)。研究表明,学习目标定向个体比成就目标定向个体更有可能去寻求反馈。具体而言,不同的目标定向会影响个体寻求反馈的频率、征兆、时机和类型[5]。学习目标定向个体与成就目标定向个体在寻求反馈的代价和价值感知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学习目标定向者更看重反馈对于学习的价值,因而会更多地寻求反馈;而成就目标定向者因害怕反馈会给个人能力带来威胁,因而不会频繁地寻求反馈。成就目标定向与反馈行为寻求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目标定向会影响人对消极反馈所做出的反应,学习目标定向与消极反馈行为寻求之间呈正相关,成就目标定向与消极反馈行为寻求之间呈负相关[5]。高成就目标定向个体在寻求反馈时,会偏爱那些有着积极征兆的反馈。此外,当不利事件发生之后,与高成就目标定向个体相比,高学习目标定向个体将会更早地寻求反馈,以便能够为自身的进步提供方向。目标定向的不同还会影响个体对反馈类型的兴趣,学习目标定向个体会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对任务寻找过程的反馈上,而成就目标定向个体则会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对寻找成就结果的反馈上[6]。国内有研究发现,自我监控(即反馈寻求)与掌握趋近目标定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成就回避目标定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7]。而国外研究者最近对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调节的关系的元分析[8]表明,掌握趋近目标定向与自我监控策略达到了小到中等程度的相关,成就趋近目标定向和成就回避目标定向与自我监控的相关都不显著。目前,有关目标定向与自我监控的关系研究的结论大多来自国外,且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未来还需深入开展本土化的研究。

(2)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对成功地执行任何特定任务的期待,也叫功效期待。换句话说,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能成功地执行特定情境要求的行为的信念。自我效能在目标设置、努力程度、任务的坚持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Beaubien和Payee (1999)关于目标定向的元分析[9]中发现,学习定向和自我效能之间呈现出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还有一些研究者[10]认为,较高的自我效能应该与较低的成就目标回避定向有关,具有成就目标回避定向的个体所表现出的悲观情绪与能力实体论有关,这种成就目标回避定向将破坏自我效能。这一假设得到了实证研究者的支持,如有研究发现,成就目标回避定向与自我效能之间呈负相关。Elliot和Church(1997)[2]的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与他们的成就目标回避定向之间呈负相关,自我效能高的人更可能趋向成功。近期的元分析[8]结果表明,掌握趋近目标定向与自我效能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成就趋近目标定向与自我效能之间呈微弱的正相关,成就回避目标定向与自我效能之间呈负相关。相比较而言,与成就趋近目标定向相比,掌握趋近目标定向与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更为显著。

(3)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做出的评价,它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分。自我评价主要指个体对目标的进展成就与期望的目标状态之间进行比较的过程。这一自我评价的比较过程会导致个体在努力程度、成就自评、目标承诺和自我目标设置等方面发生改变。因此,自我评价的测量指标应包括目标承诺、成就自评、努力程度的估价、反馈的有用性评估、自我设定的目标和目标差异等。简言之,自我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结果性自我评价(如成就自评、目标承诺)和动机性自我评价(如目标、努力、期望)。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可能会导致出现不同的自我评价过程。最近的元分析[8]结果表明,掌握目标定向与自我评价之间呈现出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成就趋近目标定向或成就回避目标定向与自我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不显著。目前,在国内还未见到关于目标定向与自我评价关系方面的实证研究。

(4)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反应

自我反应的本质是情感反应。自我反应是与目标的达成尤其是目标进展的速度联系在一起的。如果目标顺利达成或目标进展的速度超过预期,则会产生较大的满意感和积极的情感反应;如果目标没有达成或目标的进展速度低于预期,就会导致个体产生不满或消极的情感反应。上述情感反应对于任务的坚持性和个体的幸福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积极的情感反应会增强个体对任务的坚持性,而消极的情感反应会使个体倾向于采取退缩行为[4]。同时,消极情感反应对自我调节活动具有破坏作用,会导致个体出现更少的自我调节行为和较差的任务成就[11]。掌握趋近目标定向者持有能力增长观,他们的成功就是通过努力而不断提高能力。因此,掌握趋近目标定向者其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和随后的满意度都会增加。成就趋近目标定向者强调成就的外在标准参照,持有能力固定观,因而其目标达成的速度不会非常理想,其情感反应也不会十分积极,因而与自我反应之间的相关度会较低。而成就回避目标定向者其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满意度往往都比较低,因而与自我反应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国外的元分析结果[8]证实了以上假设,掌握趋近目标定向与自我反应之间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而成就回避目标定向与自我反应之间呈现出负相关,成就趋近目标定向与自我反应之间存在微弱的正相关。

2.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策略选择的关系

(1)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策略

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策略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Kanfer(1992)[12]认为,成就目标定向是通过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来影响工作成就的。因为成就目标是激励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个体需要选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目标行为的有效性。因而自我调节策略的运用会对个体的行为和工作成就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学习目标定向个体会较多地运用自我监控策略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成就目标定向个体对自我监控策略的运用就会少得多。学习目标定向与一系列积极的过程和结果联系在一起,在成就情境下会更多地选择使用以下几种自我调节策略,如目标设置[13]、预期的努力[14]、预期的计划[14]、预期的训练[15]、坚持、自我决定、愿意寻求帮助和对信息的深加工等[16]。

从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的内容和含义可以推出,不同的目标定向对应着不同的自我调节策略。成就动机理论研究者认为,不同的目标定向导致动机行为模式选择的不同,即学习目标定向导致适应性掌握模式,成就目标定向导致非适应性无助模式。早期的研究表明,学习目标定向易引起适应性动机,成就目标定向易引起非适应性动机[17]。因此,具有适应性动机的学习目标定向者会更愿意付出努力,且抱有努力会导致成功的信念,敢于面对挑战性任务,面对困难的坚持性会更高,这会促使其采取更多的自我调节策略;具有非适应性动机的成就目标定向者更关心对自我特定能力的评价和测量,其不敢轻易地面对挑战性任务,面对困难的坚持性较低,如果失败则可能产生无助归因,这会导致个体倾向采取非适应性的自我调节策略,如自我保护、自我妨碍等。

(2)“趋近—回避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策略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18]认为,学习和成就趋近目标定向能够正向预测某些自我调节策略的使用,这些趋近定向会激发出那些有助于最佳的任务参与的情感和认知的过程,包括对挑战的解释、成功相关的信息敏感性、活动中认知和情感的浸入程度等。成就回避目标定向者的自我调节策略集中于避免消极结果的出现,因而引发个体选择使用干扰和妨碍最佳的任务参与的自我保护策略(如对威胁的解释、基于自我表征焦虑的过分关注),进而造成不利的成就结果。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趋近-回避目标定向这一分类维度能够更好地对自我调节策略的使用进行区分。研究[19]发现,学习趋近定向和成就趋近定向的个体倾向采取适应性的自我调节策略。因为对于学习趋近定向个体而言,其目的是为了深入学习和发展能力;对于成就趋近定向的个体而言,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或想要的比较结果,因而二者都会在目标追求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努力。而对于成就回避定向的个体,则更可能会采用自我保护策略而不是目标获取的适应性自我调节策略。Creed等(2009)[20]人的研究发现,学习趋近定向和成就趋近定向与自我调节策略的使用呈正相关,而成就回避定向与自我调节策略的使用不相关。国内的实证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钟丹、文和周浩(2010) [21]以北京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掌握趋近目标与自我调节学习存在更为紧密的相关,成就趋近目标只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努力管理维度呈显著相关,而掌握回避目标和成就回避目标与自我调节学习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另外,杨茜与袁军(2007)[22]的研究究表明,掌握回避目标与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不相关。综上所述,不同的目标定向会使个体采取不同的自我调节策略,趋近目标定向与适应性自我调节策略密切相关,而回避目标定向与适应性自我调节策略不相关。

(3)成就目标定向与认知加工策略

不同的目标定向还会影响个体的信息加工策略和工作记忆。杨茜与袁军(2007)[22]研究了初中生的4种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策略(深加工、浅加工与组织无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掌握趋近目标定向正向影响深加工、负向影响组织无序;掌握回避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策略不相关;成就趋近目标定向正向影响浅加工;成就回避目标定向正向影响浅加工与组织无序。刘惠军(2003)[23]研究了不同的目标定向与工作记忆广度的关系,掌握趋近和成就趋近目标定向与工作记忆广度之间呈正相关,成就回避目标定向与工作记忆广度之间呈负相关,掌握回避目标与工作记忆执行情况之间的相关不显著。这是因为掌握趋近定向者倾向于对材料进行深加工,其工作记忆中很少有无关信息干扰,用于任务加工的空间较大。成就趋近目标定向者为了获得理想的任务成就,倾向于对材料进行有益的加工,因而其可用于执行任务的工作记忆空间相对较大。掌握回避和成就回避目标定向者倾向对材料进行表层加工,目标定向于不犯错误或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上,因而用于任务加工的工作记忆空间较小。上述两项研究结论表明,掌握趋近目标定向最有益于认知加工,掌握回避和成就回避目标定向不利于认知加工,成就趋近目标定向与认知加工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三、成就目标定向、自我调节与成就结果的关系研究

目标定向与成就密切相关,不同的目标定向对应着不同的成就结果。国外的研究表明,与成就定向相比,学习定向会更多地产生积极的成就结果[24];成就回避与消极的成就结果相联系[25]。最近的元分析[8]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定向与任务成就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定向总体上与成就结果不相关,其中,成就趋近定向与任务成就之间不相关,成就回避定向与任务成就之间呈现较弱的负相关。国内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掌握目标与学业成就之间呈极其显著正相关,成就回避目标和学业成就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成就趋近目标与学业成就的相关不显著[26]。国内也有研究发现,掌握定向和成就定向都与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掌握定向与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度更高[27]。可见,国内研究在成就趋近定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上得到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需要进一步探究二者的关系。

不同的目标定向为何会导致不同的成就结果?有研究者指出,目标定向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对成就结果产生影响的。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自我调节在目标定向与个体成就之间起着中介作用。Porath 和Bateman(2006)[16]研究证实,自我调节策略在目标定向(学习定向和成就趋向定向)和工作成就之间起着中介作用。Creed等(2009)[20]等人研究发现,学习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能够预测工作寻求的强度,且自我调节在学习目标定向与工作寻求强度之间起中介作用。VandeWalle等(1999)[26]研究发现,学习目标定向与销售成就呈正相关,其中自我调节策略(目标设置、努力和计划)在这一关系中起着完全的中介作用。而成就目标定向与销售成就不相关。国内学者[28]对中学生的写作成就目标、自我调节策略及写作成就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表明,写作成就目标分别通过深层加工策略和写作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写作成就。还有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自我效能感在成就目标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26]。上述研究表明,自我调节在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四、启示与展望

大量研究表明,掌握趋近目标定向与积极的自我调节和成就结果之间呈正相关,成就回避、掌握回避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成就结果之间呈负相关。但是成就趋近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以及成就结果的关系表现出变异性,且相关度相对较弱。由此可见,掌握趋近目标定向是成就情境中更为有效的目标定向,有利于促进适应性的自我调节和获得积极的成就结果。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和培养学生在设立目标时采用掌握趋近目标定向,以促进其获得积极的成就结果。如何使学生形成有利于获得积极成就结果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定向,家长、学校和教师如何创设有助于学生采取有效的学习目标定向的情境和氛围,是未来的实践和干预研究应重视的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目标定向要通过自我调节才能对成就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除了培养学生形成有利的目标定向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促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成就结果。有研究表明,自我调节能力是可以经过训练获得的。目标定向会影响自我调节策略的使用。那么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是否会反过来影响人的目标定向呢?这一假设应该是可能的,因为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会影响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评价,进而可能会影响个体对完成任务的目标定向。有研究者[29]采用实验法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进行实验干预, 在实验前后对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和目标定向进行测量, 发现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改变大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合理目标定向。因此,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在获得积极成就结果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使改变不利的目标定向变为可能。从这个角度而言,开发和设计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方案,就成为促进学生获得积极成就结果的关键。

成就目标定向可分为特质性目标定向和情境性目标定向两种。特质性目标定向大多采用量表法进行测量,情境性目标定向则采用情境诱发等方法对其加以考察。目前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量表测量法,考察的是特质性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及成就结果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23]发现,情境性目标定向对成就成果的作用与特质性目标定向不同。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诱境动机的方法分析不同的情境性目标定向对自我调节过程或策略的影响以及在二者共同作用下个体成就结果的形成机制。同时,还可以研究目标定向、自我调节及成就结果的关系的其他调节变量。此外,情感反应在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及成就结果的关系中的作用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Ames C. Classrooms goals, structures, and student motiv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2,84,261- 171.

[2][13] Elliot, A. J., & Church, M. A. A hierarchical model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Journal of Person 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2,218-232.

[3]Linnenbrick E A, Pintrich P A. Multiple pathways to learning andachievement :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fostering adaptivemotivation, affect, and cognition , In: Schunk ( Ed s. ). Intrinsic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SanDiogo: Academic Press,2000.

[4]Kanfer, R. Motivation theory and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In M. D. Dunnette & L. M. Hough (Ed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nd ed..).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9,Vol. 1,75- 170.

[5]陈永进.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目标定向研究[D]. 重庆:西 南大学,2006.

[6]Butler, R. Effects of task- and ego-achievement goals on informa tion-seeking during task engag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1993,65,18- 31.

[7]VandeWalle, D., & Cummings, L. L. A test of the influence ofgoal orientation on the feedback-seeking pro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7,82,390- 400.

[8]D. F. Cellar, A. F. Stuhlmacher, S. K. Young , D. M. Fisher, C. K. Adair, S. Haynes, E. Twichell ,K. A. Arnold, K. Royer, B. L.Denning, D. Riester. Trait Goal Orientation, Self-Regulation, and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J Bus Psychol, 2011, 26,467-483.

[9]Beaubien, J. M.,&Payee, S. C. Individual goal orientation as a predictor of job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 A meta-analytic reviewand integr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tlanta, G.A. 1999, April.

[10]VandeWalle, D., Ganesan, S., Challagalla, G. N., & Brown, S. P.An integrated model of feedback-seeking behavior: Disposition, context, and cogni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0,85,996- 1093.

[11]Diefendorff, J. M., & Lord, R. G. Goal-striving and selfregula tion processes. In R. Kanfer, G. Chen, & R. D. Pritchard (Eds.),Work motiva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New York: Routledge,2008,151- 196.

[12]Kanfer R. (1992).Work motivation: 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re search. In: Copper C L, Pervin L T ed.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7,1- 53.

[13]Miller R B, Behrens J T, Greene B A, Newman D. Goals and perceived ability: Impact on student valuing, self-regulation and persistenc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3,18,2- 14.

[14]VandeWalle D M.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work domain goal orientation instrument.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Measurement,1996,57,995- 1015 .